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一個輔導員都希望自己能成為學生喜愛的老師,那么作為高職院校的輔導員我們該如何去做呢?本文認為輔導員應具備愛心和寬容心,對待所有學生應該一視同仁,尊重每一個學生。在工作中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擁有奉獻精神;要有科學的育人計劃、要對輔導員工作的充滿激情,關注學生的每一個細節;要善于學習、勤于思考、總結經驗,創造自己的工作特色。
【關鍵詞】學生;輔導員;喜愛
90后的學生即獨立又存有依賴性,即追逐個性又缺乏責任感。大多數90后學生心理素質偏差,抗壓能力明顯不足,經濟獨立意識差。因此在針對90后的教育中輔導員應堅持“因材施教”的工作思路,利用90后彰顯的個性采取適合他們的教育方法,這樣的輔導員才是學生喜愛的輔導員。
一、輔導員要有“愛心”
90后的學生,無論是家庭還是社會都對他們傾注了太多的愛,一味的給與讓90后的學生把別人給與的愛看作是“理所應當”,缺乏感恩的意識。作為他們的輔導員,不但要對每一個學生傾注愛,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兄弟姐妹去愛。更應該全面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通過一些主題活動引導學生在接受別人愛的同時要學會付出愛,懂得感恩。例如:開展感恩教育主題班會、利用母親節與父親節等節日讓學生說出對家人的愛、讓學生參與一些社會公益活動。所以輔導員不但要給與學生愛,更應該教會學生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學生一旦體會到輔導員這樣的“愛心”,就會“親其師、信其道”,這樣輔導員才能順利的開展工作。
二、輔導員要有“寬容心”
赫爾巴特說過“孩子需要愛,特別是當孩子不值得愛的時候”。高職的學生普遍自我管理能力較差,經常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作為他們的輔導員要正視學生的錯誤,要有一顆“寬容心”,只有心胸開闊和善解人意的輔導員才會讓學生產生好感。比如說:自控能力差的學生,經常在出勤方面出現問題,輔導員不要指望一兩次的談話就會有效果,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時需要幾個月或幾年才能讓學生養成好的習慣。還有一些學生時常會做出一些令人難以理解的行為,這時的輔導員必須寬容對待,包容理解學生的過錯。其實,輔導員在幫助學生改正錯誤的同時自身也在不斷的成長。輔導員理解了學生的錯誤,幫助學生得到了提高,這樣才會給學生留下美好的印象。
三、輔導員要“懂得”尊重學生
輔導員要經常蹲下來和學生說話,不能總是站在講臺或坐在辦公室內開展教育活動,讓學生對輔導員有距離感。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都有著異于別人的思想,個性和行為。這種個體的差異決定了他們在生活中不可能完全一樣,思想上有不同、行為上有差異、成績上有高低。這就要求我們輔導員要學會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差異。輔導員要深入教室、深入寢室,深入到學生的活動中去,用一顆赤誠的心去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這樣才是真正的尊重學生。
四、輔導員要有“言傳身教的技藝”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輔導員不但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是學生大學期間接觸時間最多的老師。所以輔導員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應以德立身,以身立教。經驗表明,輔導員給予學生更多的情感可促使學生自覺接受老師的教誨,養成良好的認知習慣,行為習慣。而情感的基礎就是要求輔導員應以德立身。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在具備了“德”的情況下,輔導員還應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輔導員不但要專于業務的提高,還要兼顧其他方面知識的學習。例如:輔導員在與學生的接觸中學生會有各類的問題提出,如果輔導員了解了相關知識幫助學生解決了問題,這時輔導員自然就在學生面前樹立起了很好的形象。反之,學生的問題輔導員總是不能幫助解決,這樣的輔導員也會失“信”于學生。所以輔導員只有做到不斷學習,才能更好的“以身立教”。
五、輔導員要有“潤物無聲”的精神
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是千頭萬緒的,學校各個部門的工作需要輔導員的協助,學生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問題需要輔導員出面解決,所以加班對輔導員來說可能是“家常便飯”。輔導員要擺在自己的心態,正確看待加班問題,不能在學生面前抱怨,給學生傳遞負面的情緒。所以,輔導員只能將這些問題放在心底,自己消化。輔導員只有全心全意的為學生服務,在學生德育管理工作上默默耕耘,才會成為學生的表率、榜樣和楷模。
六、輔導員要有科學的育人計劃
學生在不同階段所遇到的問題也是不一樣的,輔導員必須要有一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育人計劃。例如,針對大一新生主要的是身份的轉化和專業的認知上的教育,大二主要是專業素養和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教育,大三主要是就業指導與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教育。輔導員應根據這些實際問題科學的制定主題班會,社會實踐等主題教育活動。除此之外還有班干部的選拔與培訓,班級班風學風建設等等問題都需要輔導員做到心中有數。如果輔導員對于育人沒有科學的計劃,那輔導員的工作就是盲目的,盲目抓瞎的輔導員是不可能贏得學生的喜愛的。
七、輔導員要能創造激情
一個人沒有了激情,就沒有生活的樂趣;一個班沒有了激情,任憑輔導員怎樣努力也是事倍功半。輔導員要想方設法的使同學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充滿激情。學習上不但要樹榜樣,而且要做到常樹榜樣。班上成績一直優異的學生是大家學習的榜樣,今天比昨天進步的學生也是大家學習的榜樣,所以輔導員要經常鼓勵學生,夸贊學生的每一次進步,哪怕是一點點,這樣學生的學習才會充滿激情。生活中,班級要有計劃的開展各類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只有學生親身參與了活動,才能體會到活動的樂趣,才能感覺到班集體的溫暖。輔導員要讓學生做活動的參與者,而不是作為第三者來參加活動,如果僅僅是參加就有可能讓性格內向的學生成為旁觀者,從而達不到活動的效果。
愛心是一縷陽光,學生能夠感受你的溫暖;寬容是清新的空氣,學生在你這里可以盡情的呼吸;尊重就是接地氣,接了地氣的輔導員才是學生珍愛的輔導員;德才就似一灣海水,學生在你這里能夠看得更遠;科學的育人計劃就像大海中導航燈給學生和你指引方向;激情是一團熱火,學生會被你而感染。因此,輔導員只有善于學習、勤于思考、總結經驗,創造自己的工作特色,才能被學生所喜愛。
參考文獻:
[1]申艷婷,湯永隆,何敏.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解析[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2.1
[2]王小紅.高校輔導員工作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9
[3]朱繼國,崔巖.淺談如何做好輔導員工作[J].學園.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