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理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物理教學應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物理教學應引導學生用物理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問題,把物理教學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聯(lián)系,把物理問題與生活情境相結(jié)合,讓物理生活化、生活物理化,使物理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
【關鍵詞】物理 生活化 教學
物理教學由科學世界回歸到學生的生活世界是一次飛躍。學生首先接觸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學世界,學生生活在生活世界之中,而不是生活在科學世界之中,只有設法建構(gòu)“身邊的物理”,才能體現(xiàn)物理與自然、人類社會的密切聯(lián)系,才能凸顯物理的人文價值。物理教學應引導學生用物理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問題,把物理學習與學生的生活體驗聯(lián)系起來,把物理問題與生活情境結(jié)合起來,使物理生活化、生活物理化。
一、物理學習生活化
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還原物理知識的生活背景,把書本上的知識放在生活中來學習,使物理問題生活化。例如,在“大氣的壓強”一節(jié)的教學中,除了做一些演示實驗之外,我們還應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去找原型,找出證明大氣壓存在的有關生活事例。我的學生列舉了大量事例,僅與“吸盤”有關的常見事例就有:1.把帶有掛鉤的塑料吸盤按在玻璃上,能掛很重的衣服而不會掉下來。2.帶有塑料吸盤的玻璃茶幾能把桌架和桌面緊緊吸附在一起,甚至只抬桌面就能把桌架帶起來。3.有一種尾端帶吸盤的羽毛球,球被投過來時,只要用一個光滑的塑料板迎著它,球就能牢牢地吸在板上。這些事例使學生真實地感受到大氣壓的存在。
二、現(xiàn)實生活物理化
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把物理知識與學生的生活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通過收集資料、動手操作、合作討論等活動,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在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使現(xiàn)實生活物理化。
例如,學習了熱學內(nèi)容及大氣壓知識后,我提出了下面的問題:“有人想買一個腌菜的壇子,要求密閉性良好,不然里面的菜容易變質(zhì),怎樣才能快速選出一個不漏氣的壇子呢?”要求學生設計出驗證方案,并動手進行實際操作。這個問題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因為它的源泉是現(xiàn)實生活。第二天,有一位學生在班級講了他的選擇辦法:先在壇子口的水槽中加上水,然后將一張點燃的紙丟進壇中,稍等一會兒蓋上壇子蓋,若槽中的水能被吸進壇子里面,說明壇子不漏氣,否則壇子漏氣。它還根據(jù)所學習的知識解釋了原理,而且他當堂在班級進行了演示實驗,實驗很成功。這樣,把物理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使學生體會到了物理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學好物理的信心。
三、讓物理走進學生的生活
1.關注學生對生活的思索。學生每時每刻都在與自然界、社會以及他人發(fā)生著聯(lián)系,進行著交流、思考,并產(chǎn)生了許多的問號:“近視眼的眼鏡鏡片是用什么做的?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紅外線為什么能制導?為什么運用超聲波能檢測人體內(nèi)部的創(chuàng)傷?分子世界有哪些奧秘?家庭用電中的熔絲如何選擇?太粗太細怎么辦?真正遇到觸電事故怎么處理?”物理教學應激發(fā)他們進一步探究的欲望,引導他們大膽、合理地猜想,然后進行科學探究,進而得出結(jié)論,使學生從物理學習中感受到物理是有價值的、物理是生活的物理。
2.關注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教師應在物理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貼近現(xiàn)實生活學習物理,讓學生把生活常識提煉成物理知識,給物理學習內(nèi)容找一個“生活原型”,使學生意識到物理源于生活。例如學習音色時,師:今天在學習新內(nèi)容之前,老師先請同學們欣賞一些音樂片段,請同學們幫助老師鑒別一下它們都是由哪些樂器演奏的?(播放分別由二胡、薩克斯、笛子、簫演奏的音樂片段)師:有沒有同學能說出剛剛的音樂片段是由哪些樂器演奏的?生:二胡、簫、薩克斯、笛子。師:你能告訴大家,你是怎樣辨別出來的嗎?生:因為俗話說“聞其聲、辨其人”,每個人的聲音不同,每種樂器的聲音也不一樣。師:回答得非常好,其實,生活中大家都有這樣的生活經(jīng)驗,那么為什么我們能“聞其聲、辨其人”呢?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新的物理知識——音色。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入手,給將要學習的物理知識在學生原有知識體系中找一個合適的生長點,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主動、高效。
3.關注學生可能的生活。物理教學要關注學生可能的生活。所謂可能的生活是指學生所向往著去實現(xiàn)的生活,是將來的生活。如學習“水循環(huán)”時,我讓學生分組對本鎮(zhèn)水域的污染、居民平均每天生活用水的使用量、浪費水資源等情況進行調(diào)查,并讓學生上網(wǎng)查詢我國淡水量及使用情況,然后組織學生討論我們的水資源還能滿足我們多少年的生存需求,使學生在無形中體會和感悟到了節(jié)約用水與保護水資源將直接關系到自己將來的生存與生活質(zhì)量。
物理教學由原來關注理性、抽象的科學世界回歸到直觀、形象的生活世界,由原來關注科學規(guī)律、科學計算、物理定義等、回歸到關注學生的情感與體驗、關注學生的發(fā)展,由原來以科學知識為中心回歸到以人為本,是“生活教育”理論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參考文獻:
[1]洪雷.實施新課程精要讀本[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余文森,吳剛平.新課程的深化與反思[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