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名教研員,應認真履行教研員職責,充分發揮“學習、研究、服務、指導”功能,要潛心學習、聚焦課堂、扎實教研,組建優秀教研團隊,有效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教研;課改;深入課堂;組建團隊

“教書要為學生負責,教研應讓教師認可”。作為一名教研員,我們一定要認真履行教研員職責,充分發揮“學習、研究、服務、指導”功能。坦誠做人,踏實做事,在成就別人的同時提升自己,用我們的執著、堅韌與樂觀,點綴教育的春天。
一、潛心學習,充實自己
學習是人類永恒的主題。作為教研員更應該堅持學習研究,從而更好地勝任本職工作。以“學”促研,“學”中思進、“學”中得樂。
1.向書本、網絡學習。我們要努力學習十八大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深入領會黨的教育方針、政策。認真研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課標、教材和教參,系統掌握本學科知識體系。經常閱讀教育教學雜志,通過上網查閱資料,網絡培訓等方式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學信息。為勝任工作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
2.向同事、教師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工作中,我們要虛心向其他教研員請教,學習他們的教研經驗和工作方法。下鄉時,真誠向廣大教師朋友們學習。聽課中,虛心記錄他們的教學技巧;交流中,用心聆聽他們的教學困惑。努力使教研更具針對性,服務指導更具有效性。
3.向名師、專家學習。高人一時坐,勝讀十年書。我們要積極參加國家、省、市級培訓,“走出去”為自己“充電”,聽專家講座,和名師交流,開闊眼界,豐富知識,為專業引領打好“底色”。
4.向實踐、反思學習。實踐出真知,反思生卓見,我們要積極實踐,嘗試著做課和講座、撰寫論文和心得,不斷反思,不斷提高。在教學研究中積累經驗,摸索出一條切合自身實際的研討之路、成長之路。
二、踏實工作,提高自己
為了更好地服務、指導教學,我們要以“做”興研、“做”中求進、“做”中享樂。
(一)以深化課改為宗旨,聚焦課堂
教研員的工作重心在學校,在課堂。我們的大部分時間在教學一線,進課堂、看變化、促課改。對一節研討課,“說、講、聽、評”全過程參與,滲透“以學定教”、“先學后教”的教學理念,結合本地實際,構建符合本學科的教學模式。
(二)以均衡發展為目標,扎實教研
1.做好校本教研。主動深入基層,同學校領導和教師研究校本教研方案,制定可行性措施,以教學中的“小問題”為對象,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富有實效性的校本教研,探索出一條“問題—設計—行動—反思”的教研模式,并不斷推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做好校際教研。一次活動就是一次喚醒與反思,就是一次超越與提升。教研員要注重教研活動的主題策劃,盡心打造本學科的獨特個性,使教研的形式不斷成熟,每次教研活動全程參與,親自組織、策劃、服務、指導,保證教研的實效性和內容的連續性,使教研活動能夠堅持開展并形成長效機制。發揮了以校際教研活動促進各校均衡發展的作用。
3.做好中考研討。每年帶領全縣化學骨干教師參加省教科院組織的中考研討會。并積極籌備和組織全縣所有化學教師參與的縣中考復習研討會,會上觀摩骨干教師的復習課,傳達和研討省會議精神,交流復習經驗,把握化學命題的動態和方向,為本縣中考取得理想成績奠定基礎。
4.做好網絡研討。利用云平臺、QQ群等網絡手段,及時交流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困惑,讓新課程理念的陽光照亮每一個角落。使教學研究變得快捷方便,實現了資源共享。
(三)以團隊建設為抓手,打造精英
培養一批名師,力爭建設一支健康向上的優秀教師隊伍。
1.培養團隊精英。在骨干教師的培養中,我們要經常深入基層,精心挑選“苗子”,并耐心指導。評選縣級名師、兼職教研員,充實教研隊伍,形成教育合力,營造傳幫帶氛圍,充分發揮輻射引領作用。
2.實現整體提升。每年暑期進行教師全員培訓,老師們一起研讀課標、研究教材教法、聽課評課。期間,做好四種課:名校專家的引領課、骨干教師的示范課、新青教師的研討課、人人參與的無反饋課,既為每位老師提供學習的機會,又給他們搭建了自我展示的舞臺,使他們增長了知識,切磋了技能,從而提升教師的整體水平。
(四)以提高質量為目的,做好測評
認真做好抽測考試、期中、期末考試的試題命制工作,協助做好考試考務工作,努力做好考試分析工作。對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教師,多次深入學校,與校領導一起跟蹤聽課、查找原因、共尋對策,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五)以課題研究為導向,認真調研
教研員的活力在教學一線。積極進行下鄉調研。每到一處,認真檢查常規教學,分析和探討制約農村學校發展的問題和原因,及時向上級領導反饋信息并提出合理化建議。針對調研中的典型問題與教研基地校共同開展課題研究,為農村學校課堂教學提供了可行性建議。
忙碌伴隨著充實,汗水孕育著希望。我們要一如既往地履行教研員職責,做細做實各項工作,享受教研,體驗幸福,用自己的一腔熱血譜寫化學教研的華麗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