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住宅市場調控的“常態化”,傳統住宅開發進入低利潤增長期,讓房企轉型勢在必行。一個新興概念——以產業聚集為特征的園區產業開發,即產業地產日漸受到地產企業的關注。房企裹挾因受商業地產、住宅地產爆炸式增長而繼續加碼的欲望,吹氣球式地擴張、搶灘產業地產。其典型特征是圈地,以住宅或商業地產的套路來運作產業地產,結局往往是門前冷落鞍馬稀。
遍訪湖北,有的先開發配套住宅和商業,先掙一遍錢再說;有的缺乏主題定位,廠房、辦公樓先蓋起來再說,一建成即空置;有的有主題定位,但做得名不符實,無任何與產業主題相關的服務,基礎設施也沒有體現入駐企業獨特需求的滿足;有的主題和基礎設施、產業平臺都很好,但沒有重視品牌,導致園區內外資源不能得到有效整合。盤旋于諸多行業的“散而雜、同質化競爭”幽靈,已悄然籠罩于產業園區領域,短期內無消退趨勢。
產業園園區,其本質在于是一個產業集群承載平臺,其存在目的在于加速或優化產業集群聚集速度。產業園區與外界產生諸多關聯(政府、企業、員工、產業鏈上下游……),要實現產業聚集,需調動和整合各方力量,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愈是鏈條長、涉及面廣、聯系點多的價值鏈,愈需要一個共同的目標和理念進行串連、整合。哈佛大學鎮校之寶——邁克爾·彼特,從產業競爭的角度解析企業競爭獲勝之道:獨特價值取向、獨特價值鏈、內外協調一致、持續堅持。雖然,產業園區屬復雜方案供應商品,客戶理性大于感性;然而,考慮到產業聚集需要行業、公眾、上下游共同參與、發力;因此,品牌定位愈清晰、愈精準,園區就愈能快速得到政府、銀行、客商、公眾的認可。
今天之產業園區所處市場格局,已然由最初的賣方市場進入買方市場,即紅海市場。在此背景下,園區的獨特價值、與眾不同,是入駐企業選擇的重要依據,而最終將以品牌取勝。
產業園區的競爭已經進入品牌時代。無論是光谷聯合的上市,還是華夏幸福基業最近在央視的大量廣告投入,都只是萬千證據中的一二而已。如今,再做產業園區,除了廓清產業主題、服務體系、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各種要素一個都不能少,最為關鍵是定位之下的品牌。否則,再多投資,無非是賭博而已。
可喜的是,國內的部分產業園區運營企業已意識到品牌的力量,部分企業已悄然發力。天安數碼城定位為中國領先的城市產業地產綜合運營商:專助成長型企業,并為之提供“集科研、辦公、商務、交流、生活等綜合業態于一體的企業生態環境”。已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光谷聯合定位為城市主題產業園建設解決方案提供商,其傳播口號為“產業集群解決之道”,其產品已不僅僅在于建筑樓宇,還涵蓋了有形和無形的服務,其目的在于加速產業聚集、盡快形成產業集群。這也是入駐企業、政府所樂見其成的!在其產品線中,鄂州光谷聯合科技城則直接定位為:企業加速器。
產業園區打造品牌,不僅是有力的區隔,更是價值鏈各方為同一個定位而有序發力的依據。大浪淘沙,沒有品牌的產業園區,將在同質化競爭的紅海中深陷泥沼、不能自拔。
大重組,大變革的時代悄然臨近。是誰,再次洞察并占據先機,再創一個如同商業地產時代萬達般的神話?成就產業地產時代的萬達傳奇!
劉漸飛
定位方法論(品牌定位、營銷企劃)領跑者,任長江商會長江論壇副秘書長。
先后為金鼓城家具產業園、億達集團(旗下武漢軟件新城)、新華光產業園、長江裝備科技產業園提供服務。
品牌與營銷企劃方面、先后為中國最大的蛋品企業湖北神丹、融眾集團、金龍泉原漿啤酒、湖北神磁、湖北綠源、國際旅游小姐湖北賽區、北京龍脈一號餐飲公司提供服務。
對話管道:QQ9536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