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名片
Sarah Rutson
連卡佛時尚總監,在時尚界有25年的工作經驗。橫跨商品采購、銷售規劃、品牌建設和發展、時尚造型和藝術指導等領域。Vogue.com贊譽她為“解讀了亞洲未來時尚的女人”“了解中國消費者的權威”。由《倫敦每日電訊報》評選出的“時尚界25位最有權威的人士”的榜單,Sarah Rutson女士不出意外位居其中。
我希望每個人都與眾不同
“中國就像我的家一樣。”
一場突如其來的倒春寒令Sarah在來到成都的第一天就感冒了,但她看上去依然精神很好,不時和所有人開開玩笑。而且她堅持不換長衣長褲,只著一件非常清新的春夏風格連衣短裙,事實上她大可以回到更衣室換上她鐘愛的夾克和平底鞋,因為采訪的時間距離晚上開業慶典還有足足5個小時。
但是Sarah并沒有,她一落座就為自己的感冒而道歉,除此之外什么都沒有抱怨,然后點了一份英國茶。當整套茶具擺在面前的時候,她高興地像個少女一樣俯下身來,為自己斟了一杯熱茶,心滿意足地喝起來。
話題從連卡佛開始。1993年,SarahRutson作為高級時裝采購員首次加入連卡佛,在加入連卡佛之前,她以大學畢業培訓l生身份加入英國瑪莎百貨,擔任了8年的采購員和銷售規劃員。
2004年,Sarah重返連卡佛,擔任公司全新設立的時尚總監一職,為拓展市場做準備。
了解Sarah的人都知道,這位買手出身的時尚界資深人士,不但是業界精英,更是一名品味絕佳的時尚達人。她獨特、自信,無論是在時尚雜志還是街拍攝影師的鏡頭下都魅力非凡,獨樹一幟的時尚風格不輸當紅模特。
Sarah的職業生涯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甚至她的家庭也與中國密不可分,“生活在這多年,中國就像我的家一樣我覺得我除了中文不是很好之外,已經融入中國文化了!”“成都Ladies穿得很有詩意。”
Sarah被Vogue.corn贊譽為“解讀了亞洲未來時尚的女人”和“了解中國消費者的權威”,這讓人好奇,一個英國女人是如何做到了解并影響中國時尚界的呢?而她又是如何看待日益龐大的中國時尚市場的呢?Sarah說:“中國消費者非常特別,他們總是給我很多驚喜,對時尚的接受度非常廣,想法非常多,并且興趣變化也很快,這些不斷刺激著我們需要不斷創造些特別的東西給他們。我在很多地方工作過,但是沒有一個地方像中國消費者這樣給我這么多創意,我非常地感謝他們。”Sarah進一步強調說:“消費者是我們連卡佛工作的中心,時尚在變化,消費者的審美也在變化,而我的工作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站在潮流的尖端,立足于人們對生活與風格的渴望,了解人們的消費習慣——他們買什么,為什么買?我會與設計師、買手、顧客以及媒體等方方面面打交道,預判潮流的微妙走向,發掘新的設計人才,以及挑選每一季的關鍵單品。我必須快速反應,給到客人真正想要的東西。那些特別的東西,你知道的,即使客人當下接受不了,但是回過頭來他們肯定會喜歡并購買。”
而客人的熱烈反饋,也讓Sarah20多年來一直保持著旺盛的精力,不知疲倦地投入到工作的每一個細節當中。她說她喜歡研究人們——觀察他們的行為舉止,想一想他們會是什么樣性格的人,猜一猜他們會喜歡什么樣的東西……“研究人實在是太有趣了。”Sarah開心地說。
連卡佛的進駐對于成都的時尚迷們來說,是一件特別的重大事件。Sarah認為連卡佛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我們是真的關心他們,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每個人都想與眾不同”。而成都這座城市與她到過的其它中國城市有著氣質上的巨大差異,尤其是成都Ladies(女性)的時尚風格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們很精致,穿著打扮都非常鮮艷,獨具風格。”說完之后,Sarah皺著眉頭想了想,然后展顏贊道:“她們穿的很有詩意,這就是我的評價。”
