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教學在中學課程體系之中處于重要的地位,同時也是課程教學改革中的重點。近年來,隨著中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英語教學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是仍舊還存在著一些弊端和問題,導致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相對低下。本文擬對當前中學英語教學中的問題進行剖析,進而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建議,以求能夠促進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改革與進步。
【關鍵詞】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問題;改革;策略
一、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英語是一門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之中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無論是中考、高考、考研,還是考博和職稱評定考試,英語都是其中占據著重要的分量,英語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然而,中學英語教學則在整個教育體系之中占據更為關鍵和重要的位置。其作為學生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該階段英語基礎的夯實程度直接關系著學生未來高中、大學以及工作之中英語水平。為此,中學英語教學的基礎性地位不容忽視。
當今,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文化事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英語成為獲取最新資訊和信息的關鍵手段,同時也成為國際社會、經濟和文化交流的主要工具之一。在我們的日常學習、生活和工作之中,英語的身影無處不在,而且在各個領域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力。因此,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要求越來越高,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倒逼著中學英語教學體制的改革與變化。
二、當前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隨著我國社會科技和教育的進步,在一定程度上為英語教育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英語教學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現實仍舊存在,主要原因由以下幾個方面。
(一)傳統教育方式的制約
教學是由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兩方面內容組成的,兩者之間存在的密切的聯系。教師的“教”在教學過程中至關重要,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方式等等都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新課標實施之后,改變了傳統教育之中學生的被動地位,將學生定格為“主體”地位,老師處于“主導”的地位。但是,在現實教學實踐之中,英語課堂教學仍舊是停留在舊課標的體制框架中。教師仍舊把持著整個教學過程,一切以教師為中心,老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學生處在極為被動的地位。“填鴨式”教學方式仍舊是教師教學的主要方式,老師按照教學大綱不斷地進行灌輸,不去關注學生的個體性差異。如此陳舊的教學體制無疑會影響到學生課堂英語的學習效率。
(二)教材編纂的不合理性
目前,中學使用的英語教材主要是根據我國大城市的環境所所構建的教學內容和體系。這些內容的設定和編纂跟大城市的生活有著重要的聯系,對于城市的學生來說較為容易接受,但是對于農村的孩子來說,則與其生活環境嚴重脫離。如此以來,無疑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農村孩子在英語學習上的難度,導致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低下,最終嚴重影響到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和學生的英語水平。另外,在教材的編撰上,趣味性較差。當前中學教材內容編排上,內容較為陳舊,缺乏趣味性,創新性也不足。面對此類教材內容,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甚至還會產生厭倦感。
(三)課堂英語教學缺乏實踐性
目前,在我國的教育體制之中,教學脫離現實,實踐性欠缺問題普遍存在于各個學科領域之中。但丁曾說:“語言作為工具,對于我們的重要性猶如駿馬對騎士一般。最好的駿馬適合最優秀的騎士,最好的語言適合最好的思想。”英語既然是一門語言工具,那么其最終的目的是為人類所使用的。然而,當前中學英語教育中,主要將英語的知識傳授作為重點,側重于學生對英語單詞和語法知識的掌握,對于其實踐性卻重視不足,這也是學生高分低能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提高課堂英語教學效率的改革策略
(一)轉變傳統教學觀念
思想決定行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轉變自己的思想觀念,擺脫傳統思想觀念的束縛與影響,積極地去踐行新課標的要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堅持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具有豐富的閱歷、經驗、知識和技能,能夠起到很好地指導作用,但是這種主導作用還必須要與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有機地結合起來。堅持“以人為本”的觀念,一切教育活動都要圍繞著學生學習去開展,時時想著學生,處處為了學生,如此才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二)科學合理地編纂教材
科學合理地編纂教材,增強教材的趣味性。興趣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最好的老師,同時也是激發和維持自主學習的基本動力。在教材編纂上要積極地聽取教育一線工作者的建議。由于一線教師工作者更加了解學生興趣所在之處,將這些學生學習興趣點,以科學的方式編纂到教材之中,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夠在興趣的引導下輕松自在地將相關的知識進行認識和掌握,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此外,在教材編纂過程中,注意內容的實踐性。科學表明,教材內容實踐性越強,則學習興趣越濃,并且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
學習的主動性是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特征之一,學生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獨立性等方面。學生的學習一方面注重外部環境因素,同時更要注重內部因素的影響和學習的主觀努力,要求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實踐之中。為此,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去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誘導學生的主體意識,增強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主人翁意識。唯有如此,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和掌握自己的知識,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
參考文獻:
[1]余文森.論自主、合作、探究學習[J].教育研究,2004,(11):27~30.
[2]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
[3]馮建軍.當代教育原理[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