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訪當天的天氣好到足以讓人念念不忘一整個春天,記者與劉傳玉坐在文殊坊內的一個茶館里,上有風拂柳,下有青磚樹蔭。春光和煦,劉傳玉給每個人泡上一杯竹葉青,把自己的故事娓娓道來。
商人本色
劉傳玉個子不高,容貌清秀雅致,講話聲音軟軟糯糯,完全小女人態。不過她手邊的藍色PRADA殺手包出賣了她真實的性格,果然,她一開口說的全是商場上的事情,想插嘴聊一下殺手包都不行:“我對時尚沒什么感覺的,跟著感覺走……”“Gucci,PRADA,Fendi,Hermes,看中的款式都差不多,必須實用……”“22號下午去昆明談項目商機……”“三圣花鄉不像北新干道,沒有商圈,三星堆也是,如果把文化商旅融在一起就好了……”“4月份的行程全滿了,月初是固定的商業社交,之后要去一趟非洲考察,回來之后還有很多學習的課程要上。”劉傳玉微笑且略帶滿足地說,她不介意別人說她工作賣命,沒有時間享受,她享受這種繁忙的商人生活,從年輕的時候起,她就已經是這么“緊張”的一個人了。
“我中學畢業就出來和父親一起做生意,走南闖北,沒有時間讀書。2004年起,我就開始在不同的地方學習,參加了很多不同的學習班,比如EMBA課程,和各個企業的老總們一起學習。”言談中看得出,劉傳玉是一個很珍惜學習時間的人,除了商業理論,她更積極地和商界同仁建立各種聯系。
商業圈子是一個男性為主導的地方,盡管劉傳玉認同精英階層對性別的態度是非常包容的,唯能力說話。但是降落到現實層面,女商人還是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劉傳玉倒不覺得身為女性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因為從心態上,她已經開始享受這種付出了。“當你和別人的思維進行碰撞,產生了更多的想法,更先進的理念,把這些想法運用到自己的公司管理當中,獲得了顯著的成效,那是一種非常愉快的成就感。”劉傳玉認為,對于商業圈子來說,只有男性也是有局限性的,女企業家細膩和全面的經商理念,以及擅長轉換立場的思維方式,對男性來說也一種幫助。”
在劉傳玉看來,積極的商業社交不但有助于事業發展,更是她的興趣所在,經商中的種種學習過程也成了她的興趣。“我每年都會出國至少3次。”“旅游?”“不是,就是出去學習。去不同的地方,學習不一樣的東西。作為一名商人,不管多大年紀,也不論性別,都是需要成長的。我覺得我的收獲蠻大的,多次學習之后,思維模式和別人不一樣,完全打開了。”
不萬能的嬌妻
從年輕的時候起,劉傳玉就癡迷于工作,現在也是,只不過心態和從前不一樣了。2012年底,劉傳玉辦完了所有的離婚手續,正式成為一個單身媽媽。
“我們這一代人(70后),覺得結婚就是一輩子的事。年輕的時候我和他一起創業,也一直都撲在事業上,于是就忽略了感情。”劉傳玉淡淡說道:“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女企業家,把事業看得很重,結果別的方面就缺失了。我們當中流傳一句話:可以當女強人,不能當強女人。”
如何平衡好事業和家庭,對許多女企業家來說,是比融資上市還要頭疼的事情,尤其是在眼下的時代,輿論一度“壓迫”著這班精英女性,認為真正出色的女性一定,且必須得兼顧好事業和家庭——請注意這些個副詞。
“你要是偏重事業了,男人說你不管家庭。你要是偏重家庭了,他們又說你沒有事業就是缺乏自我!”劉傳玉無奈地大笑。
我們都知道《復制嬌妻》這部電影有諷刺意味,但遺憾的是,現實當中,我們都無節制地推崇萬能妻子。
劉傳玉肯定不是、也無法是萬能的,她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立即從陰影里走出來,三步并作兩步,站到陽光里。“其實,當兩個人價值觀都不一樣了的時候,即使不發生什么事,感情早晚都是要消退的,也無法繼續走下去。經歷過這些事情之后,我自己也在反省,我覺得發生這種事情,肯定雙方都是有責任的。以前20歲開始交朋友,那時候大家都簡簡單單的,情感經歷也不復雜,合得來就在一起。兩個人一起一步一步攜手做企業走到今天。我呢,想的就是婚也結了小孩兒也有了,這就是一輩子的事,這個家庭就是鞏固的。可是慢慢的,大家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都不一樣了。我喜歡不停地學習、結交商業伙伴,往前面沖沖沖。他喜歡過閑適的生活,喝喝茶,打打牌。其實,兩個人都沒有錯。”劉傳玉看著桌子上的茶,說:“如果兩個人多為對方著想一下的話,也許還能堅持一下。”不過,她很快莞爾一笑,“現在想那些事情已經沒有用了,要向前看。”
家里更是講道理的地方
劉傳玉的女兒18歲了,在加拿大溫哥華念書。關于她離婚這件事情,女兒比她看得開。“她老是跟我說,你現在不開心是一天,開心也是一天,干嘛不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呢,人生就那么短”。
劉傳玉和女兒就像兩姐妹一樣。女兒雖然身在國外,年輕、獨立,但是在感情上挺保守的。“她現在還沒男朋友,我跟她開玩笑說:你超得太撇了!”在劉傳玉今年的3次出國計劃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參加女兒的畢業晚會,說起這些,劉傳玉臉上止不住笑意。
時尚雜志里寫女明星一定會矯情地加上一句:她依然相信愛情。劉傳玉沒說自己還相信愛情,但是她對待感情的態度非常的樂觀,既沒有被感情傷得毫無自信,也沒有“饑不擇食”。她在審慎地選擇,保護自己,也保護自己的愛情。“女人的需求點不一樣,自己過日子不是過給別人看的,有個伴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也要有獨立人格,不能太依賴感情。像我這樣的女性再選擇伴侶的話,要求肯定會比較嚴格,”劉傳玉微笑著說:“我會更看重他的責任心以及價值觀。價值觀不同,沒共同語言,遇到事情回家找他聊也聊不出什么來,不能交流觀點,也沒有什么思想上的碰撞,更沒辦法跟他講道理。那日子過起來也就沒意思了。”
“其實我覺得家里才是更應該講道理的地方。”劉傳玉認為,高貴的愛,總是有理可講的。
“而且,再遇到價值觀相同的人,我自己也會轉變,事業穩定之后,我會選擇回歸家庭。”對劉傳玉來說,這是她兩三年后的打算。
有以前的“鏡子”對比,劉傳玉現在的情感思維模式變得不一樣了。既然改變不了別人,那就改變自己,改變別人很難,改變自己簡單。回歸現實,理性對待。
最后,劉傳玉總結道:“不管什么年齡,都要認識自己,總結調整,梳理輕重,清楚自己要什么。有知己二三,不至于讓自己陷入壞情緒。朋友能在糾結時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幫你梳理,甚至—句話點醒你。人生路就是一直在選擇,不管朋友還是事業,想清楚后就知道自己的點在哪兒,想要的是什么。從心里走出來,會發生很多好變化。”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非常健康的人生觀和愛情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