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學生一看到題目,有的感到無話可說,有的雖然有話可說,但不知從何說起。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平時不注意積累寫作素材和語言材料,訓練學生寫作,一定要重視讓學生大膽傾吐他們的積蓄,然而,如果學生腹中一無所有,那要拿什么來傾吐呢?正可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要使小學生的寫作水真正有所提高,其工夫不在作文課內而在課外,在于學生平時的日積月累。我認為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根本辦法應該是指導學生學會去積累材料,而積累材料的工作,只有在平時進行。要么指導他們觀察生活,到生活中去積累寫作素材;要么指導他們認真閱讀,到課外讀物中去積累語言材料,我們的工夫要下在這兩方面。至于在作文課內,只是讓學生根據命題,把平時的積累作一次綜合訓練而已。
那么,教師該如何指導學生做好平時積累工作呢?
首先,要指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到生活中去發現、積累作文材料。
作文首先要求有具體、充實的內容。內容來自生活。生活越豐富,作文的內容就越具體、越充實。我們盡可能地豐富學生的課內外生活,帶領他們走向自然,走向社會,引導他們觀察自然,觀察社會,開闊他們的眼界。與此同時,我們應該要求學生隨時隨地認真觀察周圍的人和事物,否則,一些發人深思的人和事物,便會在眼皮底下悄悄地溜走。另外,還應該要求他們一邊觀察,一邊思考分析,把觀察和思考分析結合起來。思考分析些什么呢?一是要在事物的比較中抓住觀察對象的特點,二是要在事物的發展中抓住觀察對象的重點。這樣,才能通過觀察,有所發現。
觀察可以廣見聞,長知識。無論是自然現象還是社會生活,本身就是一本內容異常豐富的教科書,蘊藏著無限的奧秘。有許多看來是極其普通的現象,只要認真觀察,認真思考,認真分析,總會有所發現的。把發現的東西記下來,就是觀察日記。要求學生寫觀察日記,是指導學生積累素材的辦法。
自然界和社會上的現象是千變萬化的,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處處有生活,處處可以發現寫作的素材。如潮起潮落,月圓月缺,花開花謝,季節更迭,風云變幻,山巒河流,飛禽走獸等等事物,只要學生懷著濃厚的興趣,去看,去聽,去感覺,去思索,他們都會從這些司空見慣的事物中有所發現,成為寫作的素材而寫入觀察日記。觀察日記必須天天2,持之以恒,這樣積累起來,觀察日記就成為他們“寫作素材的倉庫”,到作文的時候,就可以從中選擇適合的素材,加以組織安排,進行書面表達,再也用不著擔心無話可寫了。
指導學生寫觀察日記,要求并不嚴格,不拘形式,也不拘長短,有時寫一、二句話也行。真正做到了“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學生也可以從這“寫作素材倉庫”里挑選感覺最深、最有意義的材料來寫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老師都重視平時的積累。有些老師出了題目以后,讓學生臨時去觀察,現買現賣,這樣好不好呢?葉圣陶說:“現買現賣的情形有時也有,但是光靠臨時的觀察和認識總不夠。因為臨時的觀察認識不會怎么周到和真切。達到周到和真切要靠日積月累。”由此可見,作文訓練必須重視平時的日積月累。
其次,要指導學生認真閱讀,在課內外讀物中汲取語言養料,積累語言材料。
寫東西要運用語言。有的學生雖然積累了很多寫作素材,但是無法表達出來,或者表達得不夠確切。這是因為他們的語匯太貧乏了。
現在語文課本入選的課文,大都是名篇佳作,指導學生認真閱讀,除了要求學生向作者學習怎樣觀察、認識自然、認識社會外,更重要的要向作者學習怎樣運用語言來表達,做好語言材料的積累工作。
怎樣做好語言材料的積累工作呢?一是要求學生都備一本讀書筆記,隨身攜帶,對于課文中的精彩片段、妙詞佳句、成語格言等及時摘錄,分類整理,并在班級里定期交流,相互觀摩。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二是要求背誦。一本語文課本中,并不是篇篇都要背誦,而要有所選擇。要挑選那些適宜背誦的重要段落,精彩片斷和警策語句,要求學生熟讀、背誦。通過背誦,作者的語言,就成為學生自己的語言,成為他們語言倉庫里的寶貴的財富。積累得多了,寫作的時候,想用某些詞匯,某些句式,某些表達方法,就會得心應手,左右逢源。
另外,在開展課外閱讀時,要指導學生寫好讀書筆記。除要求摘錄課外讀物中的妙詞佳句、精彩片斷、成語格言外,還可要求學生寫一寫讀書心得或讀后感。
在課外閱讀時經常讓學生寫寫讀后感,不僅可以積累語言材料,而且會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鍛煉他們的寫作能力,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平時的積累。
宋代文學家蘇軾曾經說過:“為學之道在積厚而薄發。”這是他寫作經驗的總結。不管是寫作素材還是語言材料,是積累多了,在寫作時就有選擇的余地,才能從中挑選最恰當的素材和運用最恰當的語言來表達,這就叫積厚薄發。所積愈厚,所發就愈薄,愈有生氣。這樣,無論是素材倉庫還是語言倉庫,也永遠不會有匱乏的時候。
“厚積”,是為寫作做前期準備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我們必須在平時扎扎實實地抓起來。
總而言之,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作文,教師必須重視指導學生平時的日積月累,相信,只有厚積才能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