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郡守謝靈運的這首《登江中孤嶼》,描寫的是如今溫州北面甌江和江心嶼的景色。這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在任一年,竟因忘情山水而荒廢政業,雖是個悲劇性的結局,卻也可以說明這里的風光多么醉人。
江心孤嶼為溫州北側甌江中一個東西長,南北狹的小島。島上古跡眾多,特別是江心寺寺中宋王十朋撰書的疊字聯:“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尤為引人注目,這可是后來諸多翻版,盜版疊字聯的真正鼻祖。始建于唐宋年間的東、西二塔對峙挺拔,有凌云之勢,亦是溫州風光的標幟。還有紀念文天祥的宋文信國公祠和浩然樓,以及興慶寺、澄鮮閣等。
春江水暖客先知
在溫州風景線里最讓人心醉的當然是那悠悠三百里的楠溪江。融天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于一體,以水秀、巖奇、瀑多、村古、灘美而聞名的楠溪江,是我國國家級風景區當中唯一以田園山水風光見長的景區。
楠溪江水清澈見底,河床、河漫灘滿鋪著大大小小光潔平滑的鵝卵石,尤其是水底卵石,色彩斑斕,十分可愛。楠溪江水面寬而淺,灘有急流而不洶涌,潭水平靜而不阻滯,十分適宜乘坐竹筏漂流悠游。
楠溪江最美的就是乘竹排看楠溪江灘林了。綿延數十公里的灘林,如同綠色屏障,遮隱著兩岸的村落、田園,一切都是那么和諧自然,充滿著詩情畫意。
楠溪江在甌江北邊,從溫州市內安瀾碼頭擺渡過江,甌江鎮是中巴集散地。去楠溪江和雁蕩山等地的中巴都在這里發。去楠溪江的車一般是到獅子巖或巖頭鎮。推薦乘中巴直達以飛瀑、奇峰、異洞見長的大若巖景區,車程約1小時。大若巖景區主要游覽十二峰、石門臺、百丈瀑、陶公洞等景點,晚宿招待所或農家。
次日早起乘車到巖頭鎮。巖頭位于楠溪江干流中游,仙清公路沿楠溪江縱貫全境,其他六大景區均與之呈幅射狀聯系,因此是整個楠溪江風景名勝區的中心。鎮南按“七星八斗”修建的芙蓉古村和鎮北以“文房四寶”布局的巖頭蒼坡宋村頗值得一游。之后乘竹排漂流到獅子巖。楠溪江景區可以漂流的地方很多,但由于五一期間還是枯水期,所以可供選擇的地點不多。獅子巖——因江中一塊形如獅子的巨石得名,是攝影愛好者最喜愛的地方之一。
步行或乘車返回巖頭鎮,換乘三輪摩的,車行約1個小時,可以達到楠溪江上游的另一個景點石桅巖。村外有賓館,村內有旅社。
石桅巖是楠溪江景區比較深遠的地方,比起前面的景區多了一些原始的野趣和古樸的韻味。除了小三峽和石桅巖等開發的景區外,山野中的古村、田園很適宜慢慢品味。
石桅巖有車直達北雁蕩山,因此先安排好行程,再依照自己的時間游覽。如果打算返回溫州市,可以先游石桅巖景區,后去巖頭鎮古村,最后漂到獅子巖,返回市內。
楠溪江最佳游覽時間是春季,尤其是在細雨蒙蒙中,頭頂是絲絲細雨輕拂花傘,腳邊是潺潺溪水嬉笑山間,不遠處古拙的石橋和古村落上裊繞的青煙構成了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
楠溪江特產:楠溪素面、沙崗粉干、楠溪香魚、仁溪木雕、大若巖荊州板栗等。
香魚是楠溪江特有的一種淡水魚,魚肉細嫩多脂,味鮮且香,是名貴的經濟魚類,素有“淡水魚之王”的美譽。楠溪江下游的永嘉仁溪,是黃楊木雕的發源地之一,素有“雕刻之鄉”的美稱。
結草為蕩秋雁宿
雁蕩山實際上分三部分:南雁蕩,中雁蕩和北雁蕩,而幾乎所有美景都集中在北雁蕩山區。所以我們通常說的去雁蕩山旅游都是指位于浙江樂清市境內的北雁蕩山。雁蕩山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美譽,因“崗項有湖,蘆葦叢生,結草為蕩,秋雁宿之”而得名。全山分為靈峰、三折瀑、靈巖、大龍湫、雁湖、顯勝門、仙橋、羊角洞八個景區,其中東南部風景薈萃,“二靈一龍”——靈峰、靈巖、大龍湫被稱為“雁蕩三絕”。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擲筆而嘆:“欲窮雁蕩之勝,非飛仙不能!”。
行程安排:早上從楠溪江石桅巖乘車到達雁蕩山旅游服務中心響嶺頭村,先安排好住處,然后步行到三折瀑景區。在雁蕩山眾多瀑布中,三折瀑最為奇異,由同一水瀑,三越重巖云崖,飛流直瀉,而成為上、潦,二越亙石五匡,琶流且瀉,而成為上、中、下三個姿態各異的飛瀑。其中尤以中折瀑為極致——有人甚至稱它為“雁蕩第一勝景”。在近旁,一條叫做初月谷的狹谷,更將雁蕩山第一名嶂鐵城嶂抱在懷里,顯示了雁蕩山幽深的一面。
回響嶺頭,下午去靈峰景區,觀果盒橋、照膽潭、靈峰古洞、白云庵、觀音洞、北斗洞、天冠峰等景點。靈峰景區以懸崖疊嶂,奇峰怪石而著稱,尤以夜景取勝。兩大奇洞——觀音洞、北斗洞為游人所必至,合掌峰更是雁蕩山的代表景觀之一。靈峰夜景,移步換形,變幻多姿。雄鷹展翅、犀牛望月、雙乳峰、相思女、鯉魚跳龍門等景點,妙不可言。
次日去在雁蕩三絕里位居正中的靈巖風景區。“峭刻瑰麗,莫若靈峰;雄壯渾龐,莫若靈巖。”這是雁蕩二靈風格上最主要的區別。靈巖景區主要景點有靈巖、靈巖寺、天窗洞、龍鼻水、小龍湫、玉女峰、雙珠瀑等,在游覽的間隙還可以觀賞一下懸崖飛渡表演。
大龍湫景區在馬鞍嶺與東嶺之間,是雁蕩山風景區中比較遠的一個,以奇峰、巨嶂、飛瀑取勝。主要景點有高聳天際的芙蓉峰,變態無窮的剪刀峰,雄偉如屏的連云嶂,云雨漠漠的經行峽,谷幽潭深的筋竹澗以及馬鞍嶺等。大龍湫位于谷底連云嶂。水從卷壁中凌空騰飛而下,落差1 9 7米。別的瀑布只是瀑布,而大龍湫卻是龍。因風作態直下裊娜兩百米,誰能比得?
