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恩生活的給予
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里,產后復出的陳好以《新編輯部的故事》中安妮的身份回歸電視熒屏,仍是熱情外放、風情萬種,觀眾調侃說她在劇中的海歸時尚女魔頭形象,是“萬人迷”配“海蠣子味”,由此可見,十多年過去,人們始終只認她是“萬人迷”。這三個字是光環,讓陳好閃耀如星辰,但也像緊箍咒一般成為她拓展演藝道路的羈絆。所以,陳好一直很避諱談《粉紅女郎》。但如今,陳好已在心里逐漸從緊箍咒里漸漸掙脫。她開始感恩觀眾會如此惦念一個屬于她的角色,這不是每個演員都能擁有的榮耀。
但是,正如每日一新的你我,陳好也在成長。她現在會淡定從容地面對:“斯琴高娃老師如今仍會被喚作‘虎妞兒’,但并不妨礙她成為后來的‘孝莊’。就算這十年我沒有遇到可以壓過‘萬人迷’的角色,不等于以后的十年也沒有。邂逅角色需要時間,我有信心可以等到?!?/p>
回頭細想,同樣嫵媚的安妮似乎比“萬人迷”更接近現實中的陳好,她會瘋狂大笑,會尷尬出糗,會自我反省后重新上路,她就是生活在你我中間的某個普通人。但她還有一種“不一般”的特質,一如姚謙評價她時說的那樣——“是個仰著頭生活的女人”。這不是傲慢、清高,講的是樂觀的生活態度。好像擺在她面前的不是生活,而是一杯香醇的美酒,只待穿上華麗的禮服,優雅地舉起杯子,輕輕地啜飲,細細地品味,那份怡然與美酒名貴與否無關,只因懂得。
順應生活的變化
在電視里風情萬種的陳好,從小卻是十足的“大姐大”,她比同齡的孩子更獨立、更成熟。小學開始在電視臺做主持,中學即成為學生會主席,常是一堆人圍著她等候指令,放學回家前扭頭看見校門口的黑板報不夠美觀,就親自爬上去修改。我們可以盡情把她想象成學生時代曾遇到的那些既漂亮又仗義、既學習優秀又有組織能力的女神級人物。然而,太能干的女人往往會錯過一些東西,比如愛情。一直到大學畢業,陳好身邊主動的追求者仍乏善可陳,暗戀她的人卻從未間斷。
“有那么一段時間,我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是應該改變一下,不要鋒芒畢露,學得小鳥依人一些?!钡亲永锏男愿?,任你平日里掩飾得如何謹小慎微都無濟于事,一旦遇到事情她依舊會第一個沖到前面,“女漢子”的本性暴露無遺。大學畢業后,隨著越來越多地接觸社會,陳好這些年曾恍惚以為自己“太強”的錯覺漸漸煙消云散。她開始懂得,凡是強求的,便不是自己的,無論是強求對方,還是強求自己。這些道理聽起來難免有些宿命論,可緣分本就是玄妙的事情。陳好也是從那時開始,學會對自己說:“不要因為比別人晚一些得到愛情就試圖改變自己,我只是還沒有遇到對的人?!?/p>
直到2010年,她遇到了那個人。結婚,生子,相夫教子。于是,娛樂新聞里少了她的名字,她開始認真地用功學習如何當先生的好太太、孩子的好媽媽。
她很幸福地說起自己的購物方式——已經從對女性時裝的關注轉移到兒童用品,連聊天的話題也常以“孩子們的事”作為開頭或結尾。雖然失去了以前的光芒,但她從不在意?!俺砷L是每個人都逃不過的功課,每到一個階段,就去做那個階段該做的事。這不等于是為了家庭犧牲自己。家庭讓我的人生圓滿而幸福,事業則讓我時時刻刻感受到真切的自我,兩者從來就不是對立的。哪來的非黑即白,問題不過是如何協調它們的比重。可能以前的我更像一個不停旋轉的陀螺,如今則必須成為一臺講究效率的發動機?!?/p>
“這就是你最想要的生活?”陳好淡淡的笑容是掩飾不住的幸福:“我想現在就是我最想要的狀態,即便每日要與尿不濕打交道。但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一份自己喜愛的工作,它既給我安家立命的保障,又給我想做就做的自由。”這種自信與知足成就了她現在成熟女人的更加迷人的魅力。
很多人不愿接受
“萬人迷”變成別人,
他們很大程度上
也是在懷念那個年代的女神,
甚至是懷念自己的青春。
她逐漸意識到,
男人是一種自尊心極強的生物,
面對無法駕馭的女人,
寧可敬而遠之。
Hers:用一句話概括自己是?
