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質和能力并重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首要目的,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教員必須選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以便更加快捷高效地提高學員的知識與技能。案例教學法實現了理論與實際的無縫對接,因此更有利于培養學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更加符合職業技術教育的目標要求。實踐表明,在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靈活運用往往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案例教學;高職教育;教學

一、案例教學法及其溯源
所謂案例教學法,就是在教員指導下,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要求,通過實際案例展開教學活動,組織學員進行學習和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是一種親驗性教學方法,它以學員為主體,通過引導,使學員主動觀察、分析和解決案例中所存在的問題。案例教學法通過將典型案例引進課堂,通過討論、分析,引導學員理解案例中的關鍵、疑難問題和隱含啟示,或借鑒案例中的成功經驗,或吸取失敗教訓,從而達到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效果。
二、案例教學法的特征與優勢
作為教學方法之一,案例教學法給高職教育的專業課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它的主要特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擬真度高。因為教學案例都是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通過精心挑選和精心設計而編寫出來的實際案例,這樣的案例既生動形象,又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因此有助于學員對抽象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二是針對性強。提高學員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教學目標之一,而通過對復雜案例的深入分析思考及歸納領悟,可以促使學員形成一套獨特的思維方式,有效提高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是啟發性好。案例教學法所設計的問題一般來說都是虛虛實實,因此能夠啟發和誘使學員去深入思考,為他們留下了充分的思考空間。
相比于其它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的優勢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教學的互動性強。傳統的教學方法大多是教員講,學員聽,課堂以教員為主導。而案例教學法則是教員和學員一起,共同參與到實際案例的分析討論之中。以案例的分析為基礎,通過學員之間、師生之間的雙向或多向互動以及平等對話和研討,共同分析和解決問題,形成了師生互動的大課堂,有助于培養學員的批判反思意識和團體合作能力。
二是對能力培養效果更加顯著。案例教學法總是圍繞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而展開,通過各種各樣的案例使學員如同身臨了各式各樣的實際情境,有助于提高學員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增強學員直面教育實踐的本領,培養他們對現實問題快速做出科學決策的能力。
三是能更好地使理論與實踐有機融合,培養學員的崗位任職能力。案例教學法以案例為基本素材,把一些真實的典型問題展現在學員面前,將學員帶入特定事件的真實情境中,要求他們設身處地,像教員那樣去做出反應,從而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在不用深入實踐的條件下就能獲得接觸并處理大量的實際問題的機會,并使之成為溝通理論與實踐的橋梁。
三、案例教學法的基本原則
在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運用必須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一是真實性原則。案例必須取材于鮮活的生產、生活和工作實際,必須是指向現實事例的、而不是從抽象和概括化的理論中演繹出的事實,更不能是憑借個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隨意生產制造出來的文字產品。
二是典型性原則。在案例的篩選和設計過程中,必須選擇與理論教學內容聯系緊密的案例,否則,盡管有時也可能會引發學員的興趣,但由于太牽強附會和偏離主題,所以最終還是難以達到幫助學員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學目的,對鍛煉和提高學員的創新能力也是不利的。
三是針對性原則。要針對創新改造等關鍵問題和熱點問題組織案例教學,要將新裝備、新工藝、新知識、新技術、新材料等的學習寓于案例教學之中,激發學員產生共鳴,使他們自覺聯系自己的工作實際,這樣教學效果將大大提高。
四是趣味性原則。一個精心設計的案例應該是貼近生活或貼近訓練實際,或者就是從學員的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件所進行的一定程度的加工與概括。這樣的案例才會吸引學員,促使他們不斷思考,也才能使學員有話可說,激發他們學習和探究的熱情。
五是啟發性原則。教學中案例的選擇總是為一定的教學目的服務的,決不能因為選擇好的案例而背離了教學目的,那樣豈不是舍本逐末了。因此,必須從教育和教學的角度去選取最佳事例,以起到舉一反三和觸類旁通的作用。
四、案例教學法對教員的要求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案例教學法與傳統的其它教學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要求教員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思維定式,不斷提升案例教學法所要求的相應素質,這些素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案例教學法要求教員課前必須做大量的備課工作。教員不僅需要熟悉案例,而且還要熟悉教材內容,以確定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注重教材內容和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相關性,做到融匯貫通,這樣才能有利于精選案例和設計修改案例,選擇最有代表性的案例。同時,教員要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能夠建立相應的案例庫,以利于指導學員進行專題研究。
二是案例教學法要求教員能夠很好地駕馭課堂,做好課堂討論的組織和管理。在實施案例教學中,教員的主要作用是組織和引導,當課堂討論氣氛不夠熱烈時,教員必須善于營造氣氛,以調動學員的積極性;當課堂討論過于熱烈或出現緊張氣氛時,教員又必須做出適當的穿插,以緩和氣氛;甚至當學員的討論出現海闊天空、離題萬里的情況時,教員必須及時做出引導,以避免在一些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上糾纏不休。
三是案例教學法要求教員必須不斷地進行反思。案例教學法雖然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它并不是萬能的,況且也不是所有的課程和所有的知識點都適合采用案例教學法。同時,要達到理想的案例教學法教學效果,還必須提升教員對案例教學法的應用能力。因此,教員在嘗試使用案例教學法時,必須不斷地加以反思總結,并結合課程特點,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地運用案例教學法。
五、結束語
案例教學法給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供了最佳途徑,也為學員知識應用能力和任務管理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快捷高效的手段。但是也應該看到,案例教學并不單純是一種教學方法,實際上它是以教學內容變革為前提條件的,因為正是首先有了形形色色的案例,才使得案例教學成為可能;案例教學也并不單純是一種教授法,它實際上也是以學員行為的轉變為前提條件的,如果學員仍然熱衷于自己先前的角色,總是把自己置身于教學過程之外,只是作為一個旁觀者,那么案例教學也就失去了意義,案例教學甚至不能簡單地定位在方法上,它所涉及的層面是多樣的、繁復的,需要人們繼續不斷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