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從參加輔導員工作兩年來的學習和實踐,對輔導員這一工作有了一些認識,同時隊輔導員隊伍面臨的問題憂慮甚多,本文主要是從對輔導員工作自身的認識、現狀和面臨問題等三方面展開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輔導員;認識;現狀;建議
—、我眼中的輔導員工作
首先,輔導員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大學生具有較高覺悟的直接實施者引導者。輔導員是與學生接觸最親密的人,它對學生的發展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具有奉獻精神和服務意識,建功立業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其次,輔導員工作是一項繁瑣、細致、長期性、持久性的工作,具有直接性、基礎性與復雜性。輔導員工作同教師工作一樣都是“良心工作”,從側面反映了高投入低收益的特征,好多輔導員只充當為“信息傳遞員”角色,被動工作“混”日子,加之有觀念認為“無事便是功,有事功全無”認為平安無事便是好輔導員,這種認識嚴重扭曲了輔導員管理工作的本質與核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物質生活有了極大提高,但很多同學心靈并沒有隨著物質文化的豐富而欣欣向榮,反而出現了思想心靈的荒蕪。只靠傳統的教育方式不僅無法根本上約束學生思想、反而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叛逆性!輔導員應變被動防御、消極管理為主動引導,從而最大限度發揮內在積極性,完善社會賦予自己的角色。
再次,輔導員工作是一項愛心服務事業,其最本質的特點就在于其服務性。輔導員涉及方方面面的事情,具有突發性和不可預見性,需要有足夠的愛心、耐心、細心,要深入理解學生,不能夠用過去方法經驗套用今天學生。輔導員必須努力做到動之以情,以情感人;曉之以理,以理服人,只有真誠的情感,才能夠使思想政治工作產生“強磁”,才能感人至深。
二、輔導員的現狀和面臨的問題
1、大環境不和諧,經濟收入偏低。
高校輔導員作為管理者三重角色,三重角色的整合性使我們有特定的社會規范和社會期待。但這個角色不會自發發生作用,它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氣氛和管理體制及自身良好的政治思想素養,但目前輔導員工資少,職稱低,住房生活條件差,沒有保障,使輔導員們普遍感到沒有安全感,歸宿感。與同等學歷的同學相比,形成明顯反差,付出與回報明顯失衡,直接影響輔導員對工作的積極性和對事業的熱情。比如我院目前輔導員工資每月只有2000元只能維持簡單的日常生活之需,同時學校也沒有良好的激勵體制,不利于輔導員積極性發展,進而影響學風建設和學校長遠發展。
2.工作頭緒千頭萬緒,勞動強度大
此項工作是長期細致復雜思想教育工作從早8點到晚11點除了睡覺,其余時間全是學生的。事無具細全找輔導員,一些任課老師沒有吸引力,竟然也把責任歸到輔導員處。雖然做了大量瑣碎工作,但靈魂即思想教育抓得很少,因為輔導員們沒有平臺和機會把實踐與理論聯系起來,這顯得極不和諧,應該讓輔導員代思想道德修養課或形勢政策課,因為輔導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十分廣泛,含馬列、毛鄧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愛國主義教育、思想和信念教育;紀律和法律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等。如此龐雜的內容,可現實我院輔導員與代思修老師分離,從不謀面,顯得極不和諧。
3.輔導員個人發展空間受一定的限制,造成了工作動力不足,熱情不高,對學生思想滲透力弱。搞好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加強學風建設的先導,學風可以說是一個學校能夠長遠發展的生命與靈魂,一個學校的長遠發展一是靠強有力的教師隊伍,二是靠學校自身文化底蘊的形成,而輔導員是加強學風建設最基層的促進者。所以我認為很有必要把輔導員與思想道德修養課老師一體化,這樣有以下優點:一是工資有所增長調動了輔導員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二是培養和鍛煉了輔導員的能力,提高了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三是進一步縮短了與學生的距離,真正做到了理論聯系實踐,形成了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與教學環境,因利勢導提高了學生思想水平,轉變了工作態度。
三、根據輔導員特定的工作性質、特點和針對現在我院輔導員現狀和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1.輔導員全稱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是實施學生思想教育的主體,輔導員應該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傳播者與實踐者。認真組織形勢政策教育,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他們思想認識覺悟,所以建議下學期實行由輔導員擔任所帶班級的思想道德修養課程或形勢與政策課程。真正做到理論與實際想結合。
2.切實提高輔導員的各項待遇。輔導員在講授思修課時,必須要與專職老師有同等待遇,必須提高工資待遇,穩定教師情緒,保持工作的熱情與激情,讓輔導員和其他教師一樣感到有有盼頭,有工作積極性,讓他們看到美好的前景,有動力。必須遏制住教師資源流失的趨勢,深究流失原因,對癥下藥!
3.建立公平公正的競爭體制,激勵體制。鼓勵先進,不能只講空話,要具體落實。應該讓輔導員保持工作的積極性和工作的熱情和勇于拼搏的精神,使輔導員把輔導員工作當作一項事業來干,有問題全是輔導員的有成績卻只字不提或干脆看不見。拋棄只讓馬兒跑不讓馬兒吃草的局面,合理適當提高福利待遇,安定人心,讓輔導員看到希望,看到前途是光明的,有干頭,也有盼頭。
4.實行班級承包制與獎勵制相結合的機制,并制訂一個適當的指標,一位輔導員帶一屆學生成幾個班,根據就業率等等對達到指標給予獎勵,是客觀的物質獎勵,從精神上和物質讓輔導員能夠有一種滿足感。
輔導員工作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項事業,希望輔導員能夠甘于平凡,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業來。
參考文獻:
[1]蔡珍珍;于春洋;;對輔導員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合理性反思與探討[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年08期
[2]續曉飛;孫宏斌;;淺談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激勵機制[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0年08期
[基金項目] 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編號:2013-QN-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