陳好:一個很簡單的人,我喜歡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高興做某件事就放手去做,不高興做則沒必要委屈自己。
Hers:如何保持心靜如水?
陳好:知足常樂。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生活興奮點,要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
Hers:渴望什么樣的生活狀態?
陳好:目前就是我最滿意的狀態,可以很好地協調家庭和事業。生兒育女是每個女人成長的必修課,當寶寶叫媽媽的時候,那種甜蜜無法形容。
Hers:如何面對生活中棘手的問題?
陳好:我對“麻煩”的第一反應總是比較樂觀。與其抱怨問題是怎么造成的,不如先思考如何解決,這才更有意義。
Hers:如何保持樂觀的心態?
陳好:性格使然,我很會自我排遣,將不愿傾訴又令我郁悶的人和事一遍遍地寫在紙上,直到心平氣和,然后撕毀。
Hers:自己內心的選擇就是正確的?
陳好:我不敢保證自己的選擇一定是對的,但起碼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聽從自己,而不是跟風他人。
Hers:對自己會很嚴苛嗎?
陳好:我比較隨遇而安,但決定做的事則一定盡全力。我對自己嚴苛是在追求的過程中,因為過程比結果更重要。過程中可以與內心對話,結果只是交待給別人的東西。
Hers:如何與內心對話?
陳好:多給自己一些時間,心神清靜才能聽到內心的聲音。我從不跑一萬米,而是每跑一千米就停下來靜一靜,而后重新上路。
Hers:如何協調工作與生活之間的沖突?
陳好:有些機會是你的就是你的,莫強求。就演藝工作而言,有的人整年都在接戲、演出,我卻用半年時間旅行,但當別人獲得更高曝光率和贊譽時就要心理平衡,上天是公平的,享受到旅行樂趣的人是我,只是別人不知道,都是收獲。
自信與知足成就了陳好現在成熟女人的更加迷人的魅力。
在陳好的情感字典里,愛情伙伴最終必須變成婚姻伴侶。
珍惜生活的當下
如果讓陳好評價自己,她反而不會用樂觀這個詞,“我不覺得自己特別樂觀,可能樂觀者不容易感覺到悲觀者的苦惱。我只是沒有太多想法,也不太會計較得失,如果高興做某件事,就放手去做,不高興做,則沒必要委屈自己?!?/p>
“很多人覺得我對自己的要求會比較高,但其實我的人生沒有太多的設計,不管如今處于什么狀態,我都會找到令自己滿足的因素,不管處在何種人生階段,總有令人心跳的興奮點,我只管放下包袱去尋找。”
所幸的是,演員的工作為她填補了人生的設計?!懊總€人都是一個立方體,只是通常很少有機會表現出來。我很幸運,表演給了我很大的發揮空間。因為演員就像是一個透明立方體,可以讓人看見人的內心世界,邪惡的、善良的、頑皮的、溫順的,各種樣貌都可以展現出來。一個人可能有很多感情、很多情緒沒有機會表達出來,也沒有機會體驗與自己不同命運的人生,但作為演員卻可以有很多種活法,非常刺激?!?/p>
但工作歸工作,生活中的陳好則比較中規中矩,問她做過什么瘋狂事,她竟一件也想不出來。“可能每個人對瘋狂的定義不同,有的人覺得蹦極很酷,我卻覺得沒什么。以前我想坐過山車,我就跑到游樂園去坐了一整天,直到吐了,我就再也不會惦記了。這樣算瘋狂嗎?”
