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支架式教學是近幾十年來在教育界比較流行的教學方式,它可以為學生建立一個立體的學習模型,使學生清晰直觀地看到知識點。在中學數學中,支架式教學的合理應用能夠幫助學生形成一個嚴謹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本文探究了支架式教學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研究與應用。
【關鍵詞】支架式教學 初中數學 數學思維
支架式教學模式具有其他教學模式所缺少的選擇性和靈活性,該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中的公式及概念。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模式,它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一、支架式教學模式的定義
支架式教學強調師生之間的角色轉化,以學生的主動探究為中心,使其參與團隊合作,充分地體驗“老師”這個角色。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協作習慣,培養創新的數學思維邏輯。
二、支架式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和實例
支架式教學模式不僅是一種模式上的創新,也是教育思想的創新。它不僅可以達到教學的目的,還可以為學生搭建一個生動有趣的數學情景環境,不僅可以讓學生學到課本上的知識,還可以鍛煉學生的獨立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支架式教學中,教師不再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人,而是建立支架的人。他的作用是幫助學生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知識結構,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通過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合作達到一個雙贏的學習目的。
支架式教學模式,是一種以教育性學具為中介的支架式數學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有以下幾個操作流程:分析學習的任務——搭建學習支架——進入情境——活動點評。
下面以反比例函數為例:把一張一百元換成50元的人民幣,可得幾張?換成10元的人民幣可得幾張?依次換成5元、1元的人民幣,各可得幾張?換得的張數y 與面值x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呢?請同學們填表: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以上列舉的操作流程進行教學。
1.分析學習任務。在學習開始前,在教師的帶領下逐句分析該題,通過題干我們可以知道,這道題要求反映X和Y的關系。在教師的帶領下將“換成張數y(張)”這一欄分別填入2、5、10、20、100。
2.搭建學習支架。教師在此期間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你會用含有X的代數式表示Y嗎?當換成的元數X變化時,換成的張數Y會怎樣變化呢?變量X是Y的函數嗎?為什么?還記得以往學習的函數嗎?
3.進入情境。接下來教師給學生一定的討論時間,并且要求學生列出已經學過的方程式,通過自己預習的情況結合課本,根據題干提供的數據和教師的引導,自己寫出正確的反比例函數方程式。這個階段要求教師將學生帶入學習情境,要盡量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維持他們學習探究的氛圍,使他們的精神高度集中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上。
適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也有助于支架式教學的穩步進行。雖然多媒體課件容易使學生注意力下降,但長時間的思考與探討也容易影響學生的注意力,在這個時候用多媒體課件適當地放一些幽默的圖像或者視頻,可以有效地緩解學生的疲勞感與抗拒感。
三、支架式教學的利弊
支架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它起源于構建主義。這種教育模式貫徹的是為學生適應未來社會、更好地學習知識和技術的理念,并且它摒棄了應試教育的做法,符合現在中國對教育的理解和認知。支架式教學的新思想,注重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能夠指導他們在沒有老師的幫助下自學成才。
支架式教學雖然充滿樂趣和挑戰性,但它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比如,在搭建支架的過程中是否要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自身特質?是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支架式教學?除了數學,還有沒有適合支架式教學的科目?更重要的是,以分析任務——搭設支架——進入情境——師生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為流程的支架式教育,是否科學合理、是否存在漏洞,還有哪些地方需要進一步發展和改進?這都有待實踐的證明。
無論怎樣,支架式教學的優點顯而易見,它不僅受用于師生,也符合國家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我認為在搭建支架時,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要認真編排教育項目的支架,不僅要結合課本知識編排,還要注意知識擴展,不僅要讓學生玩得開心,還要讓他們學到知識,更要將重點放到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創新能力上。
2.做好資料收集工作。在支架式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有數學知識,還要整合其他學科的知識,讓學生的知識儲備得到有效的整合,提高學生對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
3.將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在支架式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在一個生活化的情境下進行學習,要貼近生活,貼近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
總之,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過多的強調教師的重要性,隨著中國教育體制的改革,以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的教育模式得到了廣泛的認可。當今社會和未來社會,學習能力強、適應能力強、團隊協作能力強的人在社會中處于優勢地位,而支架式教學模式正好為年輕人今后的發展鋪墊了良好的教育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