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黨建工作是高職學院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高職學院學生黨支部缺乏對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針對性措施,學生工作黨支部活動內容單調,活動形式缺乏創新等問題,本文提出了創新學生黨建工作方式幾點建議。
【關鍵詞】 高職;學生工作黨支部;黨建;中國夢
一、高職學院學生黨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第二十二次全國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強調,“要抓好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這個核心任務,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作為重點內容,增強大學生走中國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信念,煥發投身改革開放的巨大熱情,在實現中國夢的奮斗中追逐青春夢想。要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結合融入上下功夫,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發揮校園文化熏陶作用,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要強化和落實領導責任,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牢牢掌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這就為高職學院基層黨組織建設指明了方向。
(一)學生黨建工作是高職學院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工作黨支部作為高職學院的基層黨組織,對學生黨員進行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管理。高職學院學生黨建工作不僅僅是要培養一批高層次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更重要的是要造就一批具有共產主義信念和高尚道德情操的黨的接班人,對于保證黨的領導,保持學生黨員的先進性,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推進高職學院學風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加強和改進高職學院學生黨建工作,堅持黨在高職學院的領導核心地位,是黨和人民的高職教育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已經證明,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堅持黨的領導核心地位,黨和人民的事業就順利發展。因此,加強和改進學院學生黨建工作,是實現黨和人民的高等教育事業成功、完成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任務的根本保證。
(三)加強和改進高職學院的學生黨建工作是踐行群眾路線,實現中國夢的重要舉措。加強高職學院的學生黨建工作,充分發揮學生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全面推進群眾路線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才能實現可持續性的科學發展,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持續協調發展,辦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進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高職學院學生黨建工作現狀
(一)高職學院學生黨支部缺乏對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針對性措施。
學生黨建工作是高職學院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以及學生黨員在就業中的相對優勢,在部分高職學院中存在著學生黨員發展上“重數量、輕質量”,“重發展、輕教育”,教育與管理不到位的現象,就業導向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黨員發展的標準。高職學院學生黨支部工作黨務工作一般由輔導員兼任,輔導員大都由剛畢業的大學生、研究生擔任,由于繁重的學業壓力使得他們本身黨的理論素養不足,難以對大學生黨員進行有效的指導。而且由于種種原因輔導員流動性較大,人員不足,工作量大,導致了對畢業生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存在一定的“盲點”和“空當”,特別是高職院校的學生黨員由于畢業后大多進入私營企業單位,黨員檔案的遷轉都成了問題,畢業后就脫離了黨組織,使部分畢業生黨員成為了“口袋”黨員、“隱形”黨員和“游離”黨員。
(二)高職學院學生黨支部組織活動內容單調,活動形式缺乏創新。
學生工作黨支部活動多以組織生活為主,不能很好地結合學生關心的問題專題研討,使學生黨員對組織生活失去興趣、失去信心。而且由于學生工作黨支部黨員發展工作任務繁重,黨組織活動有被黨員發展工作所代替的現象,活動缺乏活力。活動形式缺乏創新,一方面,部分學生工作黨支部的組織生活還停留在傳統的讀文件、閱報紙上,形式呆板,缺乏吸引力、滲透力,無法滿足學生黨員的要求;另一方面,部分學生工作黨支部出現了以娛樂活動代替教育活動的現象,有組織生活娛樂化傾向。除此之外,還存在著組織活動經費缺乏、考核不嚴、獎懲力度不夠等問題。
三、創新高職學院學生黨建工作方式的探索
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要改變現狀,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就必須要針對社會新形勢、新變化不斷創新工作方式:
(一)強化學生黨員主體意識,創新理論學習方式。作為學生黨員必須認真學習黨的基本知識、方針政策,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理論素養,并充分發揮其主體性和創造性。理論學習的主要方式可采用:研討方式、報告會方式,開展“我的中國夢”、“新時期的黨員素質”等內容的主題討論,以增強學生黨員在黨支部活動中的主人翁意識,使理論學習能落到實處,真正讓黨員通過學習有所思考,有所收獲。
(二)創新高職學生工作黨支部活動內容。首先,各系部學生工作黨支部可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形式多樣、寓學于樂的活動。如可采用專題黨課、形勢政策報告、先進人物事跡報告會等集中教育方式,來開展經常性、實效性教育,提高學習教育效果。其次,可以通過參觀愛國主義教育與革命教育基地,實地對學生黨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最后,學生黨支部可以通過開展三下鄉活動、黨員幫扶活動、志愿服務活動等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黨員社會責任意識。
(三)構建高職學生黨建工作新平臺,創新高職學生工作黨支部的活動載體。通過開展網上黨建理論研究、黨建論壇、網上黨課等活動,宣傳主流意識形態,增強黨支部的影響力、滲透力。比如,針對外出實習和工作的畢業班黨員難以管理的問題,可專門設立“網絡臨時黨支部”、“網上畢業班黨員之家”和畢業班黨員QQ群,學校及時向畢業班黨員傳遞各種黨建信息,完成各種支部教育和管理工作,嚴格組織生活制度。
(四)實現學生黨建工作制度化,健全學生黨員發展體系。必須嚴格按照黨章規定,建立一套符合高職學生發展黨員的標準和體系。為此必須制定相關的發展培養制度,如基本理論知識學習考試制度、積極分子考察登記制度、民主測評制度、團支部“推優”制度、團課黨課培訓制度、公示制度等等、黨校學習制度、思想匯報制度等等,做好黨員的監督考核工作,使支部黨員發展工作有章可依。
總之,隨著時代發展,高職學院學生黨建工作將不斷出現新情況、新問題,也對高職學院學生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戰。我們作為高職學院黨務工作者,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努力探索新形勢下做好學生黨建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使黨的基層組織充滿生機與活力,真正成為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的推動者和實踐者,領導高職學生黨員成為美麗中國夢的創造者,使廣大高職學生成為美麗中國夢的受益者。
參考文獻:
[1]張立新.談高校基層黨組織活動方式創新.光明日報,2007年10月4日.
[2]韓源,侯德芳.新世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
[3]歐陽淞.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中的作用[N].人民日報(第7版理論),200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