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湖傳說之開店就是筑一個小家
店主:劉琰
小店:瑪麗珍(MaryJane)甜品店
劉琰和朋友石昭從2009年開始做瑪麗珍。
剛開始的時候,劉琰對奶茶一點都不了解,也不喜歡喝奶茶。但現在她超愛瑪麗珍,愛到每天24小時都巴不得在店里。石昭和她每次遠行后回到瑪麗珍,就會說:“唉,這是我的家。”
一路走來,“賺錢太難”是劉琰的直接感受,選鋪子、裝修、制作飲品單等事情很費神。周圍的店鋪都在轉讓,經營壓力很大。石昭和劉琰總結,真正創業成功的女人非常少,因為實在很辛苦,更沒有時間打扮自己,談談戀愛。
不過店里招員工還是堅持都招女性,因為女人更溫暖,更沒有威脅,更貼心。劉琰說:“女人(開店)可以利用自己的一個優勢:示弱。就是我其實不怎么厲害,需要你幫我。”
瑪麗珍改變了劉琰很多。“首先,做了一件自己可以養活自己的事情,感受很不一樣。其次,自己做和幫別人打工自信心是不同的。另外,店員和顧客是不同專業和背景的,可以從他們身上聽到很多的故事,他們的故事都會給你很多的啟示,讓你學到很多東西,改變很多東西。”江湖傳說之
潮牌的世界痛并快樂
店主:Cynthia
小店:Dope服裝店
Cynthia和男朋友很喜歡旅游和玩潮牌。關于開店,Cynthia是這樣想的:自己特別喜歡潮流尖端的東西,而且很多潮牌確實很好,但在成都識別度不高,也沒有人賣,那干嘛不開一家潮店,給成都人介紹潮牌?
Dope主要賣潮牌服飾,每每遇到對潮牌不理解的客人,Cynthia都會耐心解釋,希望更多的顧客懂得和理解。她覺得不光是賣衣物,更多的是傳達一種生活方式。現在的店是Cynthia一個人經營,一部分的貨是Cynthia自己去海外淘,男朋友負責把關貨源。Cynthia的男朋友在工作之余也會來幫忙。而Cynthia的一個朋友也從朋友變成小店的顧客,最后干脆再變成了合作伙伴。
“不當家不曉得茶米油鹽貴。”這是Cynthia一路開店的感受。但畢竟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她始終痛并快樂著。
江湖傳說之自學成材的花店老板娘
店主:黃家華
小店:錦上花藝館
錦上花藝館已有10多年的開店史,從騎自行車賣花掙錢到開起實體店,黃家華的店經歷了許多故事。黃家華喜歡自己包花、插花,沒有去過花藝學校,也沒有拜師,黃家華憑借著自己從小對花的喜愛,在網上搜索插花方法,自學成材,包出來的花束優雅漂亮。
因為小時候住在三圣鄉,家里人都種花,賣花,黃家華就這樣與花結下了不解之緣。她賣花認真又誠信,做好的花束會先照相發給顧客選,自己覺得不好的花,絕對不會賣出去。“(不好的花)養兩天就謝了,賣給顧客,人家可能今后就在我這里買花了,甚至可能會覺得養花太麻煩,根本就不養了。”黃家華說,寧愿等有好花的時候再讓顧客買。
凌晨3點起來進貨,每天扎10束花,守店到晚上12店,這是黃家華一天的工作。但她從沒覺得辛苦,除了做婚禮等大場合要用的花束需要熬夜加班外,其他時候她都是很快樂的。她也不想把店開得有多大規模,一個小一點的花店已經足夠滿足她的夢想和感情。黃家華打算50歲退休,到那時再給自己放一個安穩的“長假”。
江湖傳說之這是一座圍城
店主:馨
小店:服裝店
因為熱愛時尚,愛穿,愛打扮,蓉從大二開始接觸服裝業,慢慢有了自己的店,到現在小店正式經營已經有4個年頭了。
蓉賣時裝,之前做零售,現在轉為做批發。整個轉變的過程中,除了顧客群和銷售方式不同,蓉要面對的還有巨大的壓力:“存貨大,利潤低,長期在廣州,打貨的環境相當差。”
