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職院校中,做好信息技術實驗室的管理對人才的培養意義重大。本文探討了一種在信息技術實驗室的管理中使用網絡平臺,把教師、學生、課程、實驗以及社會服務納入管理范圍的信息技術實驗室管理新方法。使得實驗室在完成輔助教學任務的同時成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實訓基地。
【關鍵詞】信息技術實驗室;網絡平臺;管理

1、高職院校中信息技術實驗室的功能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增加。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高職院校,需要培養能夠工作在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技術人才。高職院校應能夠使畢業生具有較寬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強的技術實踐能力,能應用新技術,創造性地解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中的技術問題。
計算機是先進技術的發展方向,是信息時代用來解決問題的主要載體和工具,熟練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利用計算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現代人必須掌握的一種基本技能。高職院校不斷加大對信息技術實驗室及相應軟件的投入,加強信息技術實驗室的建設,就是為了提高計算機及相關課程的教學水平及效果。
信息技術實驗室作為高職院校的重要輔助教學部門起著公共計算機基礎課程和專業計算機課程的教學輔助作用。在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以及其他相關課程教學上,信息技術實驗室起到實踐教學的目的;信息技術實驗室承擔著專業計算機課程輔助教學作用,并非為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學習課程提供學習場所;同時,憑借實驗室的資源優勢信息技術實驗室還可以滿足學生自主實踐學習的需要,并承擔著多種社會服務。
2、當前高職院校信息技術實驗室的狀況
信息技術實驗室是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的重要場所。因此,各高職院校為了滿足教學的要求,非常重視信息技術實驗室設備的更新及增加,設備的管理工作越來越繁重,但管理模式還是以傳統的重行政輕技術的管理模式。很多學校實驗室設備的常規管理、技術管理、經濟管理效率較低,管理質量不盡人意。諸如計算機設備的登記不夠詳細,設備相互調劑時,帳目不做調整或調整不詳細,使用、維修維護情況不做記錄,不建立技術檔案,設備的維修維護情況缺乏監督,設備的使用信息無法及時向師生發布。在設備生命周期內由于信息資料的短缺、材料整理困難,難于對設備進行評價、監控,造成設備的使用效益較低。
大多數高職院校的信息技術實驗室教學管理還沒有完全實現網絡化管理,以至實驗教學的組織、實施、質量管理過程中,由于信息不能共享,資料的缺少,存在很多不盡人意的問題,已影響到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了
傳統的管理模式難于做到設備管理部門與使用部門之間,與教學管理部門之間,與師生之間,進行信息共享,難于實現對設備及實驗教學管理的“監督”,減少設備資源的浪費,提高設備的利用率,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各高職院校已建立了校園網,信息技術實驗室設備及實驗教學管理的網絡化管理所需的硬件條件已具備,因此,通過校園網使用網絡平臺就能實現設備及實驗教學的網絡化管理了。
3、信息技術實驗室的網絡化探索
3.1 管理的網絡化
在實驗室的管理中我們嘗試引入網絡技術,實現實驗室管理的網絡化,改革傳統的、單一的實驗室管理模式。實驗室管理的網絡化在實驗室建設中顯現出許多優勢,給實驗室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多便利。為學生、教師和管理員之間進行交流提供平臺,網絡平臺作為實驗室的管理平臺,可以實現:
(1)實驗設備的網上管理,包括設備的基本信息、設備維護記錄以及設備的接觸登記等;
(2)軟件管理包括軟件的安裝、系統的維護等。在網絡服務器上安裝盡可能多的應用軟件,以方便各種專業、不同用戶的學習和使用;
(3)人員的管理包括實驗室管理人員、教師和學生信息管理;
(4)教學管理包括實驗課的安排、學生的實驗報告及成績的管理等。同時還可對實驗室各類數據的分析與統計,可為后續管理評估等提供準確的數據。
(5)社會服務的管理包括服務對象的管理、所需設備的管理等。
3.2 教學的網絡化
隨著網絡化進程的發展信息技術實驗室憑借技術優勢和技術實力使其輔助教學的能力也在發生著改變。構建基于網絡的實驗室信息平臺可以起到加強教師與實驗室溝通、加強教師學生溝通、加強課程管理、加強教育教學改革的作用。
(1)實驗課程的網絡化管理。改變了傳統實驗室管理模式中學生被動安排實驗課,被動學習的局面。同時,主管部門可以通過實驗室管理網絡,隨時掌握實驗室實驗教學情況及其承擔的教學任務,及時了解實驗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提高工作效率。網絡化管理實驗室有利于制定一套科學的評價體系,能夠既重視理論知識與實驗技能的評價,有關注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及對課程的關注度。教師可通過實驗室網絡平臺完成網上實時輔導、批改作業、評定成績等;
(2)可為學生提供在線查詢平臺,提高實驗室的利用率。可以給學生充分的選課、學習的自由,充分發揮其學習自覺性和自我創新意識,培養其獨立支配自己學習時間,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
(3)構建網絡設計平臺,為學生課程設計、畢業設計提供方便,這種形式培養了學生獨立開展實驗的能力,滿足了教學和個性化發展的需要,是一種全開放形式;
(4)組建開放的教科研開發平臺,吸收一部分優秀學生或社會人士參與教師的教科研工作。
(5)構建社會服務管理平臺,為外來人員的培訓、學習提供支持。
4、結論
高職院校信息技術實驗室設備及實驗教學全面地實現網絡化管理是高職院校工作管理的發展趨勢,是提高設備及實驗教學管理水平的方法手段,但新的管理方法需要不斷探索完善才能形成。信息技術實驗室的網絡化管理意義重大,極大地提升了實驗室的綜合實力,提升了實驗教學質量,使得信息技術實驗室真正發揮高職院校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實驗基地。
參考文獻:
[1]黃坤.計算機網絡實驗室建設的方案與實現[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09,19(2):56.
[2]陳健.信息技術實驗室管理探討[J].高校實驗室研究.2012,(6):59-61.
[3]彭偉利.高校實驗室儀器設備的全程化管理[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6(1):162-164.
[4]朱小明.高校網絡實驗室的建設與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3(10):67.
基金項目:安徽國防科技職業學院基金項目——《網絡安全與病毒防護》課程項目化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研究(2012gfyz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