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本國國情,我國制定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制度,小學升初中之間就會有一個過渡,這也顯得很重要,本文主要針對中小學美術教學的銜接問題進行探討,從教學方法、學習方法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一些有效銜接的途徑。
【關鍵詞】中小學美術教學 有效銜接 美術教學
在我國,絕大部分地區的中小學都開設了美術課程,中小學的美術課程在內容上有很大的差別,所以,美術老師的教學方法也要根據學生年齡的增長而不斷調整,以達到美術教學的目標。作為一名美術教師,要找準過渡階段的有效銜接入口,使學生的美術能力能夠持續進步。
一、中小學美術教材內容的銜接
1.首先,作為一名美術教師,要找好美術教學的銜接點。可以從美術教材入手,雖然中小學的美術教材在內容上有很大的差別,但是教師可以根據不同階段的教學目標認真分析教材內容,找到中小學教材內容上相似或者延伸的部分,這樣就可以初步找到銜接的入口。
2.在找到銜接入口之后,就需要美術教師根據不同階段的教學目標,從相似或者延伸的內容入手,做好內容上的銜接。根據國家教委制定的美術教學大綱的要求,小學的美術教育主要以學生興趣為主,從基本的美術知識入手,向學生傳授一些比較淺顯易懂的基礎美術知識,在可能的情況下,還可以培養學生基本的美術技巧;中學的美術教育則在內容有所加深,不再只是啟蒙教育了,這就要求中學的美術教師根據學生特點,在教學的內容上下一定的功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由此可以看出,中學美術教育是小學美術教育的延伸,在教材的選定上,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美術水平作相應的調整,并補充一些美術練習,擴充學生的眼界。盡可能地選用那些在內容上與小學使用過的教材有較多相似或者延伸的教材,這樣可以給學生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不會有很強烈的生疏感。
二、中小學美術課教學方法的銜接
小學的美術教育是一個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的入門教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主要是通過美術教師的講解來激發學生的美術興趣,使學生對美術有一個最為基本的了解。在小學階段,學生都還不成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要依靠機械式的記憶,其思維能力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小學美術教師主要要通過直觀的示范講解,這樣學生理解起來就會更容易。教師在講解的時候,要多準備一些美術實例模型、圖片等,并在課堂設計一些巧妙的場景,可以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讓學生動手參與,以激發學生的美術興趣。然而,中學的美術教育不再像小學那樣簡單,教學內容比之前復雜,學生也可能由于動手能力差而失去興趣,甚至厭惡美術課程,這就需要美術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及時了解學生對美術課程的看法,并可以讓學生每過一個月總結一下自己的美術學習心得,適當的時候,老師要多做示范,注重分析過程,讓學生認識事物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從而實現中小學美術教學方法上的銜接。
三、中小學美術學習方法的銜接
美術教學不是老師的獨角戲,還需要學生的參與,因為學生才是主角。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美術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讓學生真正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因此,中小學美術學習方法的銜接也很重要。在小學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有很多學生不注重獨立思考,對老師的依賴性太強,還有些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計劃,也沒有具體的學習目標,到了中學之后,老師就要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進行必要的引導,提醒學生要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并在老師的指導下制定階段性的學習計劃。在中學美術課程的學習過程中,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盡可能使學生獨立完成每次的美術作業,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主動學習鉆研的能力。通過老師的幫助,實現中小學美術學習方法的銜接對于中小學美術教育來說至關重要。
總之,中小學美術課程銜接工作的開展,應該得到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并且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去研究、去探索科學的銜接手段,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生學法等多方面實施有效的銜接。在中小學美術教育銜接過程中,教師只是起到輔助作用,學生才是主角,因為學生要通過學習來掌握一定的美術技巧,培養高水平的優秀學生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因此,在美術教育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同時,要正確認識銜接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逐漸克服,全面提高學生的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最終實現中小學美術課程的“完美”銜接。
參考文獻:
[1]張云.論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創新教育[J].科教文匯.2007.[2]肖俊.我國中小學設計藝術教育創新論[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8.
[3]李振.現階段中小學美術教育創新機制的構建[J].文教資料.2009.
[4]魏嫻,牟金秀.論中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人文思想的培養[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
[5]肖曉馬.美國中小學藝術教育的三個階層[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0.
[6]趙穎慧.民間美術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重要性[J].中國美術.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