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賽教相融、工學結合符合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時代要求,在工學結合的基礎上,以技能大賽為引導,將教學內容與比賽內容相融,研究出一個符合高職教育特點的人才培養模式,能極大地促進高職院校對創新型技能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賽教相融;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1、引言
職業教育以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為核心,將綜合素質培養貫穿始終。技能比賽就是一種以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展現學生綜合素質、檢驗教學質量、展示教學成果的方法。通過與企業合作舉辦技能比賽,以求探索學校與企業之間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發展、合作就業、合作招生的新途徑。
2、“賽教相融、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需要研究的內容
2.1 職業技能大賽對專業發展影響研究
(1)職業技能大賽推動教學改革。通過參加技能大賽,高職院校了解企業需要的人才應具備能力及如何去培養,有利于高職院校在技能大賽引領下明確教學定位、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進行高職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廣泛應用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任務驅動等教學方法。
(2)職業技能大賽推進校企合作。通過邀請企業參加職業技能大賽,密切了校企合作關系,改善了高職環境專業教育中存在的企業參與力度不夠的問題,推動了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
(3)職業技能大賽有利于教師隊伍的建設。職業技能大賽是促進教師技能學習的良好平臺。
(4)職業技能大賽提高了學生的職業技能。技能大賽對于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具有獨到的作用。以信息安全應用技術大賽為例,參賽選手通過職業技能大賽的鍛煉,與其他學生相比,明顯提高了信息安全防護與攻擊的能力及實驗操作綜合技能。
(5)職業技能大賽促進了職業資格認證。通過將職業資格證書與技能大賽相結合,開辟了技能鑒定快車道,獲獎選手可享受相關的職業資格破格鑒定政策。
2.2 人才培養模式改進研究
以“信息安全技術應用”技能大賽為例,比賽內容:網絡組建、網絡配置與應用、網絡安全與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關鍵技能和職業素養,提出以“職業崗位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為導向、項目驅動、工學結合”的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將企業標準、企業項目、企業職業情境、企業工程師引入學校直接參與網絡工程人才的培養,建立以項目為載體,任務驅動,融‘教、學、做’為一體的教學新模式,通過模塊化教學和項目實訓,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
2.3 課程建設研究
參加計算機專業大賽后深感最根本的問題是當前設置的課程與行業脫節。只有推動專業的課程改革,學生才能提高職業技能。技能大賽考核內容以行業需求為導向,促使打破學科體系,進行課程整合。
2.4 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許多職業競賽項目本身就是很好的實踐教學和項目教學的范例,而職業競賽的評價標準也是企業的評價體系,通過對競賽項目、競賽操作內容和競賽評價標準的研究,可以為專業課程和實踐環節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提供指導。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做到以賽促教、賽教結合、強化技能。
2.5 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高職院校的教學要與行業企業的要求、規范保持高度一致。通過校企合作,在教學中引進企業生產崗位所需技能的內容、結構、標準,從而實現職業院校技能教學與企業實際技能要求的對接。
2.6 校園文化建設研究
通過與企業、行業、政府合作或聯合建設學生技能大賽中心,組織學生參與各級各類技能競賽、生產創意設計大賽等,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成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職業轉換能力、溝通合作能力。
3、“賽教相融、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目標
(1)以“校企合作”為主導,以“技能大賽”為平臺,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構建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工作任務為引領、以項目為載體的工學結合課程體系。
(2)根據技能大賽賽項的職業能力考核要求修訂課程標準,突出職業能力培養。
(3)采用技能大賽以團隊參賽的方式,實施以學生為主體、以創新、探究和發散思維為引導的融教學做于一體的教學模式。
(4)以技能大賽賽題任務為模版,建立新的項目、任務課程考核與評價體系。
(5)以技能大賽技能考點為重點,圍繞課程建設編寫一批校企共同開發的、體現工學結合特色的校本教材和教輔實訓教材。
4、“賽教相融、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要解決的問題
(1)對職業技能大賽信息類項目設置進行研究,了解產業、企業發展的最新動態。通過分析賽項的技術規范要求,掌握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2)根據企業、行業實際,創新和完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把培養學生職業崗位的應用能力、操作能力、職業素質的培養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使教育與生產實踐相結合。
(3)優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大賽納入專業培養方案,專業核心課程實施項目化教學。
(4)對課程進行整合。對課程內容進行大幅度重組、精選和優化,各個分散的知識點被有機聯系起來,具有更強的教學針對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實踐,提高動手能力。
(5)積累大賽經驗,形成促學促教促改長效機制。不斷積累省賽、國賽經驗,緊緊抓住學生的“學”,教師的“教”,課程的“改”,規范機制建設,加強制度創新,推進機制和獎懲激勵機制建設,制訂了技能培訓計劃、工作流程,技能大賽獲獎獎勵辦法等制度,形成了“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的長效機制。
5、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的主要特色
(1)取得基于“以素質培養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導向,教學做一體化”的“賽教相融”的體現高職特色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2)專業課程體系特色——構建適合專業發展的、特色鮮明的專業課程體系。
(3)促進實踐教學改革。通過對競賽項目、競賽操作內容和競賽評價標準的研究,可以為專業課程和實踐環節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提供指導。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做到以賽促教、賽教結合、強化技能。
(4)完善校企合作模式。要不斷完善、深化校企合作模式,開拓新的校企合作關系。
(5)開展各層次的校內技能競賽,推進職業技能大賽常態化。
6、小結
以技能大賽為平臺,通過校企合作、產學合作與政府、企業、行業、學校合作,參照相關的職業或技術標準,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加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與適應性及未來發展性。最終形成適合專業的“以素質培養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導向,教學做一體化”的賽教相融、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與實踐平臺,產生最大效應和效益,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趙峰.數控技能大賽對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影響[J].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11(3).
[2]趙方.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1(4).
[3]靳潤成.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戰略思考[J].教育研究,2011(12).
基金項目:安徽省2013年度質量工程教學研究項目——“賽教相融、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2013jyxm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