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論汽車的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設施發展的多么先進,最終能保障行車安全的還是駕駛員良好的駕駛習慣,本文從駕駛過程中的幾個方面闡述了這個問題。
【關鍵詞】駕駛習慣;行車安全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車擁有量在快速增長,人們在享受汽車帶來的速度感和便利的同時,也不得不面對隨之而來的“副作用”——交通意外。車禍與疾病一樣,嚴重地危害著我們的生命。于是,安全性就成為汽車設計的重中之重,安全帶、安全氣囊、ABS 等先進的安全設施層出不窮,但是汽車所造成的意外和傷害仍居高不下。這是為什么呢?據資料顯示,許多意外是由于駕駛者人為的失誤造成的,再先進的安全設施也無法有效地防止人為的錯誤,特別是在一些緊急情況下,駕駛員的好的駕駛習慣和瞬間反應決定了整車人的命運。下面就從具體情況入手,介紹一些汽車安全駕駛的注意事項。
一、要避免疲勞駕駛
首先要保證有足夠的睡眠,通宵達旦地加班、跑長途,甚至打牌、聊天、泡吧,對司機來說都是不可取的。一天當中有三個危險時段,即中午、黃昏和夜里,這三個時段開車更要格外小心。其次,要讓大腦皮層有恢復的時間,最好不要長時間地持續開車,大約每持續駕駛100公里或兩小時就應該停車休息,途中感覺單調犯困時索性停車休息一會兒恢復體力,千萬不可強打精神開車。還有,不要事先確定抵達目的地的時間,以防止為趕時間而疲勞駕車。
二、跟車過程的要點
跟車時精力要高度集中,使自己所駕車輛在前車任何情況下停車時,也能及時停下來,即使前車制動燈不亮、或突然橫滑。甩尾時,也能從容應付。在所駕車輛制動效果不佳,或貨車載人,或運送大件物品時,應適當加大跟車距離,以留有足夠的安全系數。在遇轉彎或前車超車時,要注意觀察,判斷,以防突發情況來到時措手不及。
三、正確的駕駛姿勢
很多駕駛者在開車之前,經常會忽略先行調整駕駛者座椅的位置。其實,正確的駕駛姿勢可以有效保護駕駛者的安全,若是座椅位置不合適,就會影響駕駛員視線和操控的靈敏度,甚至導致交通事故,傷害到自己和他人。
因此開車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調整好駕駛員座椅的高度。正確的座椅高度應調整到駕駛者的視線不會被轉向盤擋住,并可以清楚地看見所有的重要儀表及街道標志。在調整好座椅的高度后,還要調整座椅的前后位置。首先應將臀部盡量向后靠,以頂到座墊及椅背之間最好,這樣可使自己坐得更穩,不會晃動。坐穩之后應注意一下手、腳的位置,把左右手分別放在轉向盤 9 和 3 點鐘的位置,此時不可以讓自己的背部離開椅背,如果離開的話,表示你坐得太靠后,必須把座椅往前挪。另外兩手要略微彎曲,這樣萬一發生事故時,能有效分散撞擊力,避免力量集中在手臂各關節上。
此外,左右腳的位置要在將踏板踩到底時,還必須能使腿保持彎曲。如果踩踏板到底時,兩腿是伸直的情況,一定要把座椅拉前一點。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讓膝蓋頂在轉向柱上,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否則會使腳的動作受到影響,使反應不及時。
安全帶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安全設施,能有效地緩解人向前的沖力。安全帶也有它的系法,現在一般車內安全帶拉下的位置通常是可以調整的。正確的位置是將其調整到當安全帶不使用時,靠在立柱并與目部相同或差不多高度的位置上。這樣當安全帶扣上后,才會剛好從胸前、鎖骨通過,一旦發生撞擊,不至于使沖擊力過于集中在某個位置,而傷害到乘客。
四、ABS 的正確使用
ABS 防抱死制動系統是一種能防止車輪抱死而使車身失去控制的安全裝置。目前,許多車輛都裝有 ABS 防抱死制動系統,但是由于一些駕駛者沒有掌握使用 ABS 的正確方法,使車輛反而延長了制動距離。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踩制動踏板時力度太輕。當用力踩下踏板時,因制動系統會有陣陣響聲,使有些駕駛者急忙松腳。
其實,這聲音是 ABS 間歇收放制動壓力的聲音。所以,當碰到緊急狀況時,使用 ABS 制動的方法應是急踩制動板,而且是一次直接踩到底,不要放松,同時利用轉向盤來控制車輛的方向,閃避障礙物。
五、閃避障礙物
當車輛在行駛時,忽然遇到危險卻來不及制動,或無法剎住車子時,唯一的辦法只有閃避了,可是,閃避也是有技巧的。具體的方法就是當發現情況時,轉動轉向盤要由慢到快,逐步進行。路面越滑,就越要平穩地轉動轉向盤,且轉向盤轉動幅度不應大于半圈。完成閃避動作后,應迅速將轉向盤回正,這樣汽車很快就會從左右搖擺的狀態中恢復平穩。駕駛者在整個過程中也不要緊盯著障礙物,而是應將視線對著正確的行駛方向。
汽車的驅動方式和載重情況對閃避操作有很大的影響:后輪驅動的汽車由于后輪具有很強的分解傾向,容易造成轉向過度;前輪驅動汽車則對轉向盤轉動的反應較慢;四輪驅動的汽車因驅動力被平均分配到四個輪子,而表現得比較平穩;載有重物的汽車左右搖擺會比較強烈。
由于突然的閃躲,常會有安全方面隱患,因此開車時應與前車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而且不要把視線過分集中在近處,要注意遠處的路面情況。
六、正確操作離合器
在汽車上,離合器踏板是用腳來操縱的重要裝置,操縱好離合器的關鍵是要掌握好離合器的接合點。在分離離合器時比較簡單,只要快速地盡量踩下離合器踏板就可以了,不要停頓,以防離合器半滑轉而加速磨損。在接合離合器時較復雜,要做到“快——慢——快”,特別是在汽車起步時,先快松離合器踏板,使離合器的壓板和摩擦片之間的間隙快速減小,然后慢慢地松開離合器踏板,當感覺到發動機有些抖時,也就到了離合器的接合點,此時應稍加油門,再慢慢地松離合器踏板,在離合器完全接合后應快速完全松開離合器踏板。
在汽車行駛中換擋時,操縱離合器踏板應迅速踩下并抬起,不要出現半聯動現象,否則會加速離合器片的磨損。在汽車正常行駛時,不可以把左腳長時間地擱在離合器踏板上,否則容易造成離合器片的快速磨損。在制動時,應該先踩下制動踏板,然后再踩下離合器踏板,如果制動后,車速不是很低,汽車不需要換擋時,就不要踩離合器踏板。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把離合器松到接合點左右來控制車速。
開車是一門學問,需要不斷地學習、實踐。疲勞駕駛、跟車、緊急制動、閃避障礙物等這些都是駕駛中有可能遇到的情況,在前面講了一些應急方法,但若想在駕車時真正地做到化險為夷,就需要有針對地勤加練習。其實,在意外發生的瞬間,駕駛者完全是憑借一種下意識的反應來處理,而正確反應的形成,是與平時的駕車習慣分不開的。因此,要摒棄那些僥幸心理,真正重視起駕駛安全訓練,這才是確保駕駛安全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