“我們只選擇全世界最好、最特別的那—款。”
2007年,承接了原汁原味中國香港概念的中國內地首店——北京金融街購物中心店盛大揭幕。經過幾年的發展,連卡佛逐漸讓更多人認識并體會到時尚界的新奇大膽、個性不凡,同時也開始思考“在連卡佛消費是對自我的一種認同”這種生活態度。如今這些理念被悉數帶到連卡佛成都國際金融中心店。
當然,連卡佛最令人好奇的是它的買手制,對高級買手的仰仗,是連卡佛保持非凡個性的重要原因。作為買手界的前輩,Sarah興致勃勃地跟我們談論起連卡佛的買手們是如何工作的。
“我們的工作追求有三個:第一,著力于選擇全世界最好的那一款產品:第二,選擇那些最合適我們的客人的、最特別的產品;第三,選擇那些值得被記住的,能夠表明自己眼光的產品。這些也是我們連卡佛的品牌文化。”在Sarah看來,喜歡連卡佛的客人也是特別的。她并不認為連卡佛是一個傳統認知中高高在上的精品百貨商店,它提供的是一種“proud and happy\"(自豪而快樂)的生活方式,再抽象一點,它提供的是風格。Sarah說:“我希望每一個人來到連卡佛都是帶著輕松自在的心態,在這里購物,不需要穿得特別‘用力’。穿著拖鞋,頭發很亂,什么都不買,都沒有關系。你可以隨便試衣服,我們就是想讓你自信。”她開玩笑說,她最不喜歡看到的就是客人們翻衣服的價簽時被嚇一跳的樣子。連卡佛不是一個勢力的、只盯著客人荷包的地方。
隨后,Sarah說起她在倫敦最喜歡的一個地方——Dover Street Market,它是由一棟古舊的、樓高6層的喬治亞時代風格的建筑物重裝而成,坐落于新、老邦德街及多佛街一帶,外形方面以倫敦沒落的肯辛頓市集作概念去設計,目的是將平民市集與高貴的時裝品牌形成強烈的對比。這是一個不會抗拒任何人的地方,而且任何一個人都能在這里找到自己想要的風格,這與錢多錢少無關。
有自信才能有風格,這是Sarah的潛臺詞,她自己就是一個非常自信的女人,“我從不跟隨任何所謂的潮流,我就是我”。“平底鞋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Sarah很關注中國的時尚設計師,尤其是充滿創意的年輕設計師,比如在今年上海時裝周上引起廣泛轟動的邱吳。談起中國的時尚設計力量,Sarah說:“他們很難被消費者認識,尤其是在世界范圍內。而公司以及我本人都非常希望能幫助這些優秀的、天才的年輕中國時裝設計師,支持他們在世界范圍內立足、成功。”
Sarah也是在年輕時候決定加入時尚業,那時她只有18歲。經過20多年的浸潤,她已經像她希望的那樣,成長為一個自信、快樂,并且風格獨特的女人。Sarah說,她保持自己時尚風格的秘訣就是.不盲從,不被其他人的意見所左右。她說自己平時的穿著打扮絕對不會像今天這樣刻意,她撫摸著脖子上的項鏈說:“這是J.Crew的珠寶項鏈,但是我平時絕對不會帶珠寶,我喜歡復古設計的配飾,材質簡單,但是非常有設計感。”Sarah非常鐘愛各種款式的夾克,她還會購入大量的白襯衫。“一件好的白襯衫非常百搭,既可以在正式場合穿著,也可以平時穿。”在這個氣溫不穩定的季節里,她建議女士們考慮長裙,“我們今年也引進了很多長裙,搭配起來非常美”。
最后,Sarah特別強調,她在生活中是不會穿高跟鞋的,“平底鞋非常、非常、非常重要”。說罷,她拉著我們去到她的更衣間,給我們看她春夏之交常穿的衣服——一雙平底涼鞋、一件夾克、一條灰色豹紋的窄腳褲。這才是她真實的樣子。
QA Q=《成都女報》A=sarah Rutson
Q:是第一次來成都嗎?對這里印象如何?
A:不,其實這是我第二次來成都,我喜歡這座城市,尤其是這里的人們,他們實在是太會生活了。
Q:時尚對你而言意味著什么?
A:時尚對于我就像空氣一樣,我無法離開它而生存。每一季挑選出最時尚的單品,把它們展示并介紹給更多人,這無時無刻不令我興奮。
Q:誰的風格影響你對時尚的看法?
A:我的媽媽。她的身形也是非常高挑的,總覺得她永遠都非常時尚,而且充滿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