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各種有創新性的教學手法也隨之融入到各科教學中,情景教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教學手法。所謂情景教學,就是結合課堂教學的內容設置相關生動形象的情境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當前的教學中,要想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可以通過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來設置教學情境,與學生的學習情感達到共鳴。下文將對中學數學教學中情景教學的優勢和進一步改善的措施方面進行簡單的探討。
一、把握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在數學教學中,情景教學是作為聯系數學理論知識和實際問題的橋梁而存在的。在學習和解決相關的數學問題時,我們同學和老師都要做到,首先從要解決實際的問題出發,然后引出課本中相關的數學方法,最后再針對要解決的問題,提出恰當的解決辦法。在這個過程中,并不要求學生在數學方法本身的研究上下很大的功夫,但是學生一定要將中學數學課本中的理論知識掌握牢固,這樣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才能夠立刻想到相應的理論得以支撐。學生在其中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將中學數學課堂上的理論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情景問題中來。如在教《二分法》時筆者設置了如下的情境: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里,從某水庫閘房到防洪指揮部的電話線路發生了故障,這是一條10km長的線路,如何迅速查出故障所在?這是一個基于實際操作的情境,學生就比較容易把實際問題與數學理論二分法相結合。
二、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
問題情境要有一定的障礙性,也就是說要具備一定的思考價值,使學生從中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問題情境不易過于寬泛,使學生無所適從,不知從何考慮;也不可過于簡單,失去思考價值。要臨界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使學生進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情境狀態。以通過自身努力與小組合作可以完成為佳。
例如學習“三角形的面積”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平行四邊形面積推導得到的啟示嘗試推導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但受平行四邊形先剪后移再拼的影響,學生一開始可能也用這種方法,發現很難將之轉化為已學圖形。這時,學生的思維出現障礙,如何將之轉化為已學圖形成了他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觀察、小組合作討論,學生不難發現: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拼成平行四邊形。這一發現解決了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問題。因此,問題情境的創設不應是伸手就摘桃,也不宜是再跳也摘不到桃,而是要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三、不能只注重創設而忽視思維思維
具體事物“創設情境”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要求。可以把“抽象”的理論形象直觀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求得知識。在教學中把概念寓于現實背景,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現實的聯系,然后用數學的方法組織和建立數學概念,這樣建立起來的概念具有豐富的內涵。如果學生沒有體驗概念形成的過程,學生很難正確全面地理解概念,很容易造成對概念的片面、孤立甚至是錯誤的理解。中學數學中的許多概念,特別是一些基本概念與現實生活有緊密聯系。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概念的現實背景,使學生身處實際情境中,通過親身體驗來建構數學概念。
數學教師對教學情境不能簡單的創設,而應該蘊含積極的思維,這樣才能促進學生進行思考,形成對數學問題的思維路徑與過程,讓學生依據相關情境進行合理推理,形成自己的判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好的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情緒,讓學生受到良好探討氛圍的感染,進行積極的思考,從而避免數學教學的枯燥感。同時,數學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能夠達到幫助學生進行教學內容的理解與學習,重視教學情境的實用性,提高情境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初中數學情境教學對抽象數學知識的教學與幫助學生理解,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要將情境教學合理設置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加強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引導,讓學生在學習合作的氛圍中,主動探究初中數學相關的知識。
四、注重基礎知識積累、創新
情景教學的手法可以說是五花八門,隨手拈來,但同時需要老師在這方面有很好的聯想和想象能力,這樣才能將情景教學很好的融入到數學教學中。在中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進行情景教學的前提是,要求學生在打好堅實的數學基礎的前提下,才能對情景教學的模式有所認同。因此,老師在安排中學數學課程的過程中,要考慮到知識的先后順序問題,一定要先教授學生中學數學的基本知識內容,然后在此基礎上在對學生進行情景教學的講授,而不是讓學生偏向于對情景教學的留戀而忽視了對于基礎知識的學習。
在中學數學情景教學過程中,老師是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動腦筋,認真思考問題,才能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當老師給定一個實際情景,學生要利用中學的數學知識,對情景進行分析。相應的教學情境給定之后,學生們要能夠學會通過逆向思維的推理方式將那些非現實的假設找出,并且可以思維縝密的將這些假設和給定的情景進行對比,已獲得它們之間的吻合度。
五、應注意的問題
情境設置恰當與否是與學習內容和目標緊密相關的,目的在于引發學生思考,而不是那些脫離學生實際的或遠離數學本質的東西。首先我們從內涵看,情境與情景,前者包容信息量較大,內涵更豐富,常常處于動態之中,具有過程性和動態生成性;而后者僅僅是問題的一個背景。數學情境并不局限于現實生活素材。一個適用的好的數學情境,應該是有鮮明的目的性和指向性,能把數學課堂中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融為一體,并使數學課堂具有動態生成的立體的環境。其次,就在當前我們推進數學課程改革的進程中,應該認真總結與反思在數學情境化設計與實施中的經驗與教訓,處理好數學情境化與數學知識系統性之間的關系。一個好的數學問題情境,具有真實性、開放性、可接受性。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情境的創設形式是千變萬化、多姿多彩的,無論用哪種方式創設,必須使問題結構、數學知識結構和學生認知結構三者和諧統一。
總之,情景教學在數學教課中的應用已初見端倪,盡管它還存在一定的不足與缺陷,但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將情景教學進一步加強,從而使中學數學教學更加滿足于現代教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