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本教學一切為了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在數控技術課堂教學中,進行從問題的設計到問題的解決、從融洽課堂氛圍到學生思維培養的方面,使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益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
【關鍵詞】生本教學法;中等職業教育;數控加工技術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的創新,使我們在教學上不斷的改進。特別是來到我校之后,學校實行的生本教學才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剛聽到生本這個詞我是一概不知,之后在教研室陳主任的指教下,我才慢慢有了了解。經過陳主任的指導并且觀摩與學習了廣州的教研活動,自己回到學校也進行課堂上的實行,再加上向學校許多有經驗的生本教學的教師學習,才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1、生本教育改變數控加工技術課,實現中職教育教學上的創新
我國傳統中職教育模式的教學目標是向學生傳授系統的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是以“知識為本位”,強調學科知識的科學性和系統性,教學上注重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強調識記,但忽視了對學生能力和創造性的培養;強調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所謂“三中心”,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忽視了學生積極性、主動性的發揮,致使畢業生勞動素質偏低,競爭力不強,動手能力差,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因此對傳統教育模式進行改革已迫在眉睫。“生本教學理念”教學法是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重點強調的是對人的關鍵能力的培養。“生本教學理念”教學法注重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綜合概括能力、動手能力等綜合能力,并極大地拓展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廣度。同時“生本教學理念”教學法能更早地讓學生接觸到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并運用已有的知識共同解決它,對中職學生來說很有針對性,因而受到師生的廣泛歡迎。目前,“生本教學理念”教學法已逐漸取代傳統教學中“視理論為基礎”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教學模式,而成為中職教育多數教師鐘情及探索追求的新領域。
2、“生本教育理念”在數控加工技術課中的實際應用
數控加工技術課是一門理論與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在教學中,教師要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的關系,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理論教學指導實習教學,通過實習教學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這樣在教學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更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講“銑方臺”這一課時,我采用“生本教育”教學法中的“生本教育的理念”進行解決。其具體過程如下。
2.1 前置任務的布置。為了讓學生在數控加工技術課堂激發學習興趣,所以我在前置作業里創設情境,讓學生可以從生活中感受學習。例如:數控銑床以一個毛皮為¢50×50mm加工一個正方形的凸臺,刀具直徑為¢10mm。銑刀要在塑料棒上銑出35x35x5的方臺(零件圖如1)。那么“刀具是順時針走還是逆時針走?”我就適時地引導他們,編程時首先要確定走刀路線,走刀時理論既可順時針走,也可逆時針走,但應采用更好、更合適、更符合加工工藝的方式。學生們就開始查資料、動腦筋,討論聲此起彼伏,學習興趣高漲。
2.2 展現學習過程
學生根據實際問題,其中整個班級分成五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有一位小組長負責,并且在實操場親自動手實踐。同時學生根據前置任務每組都編制了正方形凸臺的加工程序。雖然讓他們自己介紹編程思路,有的學生編制的程序,看著很對,但還存在很多漏洞;而有的學生雖然程序編得不對,但是很大膽,敢提出自己的想法,我就鼓勵他們,讓他們講完;還有的學生介紹程序時,語言簡練、幽默,博得同學們的陣陣掌聲。例如:已經有四個小組各派代表在黑板展現了自己的程序。其中吳志嘉同學為組長的這組同學已寫完程序,其他小組就有非常大的反應,整過班級炸開了鍋。程序其中最值得大家思考的是G00 G42 X17.5 Y17.5 D01。(這句程序實際的意義應該是:刀具在直線插補點為X17.5 Y17.5進行刀具半徑的右補償,并且機床在運行的同時已經在序號D01的位置中給出了一個刀具半徑的值。)還沒等到小組介紹完自己的成果這時以何嘉旭為組長的這組的成員站起來提問:請問你們的程序中下刀點的位置是多少?你在快速定位中家刀具補償這樣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呢?這時進教室里靜了幾秒鐘,突然每個小組又在進行討論中。每組都希望自己的程序是完美的,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同學們在編制的程序時五花八門,但哪個是正確的呢?在他們的討論中發現這個程序的關鍵就是刀具補償,如果在編制程序中不給上一個刀具的半徑值,這是整個加工出來的工件就是一個廢品,因為不加刀具半徑補償的工件比實際的圖紙要小一個刀具的直徑。學生們都想急于知道自己編的程序是否正確,想讓我給出一個正確的評價。按照學生們自己編制的程序,他們在機床的電腦上演示,演示通過后,就可以進行切削加工了。這時問題又出現了,怎么刀具不按照編的程序點走呢?怎么有的地方沒有銑到?有的地方又銑多了?還有的銑得很深?我就適時地插入話題,告訴學生們對刀的重要性,刀具對得不準,會影響加工精度。這時他們才恍然大悟,才把對刀的知識和編制程序的內容聯系起來。然后,他們就先對刀,有的學生一下子就對好了,有的學生卻不知道該怎么對,有的學生對了XY方向的,卻又忘了對z方向的,但他們都非常地耐心,反反復復,對了又對,在對刀中互相幫助,互相討論,直到對好了,才開始加工。加工完成后,他們個個滿面笑容,非常高興。因為是自己編的程序加工出來的,所以非常滿足,充滿自信。這是我在這節課中想真正要的結論,結果被同學們自行的總結了,就這樣一節課的時間很快就要接近下課了,同學們在討論與展現時我都會給出他們一定的肯定,并且會及時的加強他們未注意的到的問題。
2.3 數控加工課堂進行點評與總結
數控技術課程中的正方形凸臺加工完畢后,學生們開始自我評估,在評估中,有的學生思路清晰,刀具怎么走,從哪進,從哪出,確定哪幾個編程點,怎么對刀,講得一清二楚;而有的學生,會做但講不清楚;還有的學生,程序編得很對,但對刀一直弄不清楚,然后通過他們所查到雙邊分中的原理進行對刀,自己找到正確的方法。通過評估,我首先肯定了學生們的成績,然后講了正確的走刀路線,以及合適的編程點,并且介紹了為什么要這么選擇。最后給了他們一個參考答案,并指出了他們在加工和編程時易出問題的地方。我提醒他們:你們的工件和我的樣件有什么不同?通過觀察,他們發現了問題,我的樣件有棱有角,而他們的工件四個角都是圓的。他們提出了為什么?不停地問我,我看目的己經達到,就告訴他們,這是下節課要介紹的刀補內容。刀補?什么是刀補?他們又開始嘰嘰喳喳地議論開了。通過這種方式,既解決了當堂的教學內容,又為下節課做了鋪墊,提高了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3、生本教學在數控加工技術課程中前景
學生在數控技術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任務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和樂趣,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通過實際操作,不但可以體現他們在工作中與其他同學協調、合作的能力,還可以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并促使其在提高動手能力和推銷自己等方面努力實踐。
總之,數控技術課堂中實施生本教育理念,推動了教學革新,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生本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培養學生主動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并且讓學生真正做到“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為學生提供了更加有效學習的良好環境。也充分地展示現代技工教育“以能力為本”的價值取向,使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益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技工教育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培養出來的人才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