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作為世界上的通用語言,在人們日常生活和對外溝通及發展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技工院校,中技和高技已經將英語設置為基礎課程,要求學生必須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英語。從現階段情況來看,技工院校英語教學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在分析技工院校英語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對英語教學模式創新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技工院校英語教學模式創新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發展,使人們對英語的越來越重視。近些年來,我國的加大了技工教育的發展力度,推動了技工院校的快速發展,技工院校的在校生數量是前所未有的。可是技工院校的英語教學質量一直以來都不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也就比較低,這一問題已經嚴重限制了技工學生成為一名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與全面發展的人才。
一、我國技工院校英語教學現狀
(一)思想不成熟,未認識到英語的重要性。大部分技工院校學生以為,未來就是一名技術工人,僅僅學習好專業課程就是可以了,而英語對學生來講是可有可無的[1]。對于這樣的學生常常會被自己的思想所束縛,缺少正確的價值觀,自然不喜歡英語課程,甚至部分學生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作圖或是玩手機,時間長了原來認真聽講的學生也會被其它學生所感染,慢慢的不學習英語。
(二)教學設備陳舊,教材偏難。技工院校的辦學規模在不斷擴大,使學生的人數在逐漸增加,大部分技工院校都存在語音設施陳舊或是損壞和教學設備不夠用的情形,如果想提升英語教學水平,就不能缺少現代化英語教學輔助設施。當前技工院校學生應用的英語教材,打賭大部分處在初中與高中之間,對于技工院校的學生來講難度還是頗大的,并且內容比較多。英語教材中的生偏詞也比較多,大多學生都不認識,嚴重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忽視口語教學。技工院校應該以實用作為主體,應用作為目的。但是長期以來,因為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英語教師都比較注重語法及詞匯,把英語教學變成了語法課與詞匯課。另外技工院校的學生也沒有升學壓力,不需要利用應試教學的形式,而是要把實用性放在首要位置。
(四)英語教學模式陳舊。技工院校的英語教師大部分來自于普教,對技工院校學生的特殊性不是很了解,依然利用普通初中、高中的教學方式。為了追趕進度,一般不會考慮學生自身的接受能力,在英語教學課堂上從開始一直講到結束,每一節課都是機械模式,比如讀單詞、背單詞和背課文及做習題與高測驗,讓學生一直處在被動狀態,很難激發出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制約了學生的全方面發展。
二、技工院校英語教學模式的創新
(一)情境教學模式的運用。
1.借助英語題材內容建立情境。在英語教師進行新課文講解時,可以對教材內涵進一步挖掘,而且為學生建立一個語言情境[2]。比如,英語教師可以借助某個英語話題或是故事,實現課文的導入,或是設計出許多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問題,從而引導學生積極研究答案。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因為英語教學內容有所不同,就需要英語教師依據詳細的課文內容建立不同的情境。比如在講解到和生活有關的事物時,英語教師應該記住相關事務建立情境;而在講解和運動關的內容使可以借助相關動作實現教學內容的引入;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培養技工院校學生的創新理念和發散性思維,還能夠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2.借助課堂活動建立情境。在進行英語課堂教學時,教師應該進一步分析文章內容,布置相關英語活動,并且讓學生分別飾演文章中的相關角色,依據文章內容建立特定情境,從而幫助學生學習英語知識[3]。比如在進行電話用語教學時,英語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多個學習小組,而且幫助學生建立問路和訂餐及購物等相關場景,教師先為學生進行示范排練,這樣使學生可以在英語課堂活動中熟練掌握電話記錄及電話用語。再比如進行see a doctor教學時,英語教師讓學生以三個人為一組,分別扮演醫生、患者和護士,模仿預約看醫生的過程,并且患者要為醫生演示自己感到疼痛的具體部位,進行英語對話練習。在模擬情境下完成對話練習,可以使學生靈活應用和疾病與預約相關的英語句子或是單詞,不但可以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還使學生熟練掌握了英語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學生熟練與靈活運用所吸收的英語知識是技工院校英語教學成功的最重要一步。因此英語教師設布置英語課后任務是,盡可能建立真實情境,讓學生融入情境中,增加現實生活體驗[4]。技工院校都有到企業實習的機會,教師可以在實習之前,建立大量的真實情境,把學生可能在現實工作與生活中容易遇到的情境實現提前操練與體驗。比如asking the way, shopping, make a reservation等,而在學生實習完成歸校后,教師讓學生依據在現實工作與生活中所應用的過的英語對話編織成新的對話,讓大家共同探討和修改及完善。然后讓各個崗位的學生進行相互學習,并且分享彼此的成果。經過對語言的活學及活用,消除學生們對英語的恐懼感及陌生感,積極鼓勵學生進行英語交流,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與思維發散能力。
(三)英語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
1.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要因材施教,滿足與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以往的教學方式無法適應個別差異學生的發展要求,因此教師無法有效的進行因材施教。
2.運用多媒體自身特點進行互動式英語教學。在技工院校英語課堂的研究中,互動已經成為英語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領域。不僅可以實現信息技術的互動,還可以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通過主觀與客觀的互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運用多媒體計算機中交互性,充分激發出學生主動參與英語學習的興趣。而興趣作為學習的最好教師,只有學生對學習英語產生興趣,才可以主動投入到英語的學習活動中,并且高度集中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而多媒體教學模式,可以應用多媒體,比如視頻和音頻及動畫等,建立符合文章內容的學習情境,為學生構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激發出學生的主動學習性與學習興趣。與此同時還開拓了學生的事業,對課堂結構進行了優化,提升了教學質量。
結束語
技工院校中英語教學具備獨特特點,尤其是在學生不重視與基礎條件差的情形下,要想做好技工院校英語教學相對比較困難。而大部分技工院校英語教學都應用傳統教學方式,其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對英語知識的需求。為此,就需要教師總結經驗,對英語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從而提高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拓展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發散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羅月明.論技工院校英語口語培養的有效途徑[J].科技信息,2012,(25):215—216.
[2]魏永紅.任務型外語教學研究:認識心理學視角[M].上海:上海華東大學出版社,2013,(16).
[3]朱蘭英.多媒體技術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7).
[4]劉建朝,薛春紀.實踐教學是保證地學教育質量的關鍵[J].中國地質教育,2012,(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