說到一路開店的感受,馨說:“這也是一座圍城。工作的人都羨慕我們,覺得服裝店的老板個個都是美女,過著豐富多彩的生活,但我們為此付出的努力是大部分人不能想象的。其實我們也羨慕上班的女人,天天朝九晚五,坐在辦公室,踩著高跟鞋,不用蓬頭垢面——每個做服裝批發的女人都是女漢子。”
江湖傳說之開一家龍門客棧
店主:林女士
小店:幾個小菜
林女士的這家小店才開業一個月,之前她和老公籌劃很久,也開過好幾家中餐館,而這家小飯店就是之前經驗積累的結果:“附近上班的人很多,希望讓大家吃得好,又節約時間。”
小店的墻上掛著木質的牌子,上面寫著各種菜名,很有龍門客棧的感覺。林女士說,這種裝修風格是有點刻意想模仿古代客棧的樣子,墻上掛的所有裝飾品,都是她特意去選購來的。
江湖傳說之踏踏實實的10年小店
店主:聞莉
小店:小雨點快餐店
常在玉林走動的人們對小雨點快餐店一定不陌生,外國人、學生、上班族都會光顧。聞莉和家人開的小雨點,各式中餐分量多,既干凈又好吃,口碑很棒。
小店開了10年,說到開店的感受,聞莉說當然是很辛苦的,但也習慣了每天做重復的事。食材她都親自挑選,每天早上7點就要開始準備。
“沒時間玩,有事也不能去,要守好店。”因為休息一天,就會損失一天的收入。房租要供,員工也要照顧好。在聞莉看來,甭管開店規模大小,也甭管是男人開店還是女人開店,踏踏實實比什么都強。
大女人常有,小生意安在?
本報曾經在兩年前開過一檔欄目叫“大女人小生意”,采訪的都是那些懷揣開店夢的女子。而減兩年過去了,曾經那些女老板們和她們的店現在怎么樣了?
一路順風,經營有方
郭向宇(服裝定制工作室):小店一直在發展,生意越做越好,辦公場地也擴大了,每個月都很忙。雖然辛苦,但是很快樂。我們這一季主打原創服裝設計和淘寶推廣,定制方面主要是特殊場合用的成衣(如婚慶敬酒,宴會等)和適宜身材的私人定制(為太胖或太瘦的客戶做適合自己的衣服)。
笛笛(di di美鞋舍):辛酸里帶著快樂吧,這是我開店的感受。以前我的店只是個網店,后來發展成實體店。現在實體店的店面有60多平方米,賣服飾、箱包、美容美發用品等。以前的經營方式就是四處撒網,現在積累了一定的客戶源后,一方面是客人有針對性地來購買,另一方面也通過這些熟客向外推廣。
綿綿(PLAY桌游吧):我們這個桌游吧已經開了很久了,經營一直非常穩定。最近我們的經營重心也已經不在這家店上了,幾個合伙人開了新店,做品牌代理、零售,生意也還不錯。丁丁(千尋婚禮定制):婚慶店至今經營都比較順利,中間也出現過比較大的困難,但通過自己的努力,也都克服了。說實話,一個女人開店真的挺辛苦,陪父母的時間少,節假日也沒辦法休息,跟家人的時間總是協調不到一起。這些是開婚慶店的女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吧。
半路折返,經營不善
小綠(AIR.CC甲藝生活館):因為沒有時間打理,所以店鋪早就關了,不過明年可能再開,再接再厲嘛。當然要吸取上次失敗的經驗教訓,開店不是你想開,想開就能開。
悅小猴(包小喵私房菜館):餐飲店早就不做了。因為我和我朋友本身就有工作,精力上照顧不過來。也沒有辦法雇人或請家人來幫忙,所以我們商量了一下,一致決定把店關了。寶珠(六樓后座):六樓后座珠寶首飾店早就沒開了,上班時間跟開店時間錯不開,就關門了。目前也沒有再開店的打算,先好好上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