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標實行以來,高中數學教學有了很大的改革和創新,這些改革和創新都給新時期數學教學效果帶來了質的提升。數學教學在創新的同時,更需要構建高效可行的自主學習型課堂,讓更多有效的數學學習的方法轉變學生自主學習方式,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與學的互動效果和教學質量,真正實現“授人以漁”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教學;自主學習;教學研究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存在著諸多弊端,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高中數學在新課標的推動下,不斷的進行了改革和創新,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當前的數學教學改革的一大重要內容。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應積極響應當代數學教學改革號召,在創新教學的同時高度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加強課堂的有效互動,努力建構自主學習型課堂教學模式,全面提升學生數學素養和教學質量。
一、自主學習課堂概述
所謂自主學習課堂,是指教師在課堂中合理創設情境或平臺,以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目標,在有限時間里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進行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一種自由靈活互動的教學方式。可以給學生隨時發表意見、隨時提出問題的權力,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課堂中學生既可以獨立也可以以合作的方式完成課堂的一些教學內容或者活動。
高中數學課堂實行的自主學習包括學習方法、學習內容以及學習形式上的自主,它主要體現的是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并在一個自由靈活的課堂氛圍中進行。只有同學之間相互取長補短,實現資料共享,才能搜集信息,查閱資料,才能相互討論、各抒己見,讓高中數學課堂更加的生動和豐富多彩。
二、高中數學自主學習型課堂構建的相關建議
2.1 營造自主學習的課堂氛圍
氛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堂元素,一個成功的施教老師都會很善于營造和利用良好的課堂氛圍,已達到更加高效的教學目的。首先,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樹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的教育觀,應該尊重每一個受教育對象。學生“親其師”才會“信其道”,教師應該視他的學生是獨立的個體,也是一個團隊中的一分子,一視同仁,尊重每一個受教育的對象。其次,教師應該注意引導學生之間的相互尊重,打造良好的班風、學風。一個團結友愛的班集體會讓每學生得到平等的受教育權利,他們彼此之間互幫互助、關心和友愛,讓他們主動走進自主學習的氛圍中大膽展示自己,更有利于學生個體的發展。
2.2 培養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一切學習活動的重要動機,只提高有對事物有充分的興趣,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設計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有利于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筆者從長期的高中數學教學實踐出發,發現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興趣缺失是學困生的主要成因。將學生身邊的事例引入數學課堂教學,為學生們創設課堂討論的生活化情境,提高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實現高效數學課堂的建立。
2.3 激勵學生掌握自主學習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漁”,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能,終生受益無窮。教師應該抓住課前預習、授課過程、課后鞏固三個步驟進行學法的傳授。第一步,對學生進行切合實際的預習指導,培養學生預習習慣,教師要做的是指導學生如何深入展開預習。第二步,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注重文本的教學,更應注重自主學習方法的指點。教師在文本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巧妙融合學法的指導,讓學生獲得運用學法獨立追求知識的豐富和個性發展的能力。第三步,指導學生學會反思,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自己判斷哪些知識和技能已經會了,哪些還應該強化掌握等等。
2.4 靈活構建科學合理的自主學習模式
教師可以根據課堂內容進行不同的自主學習型課堂的構建,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由于學生智力、認知能力、思考角度等各方面的不同,可能對課堂同樣的論題有不同的見解,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討論、分享進行課堂教學。通過自主學習對文本探究有了不同于他人的情感體驗,此時的自主學習就應該到達更新的學習階段——小組合作。教師要注重觀察小組成員的學習狀態,當好自主學習的“領路人”。對學生由于經驗、水平的限制而無法品味出的內容進行適時點撥,憑借教師自己的經驗及體驗進行課堂論題的總結和點評。
2.5 轉變教學理念,尋求高效教學方法
在高中數學教職人員的努力下,一系列高效的數學教學方法不斷應用在實際教學中,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多媒體技術教學法等。教師必須從實際教學需求出發,結合學校教學的實際條件,選取行之有效的高中數學教學策略。例如,可以利用投影展示教案:一條河的兩岸平行,河寬d=1km,因上游突發洪水,在洪峰到來之前,急需將碼頭A處囤積的重要物資及人員用船轉運到正對岸的碼頭B處或其下游1km的碼頭C處。已知船在靜水中的速度I v1 I=5l(111/h,水流速度I v2 l=3km/h。老師提出問題:(1)船應開往B處還是C處?(2)船從A開到B、C分別需要多少時間?(3)船從A到B、C的距離分別是多少?(4)船從A到B、C時的速度大小分別是多少?(5)船應向什么方向開,才能保證沿直線到達B、C?大家經過討論達成如下共識:要回答問題(1),需要解決問題(2),要解決問題(2),需要先解決問題(3)和(4),問題(3)用直角三角形知識可解,所以重點是解決問題(4),問題(4)與問題(5)是兩個相關問題,因此,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是解決問題(4)和(5)。如果另一邊的對角已經求出,那么第三個角也能夠求出。只要能知道三角形中兩條邊與其對角這4個元素的數量關系,則第三邊也可求出。在已知條件下,如果能知道三角形中三條邊和一個角這4個元素之間的數量關系,也能求出第三邊和另一邊的對角。因為要證明的是一個等式,所以應先找到一個可以作為證明基礎的等量關系,利用向量的數量積運算可將向量關系轉化成數量關系。在以上的教學案例分析中,教師立足于所創設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應用反思的過程,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發展能力、體驗數學的過程。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課堂是一項很系統也很靈活的教學活動,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讓學生得到更多的知識和啟蒙需要課堂增加更多科學有效的教學元素,需要教師靈活根據教學內容、學生主體、課堂氛圍進行多方面的綜合考慮而進行的一種既獨立又互動式的教學,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德智體多方面的培養及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永保.論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教學[J].考試周刊.2011(18)
[2]張冰.對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的幾點建議[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36)
[3]張聶敏.導學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上海中學數學.2002(06)
[4]郭強.構建合理的教學模式,促進高中數學教學[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