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物質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物質水平發展的形勢下,人們也希望精神水平及教育水平能與日益發展的物質生活相適應。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的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教育的發展。但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學過程中仍然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改善這一問題,教育界目前提出了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探究式教學法,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法;高等數學;教育改革

前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既要把握教材的特點,又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最重要的是要結合教材、學生與教師的實際情況,探索適合高等數學的教學方式。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使教材能夠“盡其用”、學生能夠“盡其能”、教師能夠“盡其才”。探究式教學法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高等數學的探究式教學法主要是在學習全程中,其中主要是學法指導方面。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探討、研究等方式總結出數學規律,并能解決實際的數學困難。
一、探究式教學法的概述
探究式教學法是指在實際教學中以討論和研究為主。將其應用于高等數學的課堂中,就是教師在授課中,通過啟發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教材中的知識為基礎,并讓學生結合生活的實際情況,爭取采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1]。
在探究式的課堂中,教師是引導者,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散思維,幫助學生培養能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是探究式教學法的主體,要利用教師為其創設的教學環境認真思考,努力掌握研究的方法,做到學以致用。探究式教學法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能讓學生全面發展。
二、探究式教學法在高等數學課堂中的應用
(一)生動創設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探究式教學法中首先需要創設情境,在情境中對導入新課,讓明白學習的重點與難點在于什么,這樣有利于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整體把握。比如在學習微積分時,由于微積分內容復雜難懂,很多學生反映學習起來非常吃力,因此需要采用探究式學習法來進行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在正式講課之前,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巴菲特的投資分析,通過股神巴菲特的故事來引入微積分的學習,讓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2]。利用這樣的積極性學習,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課堂學習結束后,教師還可以對學生提出思考題,比如講授完微積分中的數列極限知識時,教師可以問學生不同的炒股方式與巴菲特的投資方式有哪些不同點,引發學生積極思考。
(二)豐富多彩的疑難辨析消除學生的厭學心理
由于高等數學是一個復雜的學科,對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的要求很高,因此學生可能會在學習上很吃力。而通過探究式教學的方法,課堂已不再是由老師主宰,從頭講到尾,學生忙著記的情況,而是更多地出現豐富多彩的疑難辨析。比如在老師講授知識時,可以采取有獎競答、模擬課堂等方法,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圓滿完成教學任務。通過這樣的方式,充分凸顯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有利于消除學生的厭學心理。
(三)小組合作形式為課堂增添光彩
當今社會強調人與人的合作,能使任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高等數學的課堂來說就更是如此。學生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來辯證高等數學相關理論的主要內容,以此來提高學生應用的能力。小組學習又被稱為合作探究,是探究式教學法的重要組成部分[3]。通常情況下來看,合作探究包含三種主要形式:其一是由學生之間進行合作探究,針對課堂上提出的疑難問題進行分析和溝通,最后總結出結果;其二是小組合作學習,將課堂分為若干個小組,讓小組的每個成員各抒己見,以便于得出最準確的結論;第三種形式是班級集體探究,針對疑難問題,抓準問題的關鍵讓每一個學生都發表自己的見解,讓大家共同解決困難。在合作探究的形式下,有利于每個學生充分參與,進而活躍了課堂氛圍。
三、探究式教學法的優勢
(一)轉變了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
在對很多高校進行調查之后發現,在高等數學這門課程中,大多數采取的教學方式為教師根據教學任務,講解課程中的重點和難點,重視新舊知識的銜接和轉化,讓學生記下課程的重點,為以后的考試打好基礎。在傳統的課堂中,教師是絕對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作用只需認真記下老師所說的重點,久而久之,喪失了學習的主觀能動性[4]。但在高等數學課堂引入探究式教學法,能從根本上改變這種課堂的模式。在課堂開始之初,教師根據所要講的內容創立一個情境,結合生活的實際內容引出將要傳授的知識點。在這種情境創設的教學方法中,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根據教師所創設的情境,從現實的生活中發現問題,探索出解決的方法,讓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主動學習進行了有機結合。
將傳統課堂的講授新課為引學新知
(二)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課堂中,主要以教師講課為主,不重視學生的反饋,但是探究式教學方法則提倡讓學生參與進來,和教師一起進行研究。主要表現為教師對課程內容進行一個簡單的引導,讓學生來對所學的內容進行多角度、多層次地觀察,認真思考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老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根據每個學生的自身特點來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當學生遇到困難時,老師再對其進行幫助,引導學生來學習新知。
(三)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傳統課堂中,老師通過多媒體教學來講授課堂的重點,并在課下給學生布置作業,通過作業的方法讓學生來鞏固知識,將學生學習的目的局限在應付考試上,并沒有真正意義上讓學生掌握知識。可是探究式教學方法強調將布置作業轉變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要在課程開始就告訴學生學習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讓學生自主解決這些問題,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了解該如何有效避免這些問題。在探究式教學的高等數學學課堂中,學生不再只關注考試內容,而是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結論: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進程不斷加快,更加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高等數學課堂中引入探究式教學法,有利于歸還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其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充分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實現教學質量提升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湯宇.探究式教學法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電子世界,2013,08(12):201.
[2]楊金云.探究式教學法在高等數學中的應用[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03(21):122-124.
[3]王艷雙,張燕.探究式教學法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以定積分概念教學為例[J].教育探索,2014,06(16):70-72.
[4]魯春香,張培民,王主玉.淺談互動式教學法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01(1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