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材料學科發展的內在動力需要有創新能力的研究生,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也勢必影響材料學科的發展。本文就優秀材料學研究生培養所需具備的基本條件以及培養環境尚存在的不足略作探討。
【關鍵詞】材料學科;創新能力;研究生

近年來,伴隨著高校研究生招生規模逐年擴大,如何創造更好的教學和實驗環境以利于研究生的培養,進而提高培養質量和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學校管理層和研究生導師越來越關注的現實問題。
一、培養優秀的材料學碩士研究生需具備的基本條件
1.必要的材料科學科研實驗平臺和項目經費支持
作為材料科學的研究生,所參與的課題研究絕大部分工作要在實驗室完成,這就需要其所在學校或學院必須有基本的實驗設備平臺。例如許多高校的知名材料學院往往是建設有該科學研究領域重要的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例如有國家重點實驗室,這些就是研究生開展探索實驗的綜合資源平臺,這樣的科研創新平臺綜合性好、交叉性好,集成創新能力高。對于年輕導師,他們的科研經費較少,在實驗室啟動過程中存在諸多困難,而且平時的耗材投入較大,這些現實的問題都擺在面前。因此,作為年輕導師的研究生們更需要充分利用學校的綜合實驗平臺來開展自己的工作。
2.導師的辛勤培育和前沿指導
導師是研究生培養工作的第一負責人,對研究生的培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導師首先要用自己的科研項目為學生提供基本的實驗條件,其次要承擔研究生的日常補助,但最重要的是要對學生的學業全面負責,這包括課程選擇,開題以及畢業答辯,每個環節都要付出辛勤的努力。導師會成立以導師為組長的科研小組,研究生入學后就以科研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和科研。研究生導師是教師隊伍中的精英,是培養研究生的主體,也是科研小組的負責人。導師在小組中逐漸建立濃厚的科研的氛圍,其學術水平和業務能力也是研究生學習的榜樣,并能正確引導研究生盡快進入學科前沿,開展科研攻關產出創新性科研成果。
3.學生的刻苦鉆研和勇于創新
很多高校在研究生培養方案上不斷改革,在推進國際化進程中逐步采取了一些具體措施,例如材料學專業學術型研究生培養中提出發表中文核心論文的硬性要求。既然要發表高質量的科研論文,那么學生在平時的科學實驗工作中就必須刻苦鉆研,精心設計研究試驗方案,并按部就班地完成每項實驗步驟,逐條記錄實驗結果并總結實驗規律。除此以外,根據研究生學位條例的要求,材料學專業的學術型研究生要在本科學領域做出有一定創造性的結果,這些都離不開學生自身的刻苦學習和發奮努力。
二、材料學碩士研究生培養環境的不足之處
1.研究生生源及錄取方式
現在很多省屬高校的研究生招生普遍面臨一些生源問題,其一是本校的優秀本科生不愿意免推,而且大部分學生選擇211或985高校;其二是很多二本或三本的學生雖然報考了研究生,但自身專業成績考試不理想。這些問題導致生源質量有所下降,而最終使得大量學生只能通過調劑來獲得錄取資格。
2.研究生課程體系及學習態度和科研態度
研究生實行的是學分制,但目前絕大多數學校對研究生所開的課程及講授的學時不足。對于材料科學專業的研究生來說,公共課所占學分比偏大,專業課學時少,大多還是沿襲本科教學的灌輸模式,陳舊的多前沿的少。課堂教學集體自由討論的機會較少,更談不上有實踐機會。課程考核一般還是小論文和試卷考試的模式,比較單一,成績評判標準也不夠規范,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導師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嚴格把好質量關,其嚴謹治學的態度對研究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得研究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學習的壓力而不能忽視每一個環節,從而端正學習態度樂于進取。對于科研態度,也是在導師的教誨和平時的學習中養成的,如何在科研過程中一絲不茍,是每個研究生的必修課。當然,現實中也有諸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存在部分老師只為吸收科研助手而招研究生,對學生疏于管理。
三、提高材料學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幾點想法
根據全國高校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發布的《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近年來研究生就業發展形勢不盡人意,這與學歷越高越容易找工作的觀念大相徑庭。反思來看,是畢業研究生數量增加的同時,質量普遍出現下滑。因此,下面就如何提高材料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談下幾點想法。
