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中新詞新語敏感地反應著新事物新現象。基于達爾文進化論來解釋文化進化規律的模因論為研究新詞語提供了新視角,本文意圖從模因論的角度及語言模因的表現形式來看新詞語的產生。
【關鍵詞】新詞新語;模因論;模因的表現形式
語言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而變化著。由語音、詞匯和語法三部分構成的語言中,詞匯變化尤為明顯。在當今生活節奏加速和思維極度活躍的背景下,各類新穎奇異的詞和語更是源源不斷地出現,使語言更加豐富和多樣。因此作為語言學習者,就有必要對此進行探討和研究。本文旨在從模因論的角度對新詞新語的產生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 模因論
模因論(memetics)是一種在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基礎上解釋文化進化規律的新理論。模因(meme)這個術語在Richard
Dawkins(1976)所著的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出現。它指文化領域內人與人之間相互模仿、散播開來的思想或主意,并代代地相傳開來。模因也指文化基因。基因是通過遺傳而繁衍,但模因卻通過模仿而傳播,是文化的基本單位。
模因靠復制而生存。當某種思想或信息模式出現,在它被復制或被重復傳播之前,它還不算是模因。只有當這種思想或信息模式得以傳播、仿制才具有模因性。任何一個信息,只要它能夠通過模仿而得以復制、傳播,它就可以稱為模因了。
二.語言模因表現
模因靠復制、傳播而生存,語言是它的載體之一。模因有利于語言的發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語言得以自我復制和傳播。語言模因的復制和傳播的方式:“內容相同形式各異”的基因型和“形式相同內容各異”的表現型。
1.內容相同形式各異—模因基因型傳播
表達同一信息的模因在復制和傳播過程的表現形式可能一樣,也可能不一樣,但其內容卻始終同一。
“油菜花”,有才華的諧音,油菜花給人一種很強的視覺沖擊,猶如黃燦燦的花開朵朵展現眼前,給人以美的享受。當網絡出現新穎展現才華的東西時,網友都會冠以其作者或制作者“油菜花”。
“腫么了”,怎么了的諧音,從腫字字義來看,隱約有著像是受傷的感覺,問候中透著小凄慘或是略有玩味的味道。
漢語拼音的縮寫,如:GG(哥哥)、DD(弟弟)MM(美眉)等;英文的縮寫,如:IC(我明白了。全文是I see.);TKS(謝謝。Thanks)等;數字和字母的諧音,如:1314(一生一世)、1573(一網情深)、886(拜拜了)、me2(me too我也是)、3ku(thank you謝謝你)等等;,縮略是用最簡潔的“形”來巧設言語交際的跨度,縮短信息交際的寶貴時間,在一定的語境中,人們憑借自己的知識儲備可以輕松應對,從而帶來一種愉悅刺激感。
2.形式相同內容各異--模因表現型傳播
這是一些以同一形式按需要復制成不同內容的模因。這種以“舊瓶裝新酒”的方式擴散傳播的是模因的表現型。
“雷”,舊詞賦新意,它是自然現象中的一種,天空中帶不同電的云,相互接近時,產生的一種大規模的放電現象。而如今雷暗含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看到某種令人驚訝的事物,感覺猶如“被雷擊中”一樣。當我們遇到某些令人錯愕的的事情或現象時,我們會說,好雷呀,被雷到了,雷死人不償命或雷人雷語等。“打醬油”原意是描寫生活中很普遍的一件小事,拎著瓶去商店買醬油,新意是某個事情與自己無關,不關心沒興趣即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樣的表達新鮮時尚,幽默感十足。“萌”一詞,原意植物展露的新芽,現在更多時候指在人頭腦中一閃而過美好無雜質的形象,使人身心愉悅感覺可愛至極。于是,刻意展現 “萌”,便是 “賣萌”。又如奇葩,原指美麗出眾的花,現指一些人的思維和行為不同于正常人,做出一些常人難以理解的行為。
XX門,詞綴派生的運用。例如“XX門 ”(XX gate)這一結構最早出現于美國總統尼克松的“水門事件”中,后來“門(- gate)失去了原有意義,成為后綴,經常與“ 丑聞 ” 或“ 不光彩的事 ”聯系在一起。近年來,網絡語言上的各種“門”已逐漸失去政治上的含義,更多的是與社會生活中小風波不光彩的事件相關。例如“艷照門”“詐捐門”“造假門”等。
近年來,各種“體”的出現及新穎仿制無疑使語言更加豐富和色彩化。淘寶體,說話的一種方式,常見于淘寶網賣家對商品的描述,用很親昵的“親”,“哦”等字眼來拉近雙方間距離。現在也逐漸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如:包郵哦,親!
熬夜不好哦!
各位親,都在嗎?
甄嬛體,源于熱播電視劇《甄嬛傳》中的表達方式,用不緊不慢,看似優雅端莊,古色古香的言語調子來表達一件件生活瑣事,新穎獨特而又風趣幽默,一時間成為網友競相效仿的形式。[甄嬛體之這周只上三天班]“今日醒來全身酸痛,感覺很乏,想來怕是前幾日玩的太盡興所致;同事幾日未見,不要生分了才好;私心想著若是這三日太陽眷顧,聞花之芬芳,沐陽光之溫存,定可心情大佳,那對工作學習必是極好,日子也能過得快些,不過想來三日后又能休息倒也不負恩澤。說人話,這周只上三天班,噢也~”
元芳體,來源于電視劇《神探狄仁杰》。在這一劇中,隨處可見以下對話。狄大人:“元芳,此事你怎么看”。李元芳:大人,我覺得此事有蹊蹺。”“此事背后一定有一個天大的秘密。”一時間,人們用“元芳,你怎么看”一語,各種吐槽抱怨和打趣調侃身邊的事情,新鮮有趣。
三.模因影響下新詞新語的發展
有些模因具有較強的生命力,但有些就不一定得到廣泛的流行和傳播。模因的存亡取決于它的語用功能。當代表模因的詞語得到廣泛應用,在交際中發揮積極作用時,表明其復制能力強,能融入這種語言中不斷復制和傳播,反之,隨著環境的變化,一些活躍不起來的模因就會逐漸消失,被人們遺忘。
四. 結語
模因是新詞新語復制和傳播的潛在的動力,模因論豐富了言語交際,給言語交際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對新詞新語的生成提供了更合理的解釋。
參考文獻:
[1] 何自然.語言中的模因.語言科學,2005(6):54.
[2] 李曉英.新詞新語產生規律探析[J].西安石油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
[3] 樓志新.新詞新語的新探討[J].貴州教育學院學2005,(6).
[4] 方燕勤.新詞新語的來源及發展[J],閩江學院學報,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