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改革,我國新一輪的教育創新已經拉開了帷幕。因此就數學科目而言,對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也出了更高的要求。應運而生的問答式教學法經過實踐證明是非常優秀的一種教學方法。這是一種通過創設特定而又符合實際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在解決所面對的問題時,主動應用和學會新知識,新技能。
【關鍵詞】初中;數學;問答式;教學

隨著整個社會經濟能力的迅速提高,信息技術為主題的科技進步也已經日新月異。學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關鍵地方,已經成為了整個社會關注的焦點。而如何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高端人才,更是整個教育面臨的難題。本文介紹了問答式教學法,像這樣解決問題,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以及對于所學科目的思考能力。
一、學生學習教學的現狀分析
學生數學邏輯思考與分析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了數學教學的核心環節,然而大部分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還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
1.1 數學課堂中教學模式單一
初中課堂上的數學教學已經形成了僵化的思維模式,老師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給學生公式,在學生尚不能理解的情況下要求學生記憶,再通過例子教給他們難以理解的解題方法和數學理論知識,學生就這樣半懂不懂的理解公式和解題道路。這種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是非常枯燥而又單一的,使得學生容易喪失對數學的興趣,也使得整個教學模式容易失去彈性和趣味性。
1.2 難以突顯學生作為主體
長期以來,在課堂上,傳統的數學教學都是以教師作為主體。讓教師作為整個課堂的主導者掌控課堂,而讓學生作為接收者接受教師傳遞的信息。整個教學模式是單方面的,教師單方面的將知識傳遞給學生,老師講,學生聽,老師不注重學生學會了多少,學生也沒有辦法向老師提出自己的疑惑。整個課堂沒有形成一個互動性和雙向的教學理念,學生沒有能作為主體,也就發揮不了自主學習的能力,發揮不了主動性[1]。
1.3 只注重解題套路的教學
在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對解題套路的教學過于看重。將大量相似的例題帶學生進行仔細探討。實際上,學生數學方面的邏輯思考能力是自主提高的,而不能僅僅依靠老師對例題的深究。想學好數學,學生就要學會自主獲取信息,掌握在獲取信息的過程中,學會分析難點重點,加強自己的自主探究能力,最終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
二、問答式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于技巧
2.1 問答式教學要能發展學生的思維
對于中學生來說,他們的數學思維正處于發展的階段,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要運用正確的方法來對他們的思維進行引導,使學生的內在潛力充分發揮出來。例如,一位教師在《特殊的平行四邊形》一課中,提問道:“我們都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和特征,如果平行四邊形的鄰邊互相垂直,那么此時是個什么圖形呢?如果平行四邊形的鄰邊相等時又是什么圖形呢?動腦筋想一想、畫一畫,你能得出什么結論?”這些問題一經提出,立刻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他們都對問題進行了積極的分析與思考。這種問答式教學擺脫了常用的提問方式,利用新穎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主動動手和動腦的熱情,使他們在數學課堂的學習中充分發揮了課堂主體的作用。
2.2 問答式教學要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
在問答式教學中,教師選擇的問題要能使學生思考的方面趨于多元化,讓他們能從各個角度來對問題進行分析。這就要求教師應適當提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努力改變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的固有模式,使他們的思維發展獲得創新。當然,在讓學生進行思考時,教師也要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思考時間,讓他們能在充分的時間內驗證自己的思維是否正確。如果教師在提問時只是趨于形式,突出課堂氣氛的活躍,在學生還沒有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時就說出問題的答案,這種做法不僅不能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探索獲得答案,還會讓他們對數學課堂產生抵觸情緒,進而在下次教師進行提問時,產生思想惰性,一味地等待教師說出答案,這樣就使提問失去了應有的價值[2]。
2.3 問答式教學中要進行有效激勵
在問答式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還要對他們進行激勵,促使他們在數學學習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一)用教師對學科的熱情激勵學生
要想使學生對學習充滿熱情,教師就要以自己的行為語言和肢體語言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他們感受到教師對數學學科的熱愛。如在教師充滿熱情的提問中,學生的思維也會隨之活躍,從而積極思考問題,逐漸產生學習熱情。
(二)用教師對學生的期望進行激勵
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對于他們在數學學習上的進步有很大影響,學生在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期望時,往往會把這種期望轉化成努力的動力。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就要在學習方法上指導學生,使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不斷感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認識到只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就能獲得成功。
2.4 做一名優秀教師
優秀教師不僅要讓中學生具有扎實的文化基礎,還要從心靈上對他們進行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樂觀對待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要成為優秀教師,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轉變。
(一)轉變教師的教學行為
教師要從傳授者的位置走下來,與學生平等相處,用啟發和引導的提問式教學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地位由被動變為主動。這樣,學生就能在教師的啟發下對知識進行理解,進而把知識內化吸收成為自己數學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二)轉變提問方式
采用問答式教學,教師不僅要注意題目的新穎性,還要使提出的問題能讓學生獲得一定的提高,所以教師不能只關注在課堂上提問的數量,還要從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出發,精心設計一些能使學生的思維進行創新性鍛煉的題目,開拓學生的思維,使他們的數學邏輯能力獲得發展。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提問時,教師還要注意傾聽學生回答問題時表達的信息,以便更好地掌握學生學習的情況,使下次的提問更有針對性,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結束語
總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革,還要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充實自己的專業技能,同時對中學生的心理發展進行深入探究,運用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促進師生雙方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晏祥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提問研究[J].普洱學院學報,2013,(6).
[2]陳亮.初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探究[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