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作為我國經濟發展中應用型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后備力量,如何培養學生適應就業形勢、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是廣大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首要考慮的問題,其中職業素養的培養是關鍵因素之一,在中等職業學校中開展學生創業實踐是促進學生的職業素養的培養的重要手段,在創業實踐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的職業素養的培養應當注重以下四個方面:應當注重職業心態的養成,應當注重職業意識的培養,應當注重職業技能的提高,應當注重職業道德的養成。
【關鍵詞】職業心態;職業意識;職業道德;職業技能

中央教科所對我國的許多企事業單位調查研究后證實,現代企業和市場選擇人才時看中的不只是學生擁有的證書,他們更看重其個人基本素質、基本職業技能及職業精神三大方面。企業對這三大方面的具體要求是:在個人基本素質方面,企業希望學生提高心理健康素質;在基本職業技能方面,企業認為學生應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職業精神方面,用人單位尤其希望學生具有認真負責、恪盡職守的敬業精神;以德為本、誠實守信的誠信精神;與時俱進、積極進取的創新精神;無私無畏、敢冒風險的奉獻精神;刻苦鉆研、頑強拼搏的學習精神;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的合作精神。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作為我國經濟發展中應用型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后備力量,如何讓中職畢業生成功就業,而且高條件就業是所有中等職業教育的承擔使命和責任。
我們在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就業狀態調研時發現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還存在以下的問題:學生工作積極性不高、責任心不強,在操作過程中缺少認真負責態度,產品次品、廢品多次出現;同事之間團結協作的精神缺失,同事之間矛盾重重;學生不能安心于工作,跳槽成為中職學生的常態…….注重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不僅利于學生的就業,對其未來的規劃和發展,也存在著潛移默化的促進作用。我們在指導學生創業實踐的過程中,應當注重以下四個方面:
一、創業實踐促進職校生職業心態的養成
職業的競爭表面上是知識、能力、職位、業績、關系的競爭,實質上是職業心態和人生態度。“一種積極的心態,比一百種智慧都更有力量”。每個人的潛力都是無限的,有什么樣的心態,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因為從根本上決定我們生命質量和人生發展的是健康的心態。
心態,簡單地說,就是心理狀態,是一個人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對事物、對問題的看法和態度。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在創業實踐的過程中,要面對創業過程中的一些困難和問題,需要不斷地磨煉自己的心態;面對創業過程中存在的壓力,學會輕松地減壓。學生只有能夠緩解自身心理壓力,保持樂觀自信的態度,就有利于生活、工作過程中達到最佳狀態。
二、創業實踐促進學生職業意識的培養
中等職業學生在進入學校以前,基本由家長代為選擇專業,很少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進入學校后,對所學專業以及將來從事的行業都比較陌生;特別是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狀態。就目前中等職業教育的現狀而言,課堂上所學習內容與實際工作所需的素養不協調,學生對專業領域的職業意識、職業方向、職業價值觀等職業素養方面教育比較缺乏。學生職業意識淡薄,導致不會主動設計職業生涯規劃,學習無目的、無動力。
我們在學生的創業實踐活動中,以引廠入校加強校企文化融合就是將企業的優秀文化滲透到學校的教育活動當中,學校的宣傳櫥窗是上市公司的介紹,企業家的宣傳,將與企業相關的競爭、質量、效益、服務等職業意識和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等職業道德直接與學校的各種社團活動、競賽、演講,甚至是標語、標牌制作相結合,輔助于企業優秀人才的學術報告、與優秀員工座談等形式,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職業道德、意識和態度培養的環境;將企業的管理、制度文化直接嫁接到學校對學生的管理文化里面,引導和規范學生的行為,養成自覺遵守企業要求的習慣。讓學生在校園內就親歷優秀的企業文化,培養自身的職業道德、意識和態度。
三、創業實踐促進職校生職業素養培養應當注重職業技能的提高
職業技能是職業崗位對企業員工的專業技能和職業行為的要求,主要包括職業資質、溝通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在創業實踐過程中,重視學生的職業能力的培養可以注重學生的職業資質的訓練,在校期間可以讓充分學習專業技能,掌握夠硬的專業技能,同時在創業實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注重學生潛力的提高。如動漫班級開展動漫周邊產品設計;汽車專業學生結合專業特點開展洗車服務、美容、維修服務;計算機專業學生結合專業特點開展軟件開發、硬件維護、網站建設、設計等專業服務……諸如此類的創業實踐活動,一方面為廣大創業學生的職業能力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另一方面更好地提高了學生的職業技能,創業的學生在創業實踐過程,更好地做到了理論與實際的相結合,將本已枯燥的學習讓學生變得很有學習的動力。
四、創業實踐促進職校生職業素養培養應當注重職業道德的形成
美國最著名的《哈佛商業評論》評出了職業人應該遵循的9條職業道德:誠實、正直、守信、忠誠、公平、關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承擔責任。現代職業教育必須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特別是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不能局限于專業知識的傳授和專業能力的培養,而應注重學生學會如何做人。
在創業實踐的過程中,讓學生從實踐中去體悟和領會職業道德中學習必須具備的誠實、正直、守信、忠誠、公平、關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承擔責任。真實的創業活動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也更好地說明了學生的創業實踐中職業道德的養成的重要性,而學生也在這樣的創業實踐中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為以后的就業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學生創業實踐活動中,我們注重學生的敬業精神和責任感的培養,在校生的創業實踐中,學生不僅要完成自己的學業,同時學生必須較好地完成自己的創業項目并要求盡可能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學生的敬業精神和責任心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學生將創業過程中所取得的經濟效益用于資助學生團體的活動,支持學校的各項文體活動,他們的舉動本身也是社會責任心的體現;創業團隊的共同協作工作,也是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和團隊協作精神培養的一個重要途經。
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每個企業的人才的構成都呈現“金字塔”形的特點,我們中等職業學校所培養的正是處于“金字塔”中下部的人才,一個企業能否長盛不衰,根基的穩固常常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對中等職業學校而言,培養較高職業素養的學生是學校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基礎所在。
參考文獻:
[1].從用人單位的視角分析高職生的職業素質及培養對策[J].劉明星,曾萍.教育與職業,2007第29期總第561期.
[2].《職業素養主題讀本》蘇建青2012.9" 北京" 高等職業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