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當代大學生的心理錯位及道德嚴重滑坡等現象出發,以太極拳所韻含的人生哲理及矛盾辯證原理作為打開大學生心靈之窗的鑰匙。從內、外兩個方面去培養和幫助他們確立自己的人生價值、意義及目標。對內旨在培養其內在道德及性情修養,即修身之道。對外旨在培養他們應付社會和人際關系的態度,即處世之道。從而引導我們的大學生更為健康的成長,并使人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太極拳在修身養性方面的價值。
【關鍵詞】太極拳;大學生;修身養性;哲學
前言
伴隨著當今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當代的大學生們擔負起了更多的歷史使命,并為我們社會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然而在這一片大好的形勢背后卻有著一種極不和諧的因素在困擾著我們,那便是普遍存在于大學生身上的心理問題,這為我們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為此找出合適的辦法去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成為了世人所共同關注的焦點。在我看來太極拳所蘊涵的修身養性的價值能恰如其分的解決這些困擾著我們的問題。
1大學生心理錯位及道德水平滑坡的現狀及原因
1.1大學生心理錯位及道德滑坡的現狀
一個新入學剛三天的學生,因為拒絕高年級學生勒索,竟會被學生會干部糾集起60多人打死。近段時間以來,屢屢見到大學生“出事”的新聞。先是北京四名大學生因嫖資引發糾紛,慘遭刀砍。前些日,一名大學一年級新生從14樓墜樓身亡。更離奇的是南京一名學法律的大學生,因迷戀網絡游戲,花掉所有生活費,認為進監獄是不錯的選擇,于是抱著假炸藥包去搶劫銀行,最終被判刑。
這些違法犯罪、思維失常、輕生等案例或許在社會的大環境里不足為奇,但和受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聯系在一起,還是讓人心里沉甸甸的,讓人思考我們的大學生到底怎么了?
1.2導致種種跡象的原因
大學生問題受到廣泛關注是因為這個群體的特殊性所決定的。他們作為少年一代的崇拜、向往的對象,更是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如何解決其心理問題已成為當下迫在眉睫的一個問題,在探索解決問題辦法的過程,我認為作為中華民族瑰寶之一的太極拳,其修身養性的價值于內于外都對我們大學生有著極大的幫助,尤其是其所蘊涵的哲學原理更能從根本上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問題。
2太極拳所蘊涵的人生哲理及矛盾辯證原理
太極拳,顧名思義是一種用中國古代“陰陽”“太極”理論來解釋拳理并命名的傳統拳術。相傳在明末清初,由于一大批文人加入到習拳練武的行列中來,他們自覺的運用中國古典哲學理論來指導練武的實踐。從而使武術理論又不斷完善,并創立了許多新的拳種,而其中之一最早傳習太極拳的便是由河南溫縣的陳家溝的陳王廷所創立的陳式太極拳。迄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后人又將陳式太極拳發展為楊、吳、武、孫等式太極拳。但任何一派太極拳都始終體現著辨證的思維方法。
3太極拳對大學生修身養性價值的體現
正如老子有感于世人一味爭強好勝、不肯謙讓而引起的無數紛爭,遂提出柔退不爭的處世之道一樣。這種思想深深的體現在了太極拳之中。為此我才要說傳習太極拳不僅僅在于健身,更在于起對我們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上有著獨到的功效。
太極可以告訴我們的大學生,作為時代的驕子,面對世間的種種煩惱與挫折,我們要象打太極拳一樣柔退不爭。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像打太極一樣柔退不爭呢?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3.1一曰:“守柔。”
“守柔”即為守柔居弱。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2]即深知什么是雄強卻安于暗昧,此為天下的楷式。而在現實中由于我們這一代大學生中相當一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從來嬌生慣養,就猶如生活在寶塔的頂端.可到了大學,生活在集體之中,當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之后,就如同回到了寶塔的基層,這樣大的落差對于那些從小逆來順受,內心過于剛強的大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難以適應的過程.他們往往由于接受不了生活、愛情、事業等方方面面的壓力往往會走上錯誤的道路。這正是我們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根源所在。成功的固然高興,而失敗者往往由于內心那份極度的渴望做出我們難以理解的行為。試想大學生們倘都能做到知白守黑,畢業之后尋找工作不看中大城市的繁華,而渴望到最艱苦的環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么像我們西部大開發這樣的偉業何愁其道路的漫長?而一幕幕因就業等原因造成的悲劇更不會發生。
3.2二曰:“謙下”。
《莊子#8226;天下》篇說老子“以濡弱謙下為表”。謙下即處下。大學生應當從太極拳中領會到這樣的道理。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避免禍亂、保全自身,也能有效消解自身周圍的紛爭。老子曰: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固有功;不自矜,故長。[3]所以謙下的具體要求是:不自我表現,不自以為是,不自我炫耀,不自我驕矜。據《史記》記載,當孔子向老子請教時,老子對他唯一的告戒就是讓他去掉身上的驕氣。圣人況且應當如此,更何況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道理說出來其實大家都明白,可要我們這些大部分從小就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大學生們學會談何容易?前邊的案例我們也看到了,當兩個都不懂得謙讓的人走到一起,你死我活般的爭斗那是在所難免了。大學生們要想實現人生的理想,可以說“謙下”是其成功的必要條件。試問哪一個領導、同事喜歡整天自我炫耀并自以為是之人?
3.3三曰:“不爭”。
打太極拳最大的特點就是要連綿不斷,行云流水。好象是洶涌的江水一般。表面看起來一片平靜,但其深處卻洶涌澎湃。所謂“上善若水”,做為一名大學生也應當有水這種氣質在里邊。水的特點是能夠滋潤萬物,使他們盡情生長,而又不求回報。可以說是最溫柔最善良的東西。它所具有的寬廣胸懷和毫無所求、甘居人下的德操是作為人所應有的最高品行。如果我們的大學生們能象水一樣有著無比的寬容與奉獻的精神,那么一個和諧而又充滿活力的大學環境定會浮現在我們的眼前。
4結論與建議
4.1勇于面對困難挫折,對困難的環境與境地應表現出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
4.2本著謙虛和善的態度去與周圍得人相處。
4.3甘于為社會和他人奉獻,并不求回報。
因此太極拳這一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定會幫助我們的大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合理而恰當的處理世間的紛爭,為社會的和諧貢獻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參考文獻:
[1]楊成寅著.太極哲學[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12):157
[2]丹明子翻譯.道德經的智慧[M].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5(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