1.必須保證研究生入學考試生源質量穩中有升
現在普遍的現象是二本三本報考一本,普通一本報考985或211高校,而且本校的優質本科生往往放棄保研機會,希望通過考研進入到大城市如北京和上海,或者是優秀的學生被大公司或大型國企高薪聘用。所以,對于省屬高校研究生招生必須面對的是優質生源難找。例如,某大學材料學院2013年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出現全面回落,該學院及時通過考研宣講會和招生咨詢服務等措施,加強了對應屆畢業生的宣傳動員工作,這樣才穩定本校報考生源。
2.導師隊伍建設是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的關鍵
隨著研究生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導師隊伍建設中出現了諸多迫切需要改進的問題。以材料學專業為例,需要按學科發展方向設置導師崗位,現在各學院大多是通過合并后組成的大學院,學科研究方向不僅多而且難以歸總,因此在新導師遴選時應該盡量完善選拔制度,按需設置崗位,實現導師隊伍結構的合理化。而且,必須考慮材料學科的未來發展前景和行業需求。為全面提高導師隊伍素質,應該通過高校教育合作來資助教師進行國內外訪學以促進高層次合作培養工作。
3.增加激勵機制,鼓勵發表高水平論文
根據財政部、國家發改委、教育部聯合發布的《關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的意見》,從2014年秋季學期起,研究生教育開始全面收費而不再有公費生,但是值得慶幸的是各高校完善了獎助制度,對于大部分研究生提供了基本獎助金,使得研究生所獲資助總體上超過其應繳納的學費,不會增加新的經濟負擔。但是,要想獲得高額獎助金必須發表高水平論文。對于材料學方面的學生來說,如果在國外頂級期刊上發表了高檔次的論文,應該給予重獎,即增加現行激勵機制的獎勵額度,鼓勵學生勇攀科學高峰。再則,學校可通過設立研究生創新科研項目并且創建研究生創新實踐基地,給予優秀的研究生團隊一定的經費支持。
4.激發科研創新能力
培養科研創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礎部分,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關鍵所在。首先,必須培養其求真務實尊重實驗科學的精神,讓研究生能夠獨立地在嚴謹求實的前提下,經過精細合理的實驗方案去嘗試,再經過嚴格的實驗步驟和縝密的理論公式去推導和驗證,最終獲得科學的規律和結果。只有學生自身對科學產生了興趣,在尊重科學精神這個基礎上才能進一步激發科研創新能力。其次,導師要善于激發研究生的創新思維,鼓勵研究生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要讓學生認識到現代科學技術已逐漸向綜合化和多元化發展,鼓勵把科學問題放到不同的學科去探討。
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教改項目:綜合利用學科實驗大平臺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探索研究;校級教改項目:2014X047
?枸 H ? ? ? ? `? 化教學模式的構建
在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中,基于本專業培養計劃和該課程教學大綱,將板書、CAI技術,實驗視頻、課堂虛擬實驗室等教學手段相結合。利用板書提高教師即興講解的闡述效果;利用CAI技術和實驗視頻提高視聽效果,增加課堂信息量;利用課堂虛擬實驗室演示儀器裝置、原理及使用方法,與學生互動,使理論和實踐操作的學習同步,促進專業知識的掌握。同時采用啟發式、討論式、互動式、類比式等立體化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理解相關的原理和概念。
在課內實驗教學模式的研究中,將傳統實驗與課堂虛擬實驗室有機結合,發揮各自優勢,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①預習實驗。為解決傳統實驗預習停留在對單純文字的理解這一問題,要求學生在預習時,自主觀看并運行虛擬實驗室,使其明確實驗目的、理解儀器工作原理。②虛擬實驗與現場實驗同步。借助虛擬實驗室,先對學生進行示教實驗,如看完原子吸收實驗教學軟件,即刻將學生帶入實驗場地,對實物進行觀摩學習。這時教師重點介紹儀器的工作原理,再進行儀器基本操作,加深感性認知。③實驗和規范操作同步。教師完成示教后,以虛擬儀器代替傳統實驗儀器,可安排學生直接在計算機上完成實驗操作,不熟悉的部分還可反復運行,規范并強化實驗操作。
在實訓教學模式的研究中,保留具有代表性的驗證性實驗項目,再利用虛擬實驗室的優越性,教師給學生劃定題目范圍或鼓勵學生根據熱門話題自擬實驗項目,按照真實儀器正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