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普通地產展會不同的是,LPS每年僅向數千名受邀嘉賓開放。今年5月16日至18日,位于北京金寶街的勵駿酒店,再一次吸引了包括蘇富比國際不動產、萊坊國際、高力國際、凱勒·威廉姆斯、第一太平戴維斯、Re/Max、Alain Pinel Realtors、科威國際不動產等全球頂級國際房地產經紀和開發商的到來,同時每年一個主題國家的定制計劃得到外國駐華使館及商會的大力支持。
其中備受矚目的VIP酒會,聚集了北京各行業精英,在法拉利跑車及法拉帝游艇的陪襯下,更顯奢華。
“我們更傾向于這種定位清晰,有針對性的展會,成交量非常可觀。”第一太平戴維斯的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隨著中國海外移民存量的不斷增長,轉移到海外的個人資產也相應增多。在西方成熟理財觀念的介入下,離岸財富管理、全球資產配置、跨地區分散風險等,成為財富管理的新熱潮,悄然興起。
離岸財富額上升
今年初,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發布《2014年中國財富管理》報告顯示,僅房產一項,就占北京市民總資產的83.3%,占中國全部人口總資產的66%。而在美國,這一比例僅為35%。
中國人熱衷房產投資,主要還是由于它更符合投資者對資產保值增值的訴求。隨著資本的國際流動成為趨勢及常態,中國的高凈值人士逐漸將目光投向海外。
有數據表明,截至2011年,約占中國GDP3%、估值2.8億元的資產已經轉移至海外,同年,中國成為美國第二大海外地產買家。
這個規模正在逐漸擴大,到2013年底,中國大陸可投資資產超過一千萬人民幣的高凈值人士數量已經超過105萬人,可投資資產超過億萬人民幣的高凈值人士超過6.45萬。其中,半數以上在過去幾年里已經完成自己或重要家屬的海外移民。
而隨著投資者的遷移,同時牽引機構投資者大舉進軍海外。今年一季度的統計數字表明,中國企業在海外的住房開發項目支出達到11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增長80%。
除了達到更為穩定的資產保值和增值目的,投資者同樣看好海外投資對其資產安全性、私密性的保障,以及在養老、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領域的領先優勢。顯而易見,將資產進行全球配置,更有利于對沖國內投資風險。
作為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的趨勢表現之一,全球離岸財富額正以高速增長。在中國大陸地區傳統的廣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地,金字塔頂尖的高凈值人群之外,普通私人銀行的入門級客戶也紛紛試水開設離岸賬戶,使國內離岸服務業務使用的群體基數更為龐大。
擁有一個離岸財富管理賬戶的好處諸多,比如能有效規避國內法律政策調整帶來的風險,使金融資本在更大的市場獲取最佳利潤及投資配置,而以企業布局的國際貿易交往中,也能提高資金周轉效率,解決融資和結算等配套服務,進一步防范利率和匯率波動的市場風險。
大資產管理時代到來
奧巴馬在他的第五次國情咨文中說美國已經取代中國成為全球最佳投資國。而此時的中國,僅2013年上半年,對美投資增長達290%,僅地產領域,就分別是過去兩年投資總額的6倍。同時,私人銀行的離岸服務業務也加大力度推進大資產管理時代的到來,使離岸資產走向多元配置的方向。
理財業務資產配置化的趨勢也愈發明顯,近期,興業銀行宣布與瑞士隆奧銀行簽署私人銀行戰略合作協議,招行、平安、中行等銀行都在私人銀行領域推出了面向客戶的全球資產配置服務。
這種新型的理財產品與債權直接融資工具對接的形式,將促使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轉向基金化的資產管理產品,各種組合投資類產品將高效調配風險控制,顯示出更靈活的市場反應能力。
從金融機構逐漸加深的推廣力度及普及熱情來看,已經釋放出政策上鼓勵個人境外投資的開閘信號。在中國穩步發展的利率市場化改革措施中,人民幣資本項目的操作方案,將更有利于建立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制度。
不僅如此,去年轟動一時的李嘉誠出走事件和雙匯主導的全球化并購案等已非個案,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已經開啟探索全球化資產配置的模式。
四維高端宏觀金融智庫認為,判斷中國投資者財富大規模進入全球范圍的臨界點應該在中國入世以后。隨著中國制造業融入全球供應鏈體系,資本的全球循環路線更為顯著。
全球資產配置之父加里·布林森早就說過,“做投資決策,最重要的是要著眼于市場,確定好投資類別。從長遠看,大約90%的投資收益都是來自于成功的資產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