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教育理念的不斷轉變,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學校紛紛實行自主管理,其中班級是作為開展自主管理模式的主要陣地。該模式提倡讓學生做自己管理方面的主人,采取學生自主管理和班級特色發展相結合的方法,培養和提高學生自立和自理的能力,真正做到“把班級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管理”。
一、參與制定班規,激發自主意識
學生自主管理是一種自我約束能力。著名教育家斯賓塞說過這樣一句話:記住你的管教目的應該是養成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要讓人來管理的人。班級作為一個整體,師生共同參與制定班規體現了重視集體教育的力量。對于一個優秀的班集體而言,教師的教育與學生的自主管理都是不可缺少的,二者應有機融合于班規。因此,在實踐中我在制定班規之前,首先向學生明確班規的意義,使學生意識到班規是具有可操作性、互制性、靈活性。其次,鼓勵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換位思考,通過學生周記《假如我是班主任》出謀獻策,讓每個人都成為“立法者”,最后才確定班規,使學生覺得這不是老師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對自己進行約束,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這樣,既體現了學生的民主參與,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通過這種“以法治班”的方式,我所帶的班級在學期內連續被評為文明班級,班級中也沒有違反校規的現象。
二、創建班級文化,營造自主氛圍
班級文化是學生受教育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影響源之一,因此創建一個團結奮進、融洽和諧的班集體是班級文化建設的目標。在工作中,我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舞學生的上進心,加強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榮譽意識。如在我所帶的班級課室后面就設置了兩個專欄,一個是“會計天地”,用于提高學生對本專業的認識,每兩周更換一次,由學生分組負責編輯,從各層面、各方向介紹會計專業的相關知識,通過這樣讓每位學生都為創建會計特色的班級氛圍盡職盡責;另一個專欄就是“你說我說”,這是一個民主的陣地,同時也是一個參與監督的陣地,能及時地對班委及各項班規實施進行監督,從而為創建良好的班級文化,促進集體和個人進步提供了保障。
為了共同進步,我也嘗試通過各種形式的幫帶、結對子等方式營造自主管理的氛圍,充分運用集體的力量來解決班級中各種問題。班干部、管理小組負責人能根據班級存在的問題,及時對照班規和參考意見解決一些常見問題,一些棘手的大問題,也可由班委會先協商,再和班主任一起共同解決。這既鍛煉了學生的處事能力,也給了學生強烈的管理意識和主人般的自豪感,讓學生獲得處事成功的喜悅和獲得自主管理的寶貴經驗。
三、合理角色分工,發揮主體作用
實行班級自主管理,必須豐富班級管理角色,提高每個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切實把“班級是我家,發展靠大家”落實到具體行動之中。在班干部的使用上,我實行班干部競爭上崗,兩套班委輪流執政,既互相監督又互相競爭,班級事務責任到人,分工明確而具體,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這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而且能夠使學生獲得班級管理者的體驗,學會管理自己,學會管理他人。在我們班,主題班會,模擬面試由科任,組織委員負責;各種考證收費,勞動任務布置由生活委員和勞動委員負責;就連關燈鎖門等都由值日學生專人負責,要求每一個人管好自己的學習,管好自己的生活瑣事,不給班級添麻煩。在教室衛生方面,每個人管好自己周圍一平方米的衛生。要鼓勵學生做班級的主人,積極主動地為爭創一流班集體出謀劃策,多做實事、好事。通過這樣,使所有學生都成為班級的主角,在管理中發揮主體作用,與班級榮辱與共,形成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圍,使自主管理成為每個人自覺自愿的行動。
四、優化評價機制,注重自主管理有效性
發展性評價管理者、班級、個人,主要以肯定的方式和發展大的目的來評價這些管理人員。為班級設定階段目標,指導班干部有目標和有效率地工作,盡量做到少走彎路;同時也幫助管理人員和普通同學設定近期發展目標。這些都可以結合自評、他評,不記名評等方式較客觀地評價集體和個人,從而看到一個真實的班級和個人,為“對癥下藥”提供準確性。
用好約束與激勵措施,班干部依據細則要求,采用加分、減分的辦法記錄班級、個人一天的表現情況,每一周進行一次小結,找出問題,要求及時整改,約束其不能犯同樣的錯誤,另外可評選出本周的優秀學生和本周的優秀小組。同時,還要求班干部在值日日志中記下心得體會和優缺點,掛在班上,讓值日日志時時提醒著每個人。作為約束與激勵,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也達到提高自主管理能力的效果。在反思中求進步,達成自主管理的有效性。
班級管理活動是一項特殊的社會活動,實行班級自主管理,對學生而言,給了他們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對教師而言,能夠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是現代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