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廣州大學旅游學院會展專業為例,從多元的角度,探討了提升我國高校會展專業學生“專業能力”與“實操能力”的途徑與方法,旨在培養出適應會展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專業能力;實操能力;素質提升
一、高校會展專業學生能力素質現狀分析
在知識經濟時代日漸凸現的今天,能力素質顯得尤為重要。然而遺憾的是,就目前而言,我國高校會展專業學生的能力素質還不盡人意。具體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一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弱,如在課堂上,多數同學不能回答老師所提帶有深度的理論問題;在考試中,對于“案例分析題”不少同學因缺乏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不知所措;在畢業論文中,相當一部分同學的論文缺少理論分析或理論分析不夠;在會展專業實踐中,不少同學遇到有一定難度的專業問題就手忙腳亂,找不到或不知道如何解決遇到的問題等等。
二是科研創新能力不強。由于受多種因素影響和制約,會展專業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與其它傳統學科相比,也存在著明顯的差距。以畢業論文為例,廣州大學旅游學院自2007年“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開設以來,每年畢業論文獲優秀者,只占總人數的20%左右,而歷史專業學生,每年畢業論文獲優秀的人數則占總人數的35%以上;此外,兩者比較,會展專業獲廣州大學“畢業論文創新獎”的人數也遠不如歷史專業學生,如2013年,前者只有一名學生獲廣州大學畢業論文創新獎三等獎,而后者則有五人分獲三等獎、二等獎和一等獎。
三是實操能力較弱
會展學歷教育是我國會展業高速發展與會展市場對專業人才需求急增的產物。它以培養面向會展市場與會展企業所需的各級項目管理或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因此,會展專業培養的人才應具備行業性、應用性和社會性特征,應具有較高的服務社會的能力。然而遺憾的是,據調查,雖然經過幾年的發展,會展專業學生的實操與服務社會的能力有所提高,但與企業和社會的要求相比還相差甚遠,這不僅表現在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和應用專業知識的能力不夠強,還表現在專業實操能力也有待提高。這可從會展專業畢業生畢業時“叫好卻不叫座”得到證實。換言之,一方面會展人才成了目前市場上最搶手的“香餑餑”,另一方面令人尷尬的是,會展專業畢業生被會展企業錄用的比例比較少,改行的則比較多。據調查,每年全國各高校會展專業畢業生,只有1/3在會展或與會展相關的企業工作。于是,會展企業便出現了一種“二少二多” 現象,即從業人員中“會展科班”出生的少,會展設計員和營銷員有會展專業背景的人少;領導和管理層半路出家的人多;從其它專業如工商管理、貿易、營銷、設計等專業“轉行”會展專業的人多。
二、提升會展專業學生專業能力的的途徑與方法
針對會展專業學生專業能力之不足,特提出如下對策:
1.進行必要的課堂教學改革,以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能力,尤其是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離不開課堂教學。傳統的“填鴨式”的課堂教學不可能達此目的,因此,必須進行課堂教學的創新改革。近幾年來,筆者在課堂教學中實施了“討論式”、“啟發互動式”、“模擬談判”等課堂教學改革,實踐證明,對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2.加強引導,定點培養,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本科學生與研究生不同,一般說來,他們不會主動想辦法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必須有老師指路和引導,他們才會樂意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科學研究。近幾年來,筆者以及我系其他教師,嘗試從二年級開始引導學生對一些會展熱點問題進行研究,并指派老師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定點培養,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在老師的指導下,我院會展專業已有5篇專業論文在公開學術刊物正式發表。
3.鼓勵并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專業競賽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離不開身體力行地參加各種專業競賽活動。近年來,我院會展專業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積極鼓勵和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專業競賽活動,取得了不錯的佳績,如自2009年,在中國工商聯和高教委聯合舉辦的全國商科院校會展策劃技能大賽中,廣州大學會展專業學生共獲一等獎5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6項的優異成績,在國內會展院校中名列前茅。
4.吸引和引導學生參與老師的課題研究。要想提升會展專業學生的研究能力,有研究項目的老師,應該想辦法吸引學生參與課題研究。近幾年來,包括筆者在內的本專業不少教師,在這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嘗試,即通過吸引學生參加老師的課題研究,師生一起對課題進行討論、協作、實踐、探究性學習,共同完成一個完整的課題研究,撰寫出相關論文,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筆者在從事一個橫向研究項目時,指導兩名學生設計問卷調查、并帶學生從事實地調研,通過這兩項活動,兩名學生的學術研究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畢業論文都獲得了優秀。
