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亂終棄的橋段會有多少嘩然,花好月圓的橋段就會有多少掌聲。
比如這一次,文章劈腿引發(fā)的狂歡熱潮未退,那邊新科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張晉,已經(jīng)為蔡少芬“完美復(fù)仇”(語出黃佟佟)。
他們的婚姻,曾被媒體和公眾嘲笑,現(xiàn)在,張晉用這個大獎,用那段感人肺腑的獲獎感言,給了勢利的媒體和圍觀者一個有力的耳光,張晉的潛臺詞像是,“全世界都看走眼了,但蔡少芬選對了人”,而臺下蔡少芬的淚水,既是百感交集,也是揚(yáng)眉吐氣。
只是,張晉那句 “我的老婆是蔡少芬,很多人說我這輩子都要靠她,是的,我想說我這輩子的幸福都靠她。”和文章那句“我最牛的事,就是我的女人叫馬伊琍。”在語境上如此接近,都是兩個把自己定義為“小男人”的男人,在向婚姻效忠,向老婆納投名狀,向全世界表達(dá)幸福。
蔡少芬和張晉的身份和身價懸殊,他們婚禮花費不過1.8萬港元,蔡少芬在這份從頭就不被看好的婚姻里,倔強(qiáng)而完美地塑造了一個獨立、自省、強(qiáng)韌的女性形象,但在宣布獲獎消息時,她比張晉還激動,她依舊是一個“望夫成龍”心切的小女人。所以有人說張晉金像獎當(dāng)晚的表現(xiàn),臉上寫滿了“上頭條”的欲望,說的每句話都是為媒體找好了新聞點的。一個男人,在婚姻里這樣“臥薪嘗膽”,你也很難想象,他能在婚姻里,得到最重要的一樣?xùn)|西:放松。
從這個意義上講,蔡少芬和張晉的勵志故事,才真正開始,而他們危機(jī)也才真正開始。張晉要處理好他成名之后的婚姻,這個故事才真的花好月圓。如何在成名之后,放下?lián)P眉吐氣的怨氣,保持對女方一如既往的高規(guī)格,文章的解答是完全失敗的,而現(xiàn)在,這個難題,放在了張晉那里。這也是所有“吃軟飯”男人的難題,相對于“女弱男強(qiáng)”這一模式得到的社會寬容,“女強(qiáng)男弱”的模式,雙方都要承受更多的關(guān)注和非議。于是,原本冷暖自知的婚姻,需要不斷地高調(diào)示愛,頻繁地表忠誠,向周圍人給出交代,消除猜疑。而那些過于強(qiáng)調(diào)別人認(rèn)同的婚姻,在旁觀者看來,總有那么一點點咬牙切齒的狠勁,你在大秀恩愛的時候,其實也把自己置于了一個無路可退的窘境。如今的張晉和當(dāng)初的文章一樣,不能在婚姻中有半點閃失,不能對妻子有半點辜負(fù)。
婚姻承受不了那么多的東西,就算秀恩愛,久了,也會心生厭倦。
李安的妻子林惠嘉算是做得不錯的,讓李安舒服吃了六年“軟飯”的她,在婚姻里,始終是淡然的。這種淡然,是不管李安是什么,她都不搶戲,也不出戲。“李安還不是導(dǎo)演的時候,我就是我,李安當(dāng)導(dǎo)演以后,我還是林惠嘉。”在比李安強(qiáng)勢時,她沒刻意“望夫成龍”,在李安“成龍”之后,她沒有“隱于男人身后”。在旁人看來再戲劇性的婚姻,她只是坦然、自信地演好她那部分戲。
文章的失誤在于,他過于主動和強(qiáng)悍地向世人證明,馬伊琍選他有多對。現(xiàn)在,張晉也把自己置于了不能對蔡少芬有任何閃失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