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及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全國高校大學生的思想表現出多元化的趨勢,西方腐朽的思潮對學生的不良影響逐漸增加,使得國內學者對紅色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更加重視。本文主要對高校紅色文化教育現狀進行分析,并探討有效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高校;共色文化教育;現狀;改進策略

紅色文化是我國先進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豐富的實踐內涵及革命精神,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紅色文化的推動者、建設者及享用者,對于國家未來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紅色文化有助于提高學生主人翁意識、愛國情懷,因此對高校紅色文化教育現狀進行分析,并探討有效的改進策略有著重要的課題意義。
1.高校紅色文化教育現狀
國內一些專家學者將紅色文化定義為中國共產黨在對中國人民進行領導時,在長期的艱苦奮斗及革命實踐中,不斷的吸收、整合、充足及優化中外文化的先進成果,從而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文化。中國文化是社會主義運動及革命達成的精神與物質成果,而俠義的紅色文化則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實現民族自由與解放,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形成的觀念意識。
紅色文化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為了實現人民解放及民族獨立、人民賦予、國家富強而進行奮斗、不懈努力的思想,體現了中華民族和平友愛、團結統一、自強不息、勤勞勇敢等偉大的民族精神,對于培養大學生得到愛國情感及迷你組精神有著重要的作用,能夠促進大學生集體主義的形成,有助于大學生接受艱苦奮斗、傳統教育等革命精神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涵較大程度上得到豐富,同時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學手段、方式方法。然而通過對我國高校紅色教育現狀進行分析,能夠發現目前高校教育仍然存在較大的問題。
1.1高校方面
總體而言,高校對大學生紅色資源教育較為重視,目前國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均有紅色文化教育涉及,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理想信念等。紅色節日時,高校能夠組織學生主動參與各類大型的宣傳、紀念,組織學生參觀紅色博物館、紀念館等,然而高校紅色文化教育中亦存在較大的缺陷,高校紅色文化宣傳僅是集中在社會實踐、課堂等表面形式,宣傳力度較弱,同時宣傳手段單一。
1.2學生方面
高校學生多認為紅色資源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有著重要作用,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并未充分重視紅色文化,同時未能將自身理想信念、紅色資源等聯系起來,而學生對紅色文化的關注度較低。
1.3家庭方面
當代大學生處于時代轉型期,接觸紅色文化機會較少,當代大學生家長對歷史、傳統的東西比較關注,他們成長經歷及環境等使其能夠主動接受紅色文化的教育,然而家長對紅色資源的宣傳力度較小,因此家庭教育這一功能發揮不理想。
1.4社會方面
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全球化進展等,人們普遍存在道德缺失等,紅色資源逐漸被人們拋棄,整個社會對紅色資源的宣傳方式、力度等較小,導致整個社會中紅色資源未有效融入。大學生對紅色資源的認知缺失存在偏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紅色資源發揮的作用甚微,這主要是由于課堂教學內容缺乏、校園氛圍營造、家庭教育缺失、大學生自身主動性短缺及社會文化滯后等。
2.高校紅色文化教育改進策略
我國紅色文化資源豐富,這為高校紅色文化教育的進行提供了條件,改進高校紅色文化教育的策略如下。
2.1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貫穿紅色文化
我國紅色資源較多,除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包括靜態雕塑、建筑、歌曲、愛國主義影片及圖片等,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借助紅色資源進行教育,如通過紅色文化長廊、著名人物雕塑等紅色文化作為鞭策學生成長的工具;通過講壇、開設紅色文化課、沙龍等,使學生能夠了解紅色文化精髓,在講解中教育學生行為習慣教育、原則立場等。積極開展紅色基地考察,組織紅色文化體驗活動等,從而加強學生創業意識、精神教育等,從而實現培育人的目的。
2.2營造良好的校園紅色文化環境
在學校的雕塑、建筑、涂鴉、噴塑等現代藝術風格中融入紅色資源,豐富紅色資源傳播的物質載體,通過紅色字畫、書法、符號及碑文等裝扮校園。有機結合紅色資源及校園環境,從而在景觀設計景觀內融入紅色激勵與教育,營造出團結奮進、積極進取、和諧、開拓的校園文化,將中國革命道路的艱辛、曲折等展示給學生,塑造科學的價值觀、人生觀,培養學生的拼搏精神及愛國精神。
2.3開發紅色教材,打造紅色軟文化
構建實踐教學、課堂教學及校園文化三元對接的教學模式,學校可邀請本地先進典型人物、老紅軍等,定期組織形勢政策報告會、專題講座等,對大學生進行時代精神、民族精神等教育,創建校園紅色精品項目。創辦紅色社團等,如鄧小平理論研究會等,定期組織社團活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好愛國情懷等。
2.4堅持創新,實現紅色文化的突破
組織學生定期翻閱報刊雜志、參觀旅游景點等,使學生能夠接受到革命傳統精神的教育、熏陶等,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及能力。同時學校可通過紅色博客、紅色網絡、紅色微博、紅色影視、紅色短信等媒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結束語
總之,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的精髓,在對高校學生進行紅色文化教育時需要結合時代特色,將大學生熟知的事件、人物及精神等融入其內,順應時代發展、學生興趣、特點等,從而促進高校紅色文化教育的改進。
參考文獻:
[1]王熠玨.略論依托紅色資源開展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以重慶市高校為例[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2).
[2]傅君英,黃良.面向浙江紅色資源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2,(27).
[3]周立.加強當代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的路徑研究[J].大眾文藝,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