5.指導學生參加課外科技活動,提升學生科研能力。課外科技活動是大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的其中一個重要途徑,例如參加“挑戰杯”活動,會展專業學生可以以參加挑戰杯項目的形式,組成優勢互補的競賽小組,共同設計出參賽方案,在合作的過程中,互相學習,揚長避短,提高團隊合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挑戰杯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大大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學習積極性,并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近幾年來,廣州大學會展專業教師積極引導學生申報“挑戰杯”項目,取得良好佳績,如2014年,廣州大學會展專業學生獲校級以上“挑戰杯”立項13項。據調查,凡是參加過“挑戰杯”項目申報并立項的學生,其學術研究與科研能力都較其他同學強得多。
6.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提升學生的學術研究興趣。本科學生的學術研究興趣是在良好的學術氛圍中培養出來的,但由于設有會展專業的學校往往是非重點大學,因而會展專業學生在四年的大學生活中,最為缺少的是良好的學術氛圍,比如,重點大學至少每周有一至二次學術講座或學術研討會,而在非重點大學,如廣州大學,學術講座或學術研討會則很少見,尤其是與會展專業相關的學術講座或學術研討會更是屈指可數,在此種狀況之下,學生的學術研究興趣很少或者說不可能產生。近幾年來,本院采取鼓勵教師“開講”、設立“博士論壇”和“請進來”三腿走路的辦法,定期舉辦學術講座或學術研討會,努力營造學術研究氛圍,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術研究興趣,參加學術講座或學術研討會的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學術研究的興趣愈來愈濃。
三、提升會展專業學生實操能力的途徑與方法
針對會展專業學生實操能力較弱這一特點。筆者提出如下對策:
1.以基層員工實習形式提升會展專業學生實操能力
實踐是會展專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讓會展專業學生作為一名參與者,成為會展企業或者展會一名最基層的員工,真正地成為一個會展人參與會展活動,能有效地提高會展專業學生的實操能力。廣州大學會展專業通過大力拓展與會展企業的合作,為在校學生爭取到了許多實習崗位,至今與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廣交會主辦單位)、光亞法蘭克福展覽公司、科通展覽公司、澳門威尼斯人度假酒店、益武會展有限公司等單位保持長期的實習合作關系,為會展實踐提供了良好的途徑。例如在廣交會期間,會展學生以廣交會基層員工身份進入展館,真正成為廣交會工作人員。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去學習會展業最基層的工作,掌握業務流程,鍛煉自己與人溝通、處理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自己的工作責任感和服務意識。在實習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很多問題,例如參展商搭建、開發票、貨物保管等瑣碎事務。在接觸這些內容時,也可以鍛煉學生的細心和耐心,和著手解決問題,與人溝通合作的能力。
2.改革教學方法、內容和教學模式。盡量多采用有助于學生動手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的教學方法,如“課堂討論法”、“師生互動法”、“講練結合法”等;教學內容要盡量克服空洞的理論說教,老師應結合教材內容多講一些典型案例,以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此外,采用“工學交替”的教學模式,也是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即在4年的學習中,以“學—工—學—工”交替形式,也就是“理論—實踐—理論—實踐”的教學形式,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實踐技能,企業文化、團隊精神等綜合素質,增強學生服務于社會實踐的能力。
3.強化會展綜合實驗課程。通過實驗課程教學,如組織學生舉辦真實會展活動,使學生全程參與策劃、招展、宣傳、現場管理等環節,融理論于實踐之中,并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用專業知識的能力和專業實操能力
4.舉辦豐富多彩的學生會展活動?;顒觾热莅ㄔO立會展策劃宣傳專欄、開辦會展會展策劃小報、會展策劃設計競賽、自辦展等,激發學生們對專業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5.夯實校外實踐基地和校內實驗室。建立和完善校外會展實踐基地,加強和發揮會展專業實踐基地的作用;同時,要加大資金投入,強化會展實驗室的建設工作,只有建立一套校內外相結合的便于會展專業學生從事會展實踐活動的過硬設施,才能培養和提高會展專業的實踐創新能力。
6.成立學生會展服務組織,使學生與會展活動、會展企業始終保持著密切聯系,使學生參與會展活動常態化,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社會實踐能力。
狠抓會展專業實習,加強對會展專業環節的指導,避免會展專業實習流于形式,以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7.深化校企合作,開展學生與會展企業的聯誼活動,在合作與聯誼活動中加深學生對會展企業有了解,提升學生服務社會的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要想打破目前制約會展專業高素質人才培養的瓶頸,只有對會展專業學生能力素質之不足,采取“改革課堂教學”、“加強引導,定點培養”、“鼓勵并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專業競賽活動”、“吸引學生參與課題研究”、“申報挑戰杯”、“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等措施,提升會展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素質,并通過“以基層員工實習形式”、“改革教學方法、內容和教學模式”“強化會展綜合實驗課程”、“舉辦豐富多彩的學生會展活動”、“夯實校外實踐基地和校內實驗室”、“成立學生會展服務組織”、“狠抓會展專業實習”、“深化校企合作”等多元途徑和方法,提升學生的實操能力,從而培養出適應現代會展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大可.中國高等會展教育發展態勢分析[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05).
[2]蘇彥朝,石宏偉.我國會展教育不能滿足會展企業需求的原因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07(4).
[3]劉學莉,徐 虹,我國會展人才培養模式和結構探析[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