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中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的一項緊迫的任務。學校體育教學,就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增強學生終身體育能力,同時也是為學生終身體育鍛煉做基礎。目的是保持健康、增強體質、豐富體育文化生活內容,提高生活質量和體育教養水平。運動興趣的培養以及運動習慣與參與意識的形成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煉的前提。用以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和愛好及能力,讓學生逐漸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
【關鍵詞】興趣;終身體育意識;運動習慣

運動是保持人體機能、體能處于最佳狀態,增強人們的體質的有效手段,在人的一生中都必須選擇不同的身體鍛練的形式和內容,以增強體質,延緩生命衰老。因而終身進行體育鍛煉是提高身體健康的有效方式。由于人的健康狀況不是一成不變的,體質的強與弱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轉化,不進行鍛練,強的會變成弱,經常有規律地鍛練,弱的可以變強,因而只有經常進行體育鍛練,才能長久地擁有健康的身體。現代的學生,學習任務繁重,既是一場智力的角逐,更是一場體力的較量,沒有健康的身體,將很難堅持到最后的勝利。提高學生對“終身體育”的意識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以精心的課堂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和終生體育意識
不少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長時間固守于陳舊的觀念之中,觀念上固守于“重復練習法、分解練習法、講解示范法”等。忽視最具情趣的游戲和比賽法,常常出現教者發令,學者強應的局面。光練不玩使學生失去了應有的情感體驗和興趣積累,相反,教師每一次好的教學方法的運用,都是博得學生對教師情感取向的基礎,從而產生體育愛好,因此,我認為,體育教師豐富的教學方法,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動力源。體育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為實現體育教學目標采用的教學活動方式和手段的總稱。在體育教學中,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有很多。如:發現法、探究法、范例教學法、問題教學法、自主學習教學法等。隨著現代化多媒體教學的逐漸推廣,多媒體也引進到體育教學的課堂。體育方法的改革也隨著教育現代發展而緊跟時代不斷推陳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斷增加。如:教師在一節課中交替使用講解示范,預先錄制好的示范動作切到多媒體平臺進行講評,容易出現的錯誤演示,甚至可以用錄像的方法把學生練習的動作錄下來進行講評。這樣,體育教學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就呈現出多樣性。又如:多媒體的體育教學方法是由光、聲、音像等多種手段取代傳統的言傳身教的教學方法。作為體育科目,特別在室內課、理論課上,教師可將更多最近發生的體育事件更直觀地搬上講臺。如申奧、奧運知識、我國運動員獲世界冠軍等體育信息、知識及時傳播給學生,充分體現現代技術教學的應用。因此,豐富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培養、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有效手段,使學生變被動鍛煉為主動鍛煉,從而獲取更多體育知識和技術技能,使其從小喜歡體育,樂于鍛煉。
二、以專業的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和體育能力
培養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是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能使學生養成與掌握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習慣和能力。自我鍛煉能力如何與常規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呢?我在多年的體育教學中感受到,應全面培養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將自我鍛煉能力始終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技術教學外,還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使學生真正懂得體育鍛煉的意義、作用,培養體育意識,要充分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運動興趣,促進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同時,在體育教學中要特別培養學生在獨立鍛煉的過程中,對練習的次數、運動時間、運動強度、動作的自我糾正等有較好的自我調控能力,促使其主動積極地鍛煉,從而使學生將鍛煉作為自己的自主活動,身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發展。這對以后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習慣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終生受益。這也符合現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所提倡的:學生能掌握體育與健康的基本知識和運動技能,學會體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終身鍛煉的意識和習慣,選擇自己喜愛的體育項目,體驗鍛煉身體的樂趣,從而提高對體育的關心、意欲、態度和興趣,擁有健康的體魄。
三、以豐富的比賽活動,提高學生運動的滿足感和獲取成功的幸福感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必須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時空,培養學生自學、自練、自評的能力。另外,應選擇一些健身價值高又簡單易行的項目進行課堂素質練習。如雙杠臂屈伸、單杠引體向上、俯臥撐、仰臥起坐,啞鈴鍛煉、實心球、各種健身跳、健身跑等,要求學生掌握練習方法和練習原理。教師在傳授體育知識的同時,可結合運動保健、體育規則、競賽編排、運動欣賞等方面的內容提高學生的體育綜合素質。鼓勵學生針對參加體育鍛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意見,教師有意識地加以引導,并盡可能地讓學生自行解決問題。如組織各種比賽,可將比賽的宣傳、規程的制定、裁判及組隊等工作交給學生來完成,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組織協調能力、創新能力、應變能力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可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克服了鍛煉的枯燥,帶來了鍛煉的樂趣。體育教學應讓學生不斷獲得成功,滿足他們成功的需要,激發動機,提高興趣,切忌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追求成功是每一個學生的一種現實體驗和強烈的動機趨向,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獲得成功的體驗,這不但能增強學生自信心,而且能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興趣。如,分腿騰越教學時,有一部分女生膽小害怕,不敢做,我通過簡要講解和正確的示范外,適當降低高度、縮短踏跳板和跳箱之間的距離,幫助和保護這些學生進行練習,鼓勵他們通過自己努力取得成功,且獲得學習成功的喜悅。當學生以堅韌毅力、頑強的意志,持之以恒的精神取得成功時,不但能夠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樂趣,還能激發他們積極的學習動機和欲望。
總之,在當今新的學校體育教學工作形勢下,學校體育要轉為快樂體育、健康體育相結合的機制,成為邁向終身體育的橋梁與基礎。因此,我們廣大體育教師應該轉變觀念,充分利用主、客觀條件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挖掘學生自身潛力和運動中內在的情感因素,充分合理地利用學生在校的活動時間,采取各種途徑,積極引導學生更加自覺、積極、主動、持久地參與體育鍛煉,讓學生逐步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終身與體育為伴,終身享受體育。
參考文獻:
[1]邱忠良,在體育教學中合理運用激勵手段[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 2003(4)
[2]崔亞玲:《淺談培養學生體育興趣》【J】,《體育教學》【J】,2001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