在花樣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叛軍看來,1萬億元的消費從門前流過,能賺多少錢?如果能拿到1%的傭金,就是100億元;拿到2%,就是200億元。按天貓模式計算,收取3%~5%的傭金,則是300~500億元。用潘軍的邏輯去看,通過實現“大數據地產”,房地產商有了一個挑戰互聯網的機會,將來的挑戰目標是淘寶、天貓。
賣房之后的金礦
花樣年布局大數據,就是因為發現房地產行業將發生巨大變化,將由黃金十年變成白銀十年,行業價值密度在降低。
如今,房地產行業集中度在提高,地價在漲、人工在漲、材料在漲,利潤率卻在一直下降。幾年前,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曾認為行業有8萬家地產商。而在2013年初,地產商就僅存5萬家而已,消失了3萬家。潘軍預計未來三到五年內會再減少3萬家,只剩2萬家。
當地產開發越來越難時該做什么?花樣年就把目標轉向了社區服務。
2002年潘軍曾對分流去做物業的同事說,物業轉型未來是一個比房地產開發更有潛力的行業,當時還少有人認同。為了實現心目中的“大數據地產”,潘軍還從淘寶、天貓挖了一些員工。在社區服務平臺上,物流是本來存在的,數據也是集中的,不僅知道人在哪里,還知道你長成什么樣子。
現在沒有哪一個企業能說自己永遠不會被別人超過,所以就要不斷地去變化,不斷滿足消費者需求。房地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應該是核心技術、核心的服務能力,對于客戶需求的發掘,全產業鏈的開發等。潘軍認為,目前電商、大數據在房地產行業的應用亟需進一步探索,花樣年現在也只能完成部分支付,社區周邊商家發展得并不全面,還需要全面完善。
榜樣的力量
如果說花樣年有什么樣的學習目標,目前潘軍希望學習的是房地產企業以外的大型企業,如蘋果。因為蘋果的產品能夠洞悉人性,在國內房地產行業,很多地產商都標榜快速銷售作為主題,卻忽略了企業未來的成長平臺,在品質投入的精力是完全不夠。很多的房地產企業都是以成本為導向,蘋果恰恰是抓住了最核心,作為企業最核心的實際上應該是要考慮客戶的需求,人性化作為它的標準,所以花樣年正在樹立新的品牌。
在潘軍看來,蘋果能將市值做到3500億美元是一個奇跡,最關鍵的是它源源不斷地去洞察客戶需求的能力。除此之外,蘋果還打造了一個平臺,可以讓所有人來分享,人們喜歡的所有東西,可以通過手機到APP Store上面去獲取,而且不斷調整自己的產品功能。這對于目前的中國企業來講尤其是房地產行業是值得深思的。
花樣年認為房地產的核心價值就在產品里面,在后續服務里不斷去考慮客戶需要什么,應該如何變化來滿足客戶的新的需要。即使公司的決策者在不斷地衰老,但如果能保持一個創新的機制,就能夠滿足新興客戶的需求。潘軍認為,在2010年以前房地產市場的主力軍是70后,70后的文化和80后的文化是風格迥異的,下一個十年一定是屬于80后的,再一個十年可能屬于90后,甚至是00后,怎么滿足他們的需求,絕不是復制圖紙進行建造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