時間充裕還可以去顯圣門。從仙人坦村新橋頭進去2公里許,即見三角坑底兩壁陡立,高達200米,相隔僅數米,對峙如門,直上云霄。這種距離的束峙產生的效果極為強烈,令人頭暈目眩,不能久待。沿著彎曲的石路走到門內,抬頭仰望,壁頂復合,僅留一線。因顯圣門不在主景區內,若時間緊迫,上面四個景區就足以代表雁蕩山的精華了。
龍湫茶、觀音竹、金星草、山樂官和香魚合稱”雁山五珍”。
交通:近幾年來,由于溫州、黃巖機場的通航,溫州大橋和金溫鐵路的開通,使雁蕩山對外交通有了很大改善,海、陸、空立體交通已初步形成。雁蕩山風景區內公路四通八達,八大景區都有汽車可直達。
陸路:104國道線(北京至福州)穿境而過,從北京、濟南、南京、杭州、溫州、福州方向的旅客都可沿這條國道線來雁蕩山,從金華、麗水方向來的旅客可沿330國道線來雁蕩山,這些沿線城市每天都開有班車。旅客也可乘火車至溫州,在溫州汽車新南站乘金溫快客來樂清,再轉車至雁蕩山(或直接到雁蕩山)。
航空:離雁蕩山一個半小時汽車行程的溫州機場,已開通國內(含香港)50多條航線,每周有飛往北京、長春、沈陽、大連、西安、烏魯木齊、廣州、深圳、昆明、重慶、成都等地近300個航班。距雁蕩山不到一小時行程的黃巖(路橋)機場有飛往杭州、上海、南京、北京、鄭州、廣州、深圳、武漢、廈門等地的航班。在機場有直接到樂清(雁蕩山)的班車。
靈巖飛渡一般在每天下午三點鐘前后開始表演,只要天氣好的話。表演時間在一小時之內。
看瀑布,最好是在雨水豐盛的季節,在雨后,二百米的落差使得大龍湫確像一條巨龍般從天而降,瀑布飄飄灑灑象煙,象霧,更象……(隨你想象)來看看便知其偉大。
從雁蕩山乘車可直達30公里外的溫嶺石塘鎮。
東方巴黎圣母院
2000年1月1日6時46分,一道陽光照亮了浙江溫嶺的石塘鎮,這是中國大陸的第一道世紀陽光。一夜之間,石塘出名了。
石塘,位于浙江省溫嶺市東南沿海,離縣城27公里,這個只有3,6萬居民的小鎮,以其獨特的石頭山、石頭街和石頭建筑而有“東方巴黎圣母院”之稱。
石塘鎮西北以石塘山為屏,三面環海,具有旖旎的海濱風光。鎮中房屋、道路隨地勢升降而建,石屋、石街、石巷、石級,獨具風采。在方圓四五平方公里的山岙里,全是那種“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登山烏瞰全鎮,石屋千姿百態。解放前造的石屋有碉堡式的,窗戶也是石頭鑿成,還有槍眼。這種功能主要是為了防臺風、海盜。
石塘鎮自北至南有炮頭臺,獅子山、黃牛山、金阿頂諸峰。三蒜島四周黛礁鑲嵌、島上奇礁怪石似游龍走獸,且有狀元岙、白龍頭、蟹殼礁、草鞋礁、虹嶼、紅棚礁等景觀。
石塘漁港的夜色十分迷人,山坡樓房中透出的燈火、碼頭上的燈火、漁船上的燈光,交織在一起,獨具神韻。夜晚,漁港更具魅力,萬船歸港,綠色、紅色、白色的船燈,漁民們放的煙火,交相輝映,真是無處不亮,無處不美。
石塘鎮有一些古老的特殊的民風民俗。“有酒共嘗,有風浪同擋”的氣質,形成了石塘人粗獷、豪放、直率的性格。
楠溪江——雁蕩山——石塘鎮是本期為讀者特別推薦的五一旅游線。雖然在楠溪江和雁蕩山的主景區,五一期間也會面臨游人較多的問題,但相對于其他知名景區,這兩個地方由于景多,容量大,所以食宿的問題并不嚴重。另外,像楠溪江的石桅巖景區和雁蕩山的顯圣門景區都是風光獨特而旅行社一般不去的地方,很適合自助旅游者前往。
五一期間,正是這里氣候最適宜的季節,濕寒已過,悶熱未至,即便是細細的雨絲,帶給游人的也是詩情畫意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