“我常對周圍的朋友說,你不要以為有一天你賺的錢成為某個巨大的“數字”了,人就會幸福。那些把‘50個想要去的地方’只當作夢想,現在還每天玩命工作、等待60歲以后再去享受的人,絕不是懂得生活的人。我不會等到那個年紀才去羨慕20歲的背包客,為什么不從現在開始就毫無顧慮、隨心所欲地出發?”陳好說的這番話,或許有人覺得她是因為有錢有閑,站著說話不腰疼,但倘若仔細想想,我們是不是有時真的是把幸福放在了遙遠的將來時,而忽略了生活的現在時?所以,等待,也是一種錯過。
沒有勝負的博弈
和所有女人一樣,陳好也曾一直幻想自己的另一半成熟、幽默、體貼、善良、聰明、有涵養、談吐不凡,好像他一個人可以滿足女人對好男人的所有想象。“但從來沒有人如愿以償。直到遇到對的人,你才發現,盡管他很平凡,不完美,但我們竟那么合拍。”
“很少有人一見鐘情便能終生相隨,我們總會遇到三四個人,陪我們走過一段旅程而后揮手告別。那些無法與你共度今生的,卻和別人共度今生了,那些你看不到的優點在別人眼里生了根,你忍不了的缺點總有人愿意包容。關鍵就在于你們兩人能否交流和磨合到彼此都感覺舒服的狀態?!?/p>
在陳好的情感字典里,愛情伙伴最終必須變成婚姻伴侶。“我們將一起經歷很多事,只有能夠彼此溝通、扶持、包容,生活觀、價值觀才會越來越相似?!?/p>
她形容夫妻二人之間的相處更像一場沒有勝負的博弈,“他喜歡白色,我喜歡紅色,可能最后倆人會一起喜歡粉紅色,所有的相互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婚姻里只有一條守則——懂得交流,感情才能長久。
隨遇而安這個道理,陳好比很多人都踐行得徹底。什么都可以計算,但快樂卻往往是你盼它不來,又不期而至。
陳好說,自己的另一半或許在別人眼中不完美,卻是自己眼中最優秀的,即使面對他那些別人眼中的缺點,自己也會覺得他很可愛。
陳好的育兒課讓孩子自己做主
才能
最重要的是學會與人交往
我從來不期望自己的孩子變成誰,只要他們快樂就好。在我們那個年代,每個小學生脖子上掛一把鑰匙,自己上學、放學,甚至要幫爸爸媽媽買菜,似乎從來都不覺得與人溝通會是一個問題。但現在的孩子常常與電腦打交道,培養他們與人交往的能力很重要。如果他們無法很好地融入社會,便無法獨立,更談不上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任。
學習
興趣是最大的動力
興趣是孩子學習最大的動力。我的父母一直都給我很多自主選擇的權力,當其他孩子被父母逼著去學興趣班時,我則快樂地在大院里玩耍,但這沒有妨礙我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去學習,不等于我不能多才多藝?,F在孩子考大學報專業,都是一家人湊在一起開家庭會議,但最終往往還是由父母拍板定案,我認為這不利于孩子發展。我更懷念自己上大學時,志愿由自己填寫,自己的未來由自己全權負責。
情商
寵物給孩子的教育課
養寵物是為了擁有更多培養愛的機會。很多人會計較寵物是不是名貴品種,我則提倡領養一些被遺棄的動物,愛心更有意義。我在一本書中看到,外國人提倡讓孩子和寵物一起成長,是要讓他們學會面對生老病死。如果在孩子出生時養一只狗,它就會像小伙伴一樣陪著孩子成長,等孩子十幾歲時,狗狗離世,孩子將第一次感受與親人的生死離別。這一切發生在他的青春期,將是一節非常重要的情商課。
成長
聰明的孩子懂得繞路走
關于兒童早教,有的人主張讓孩子自己多嘗試,有的人主張直接告訴他們怎么做。如果有機會,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盡早地接觸生活中一切令他產生喜怒哀樂的事情,但這絕不是在他還沒有自己的判斷力之前。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區分好與壞,至少給他們足夠的引導和建議,你可以鼓勵他嘗試新事物,但不能放棄監管和引導。家長也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如果面前是坑,那些聰明的、有慧根的孩子一定懂得繞路走。
責任
從小培養獨立的個性
有些人比較膽小,性格上唯唯諾諾,因擔心承擔責任而不愿意自己拿主意,往往會隨著周圍環境而搖擺不定,我認為這是一個人獨立能力不強的表現。我提倡讓孩子從小培養獨立的個性,無論是生活瑣事還是重要的人生決定,首先讓孩子自己獨立思考并提出看法,其次才是家長給出意見,協商決定。一個人如果逐漸適應獨自拍板作決定,他就會敢于直面挫折和問題,遇事首先尋找解決方案,而不是推卸責任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