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高等院校開設的基礎課程,是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主渠道,在大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大學生完善人格的培養。歷經30多年的改革和發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受主客觀條件所限,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
人才培養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務,而教學又是進行人才培養的主要渠道,為了人才培養的有效實施,必須努力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教學質量是指教學本身所固有的傳授性、示范性、啟發性、遞進性和社會性,滿足學生本身、高校管理者、學生家長和社會上的相關部門對教學要求的程度。[1]教學質量的優劣關系到學生能否最大程度的接受教學內容,完成學習目標,也是高校整個教學系統各環節綜合作用的結果。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高等學校開設的基礎課程,是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主要途徑,其教學效果更是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就成為高校教學工作極端重要的一項工作。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已取得的成績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經過了30多年的改革和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據教育部發布的《2013年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滾動調查》表明,當前高校學生思想主流持續呈現積極、健康、向上的狀態[2]。
首先,課程設置日益科學,教材體系日漸完善。改革開放以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由單一的馬列主義理論課,拓展到“98”方案中的思想品德課和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組成的“兩課”體系,再到“05”方案將“兩課”發展為“思想政治理論課”,逐漸形成了一個規范科學的課程體系。在教材方面,從最初只有教育部統一編寫的教學大綱,到如今不僅形成了包括基本教材和配套教材的傳統紙質教材,還有電子音像類教材等在內的全方位教材體系。使得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體系更加豐富和立體。
其次,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提高。這主要體現在教師學歷層次提升,碩士學歷及以上較之以往所占比例大幅上升;職稱和年齡結構進一步優化,中青年教師數量增加,成為骨干力量;最后,師資隊伍整體素質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得益于改革開放以來,教育部及各省市開展多種多樣的培訓項目,組織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參加培訓,對于教師提高理論水平、改進教學方法及增強學術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最后,大學生思想素質和政治覺悟不斷提高。評價一門課程建設是否取得了成績,關鍵是看其教育對象的變化。廣大高校學生高度信任并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積極關注國計民生,社會責任感普遍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引導大學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確掌握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和方法的道路上,已經取得明顯成效。
二、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存在的問題
1. 出勤率高、抬頭率低,教學吸引力不足。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既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要求,也是廣大高校學生自我生存、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徑。當前多數大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對于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以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積極作用。與中學生相比,大學生身心發展趨于成熟,求知欲增強,社會接觸面擴大,思想意識日趨活躍,思辨能力明顯提高,關注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3]但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更側重于原理和觀點的闡述,缺少理論與實際的聯系,學生讀起來枯燥乏味。雖然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在不斷充實和豐富,但在快速發展變化的形勢面前還是略顯滯后,與大學生的思想需求不能緊密結合,導致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嚴重不足。
2. 網絡沖擊大,缺乏應對措施。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對當今大學生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的影響日漸強烈和廣泛。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在帶來信息廣泛傳播的同時,也使得許多不良信息充斥著整個社會。正處于人格完善階段的大學生群體在面對網絡上的海量信息時,難以準確把握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實性,極易被誤導。這使得教師對課堂信息的獨占性地位受到挑戰,對課堂內容和信息的掌控能力大為減弱。這也導致教師在課堂上精心講授的內容,會輕易被網絡上的一條負面言論動搖或摧毀。
3. 教師隊伍建設不足,教學與科研能力有待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其素質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我們在充分肯定教師隊伍水平在整體進步的同時,也要看到這支隊伍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素質參差不齊,優秀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普遍缺乏;二是高校管理者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視不夠、認識不足和管理不善的狀況,嚴重制約著教育教學的開展。
三、對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幾點建議
1. 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和理念
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要切實圍繞教學內容,不斷豐富和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和理念。這不僅僅是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方式方法的轉變,還包括課后的后續提高。
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除了傳統的教師單向灌輸以外,更應該注重包括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交流和辯論、案例分析以及學生模擬教學等形式。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理論知識的同時,把社會上存在的一些問題作為案例,帶領學生運用所學的相關理論來分析和解決,特別是對社會上出現的一些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及時進行把握,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可以每學期設定2個課時的學生模擬教學,讓老師與學生換位,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和思考,把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點用自己的方式講出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不僅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純理論知識體系的教學吸引力,還延伸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新時期的教學內容。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不能僅限于課堂,教師在課后也需有意識地給學生布置任務,使學生能運用在課堂上學習的相關理論知識來分析和解決社會問題。關于課后的教學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以思想教育為主,帶領學生參觀革命基地、尋訪窮困邊遠地區等,使學生在思想上受到熏陶;第二,以服務社會為主,倡導和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培養為人民和社會服務的意識;第三,以能力培養為主,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讓大學生尤其是學生干部到事業單位或政府部門進行崗位見習、深入群眾結合所學理論開展社會調查研究等。
2. 構建師生網絡交流平臺,營造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互聯網是新時期大學生生活、學習和娛樂的主要“場所”,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覷。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范圍越來越廣。如果能將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同新媒體結合起來,“積極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4],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課余教學,這樣既能讓師生參與其中,又能開放對話,在對話中達到共同進步。
現如今,可采用的新媒體形式非常多,例如微信、微博、朋友圈和論壇等,學生可通過微信、微博等方式向老師提出平時較為疑惑的問題,得到老師及時且有針對性的解答;老師也可通過朋友圈、微博等發表對時政要聞的看法,師生可進行留言互動,增強大學生了解時政、積極思考的能力。諸如此類虛擬的社區和交流使得學生和老師能夠輕松參與,自由發言,無形中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在平時生活中,為思想政治教育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3. 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素質和水平,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教學任務的承擔者,其素質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的好壞。因此,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建設一支信仰堅定、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高校領導應高度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科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完善聘用和考核機制,從制度上確保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有效進行。提倡高學歷、寬閱歷、專家化道路。[5]首先,“高學歷”,是對教師本身素質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教師能順利完成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任務的基本保障。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原則上應有博士學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有碩士學位。其次,“寬閱歷”。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涵蓋內容非常廣泛,所以教師不僅要有大量相關專業知識儲備,更要求有較深的社會閱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該是能夠掌握包括經濟學、政治學、教育學甚至是管理學等多學科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當代年輕大學生對知識的渴求。最后,“專家化”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的最終目標。一方面,要把現有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培養成專家型教師;另一方面,要引進一些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工程專家作為高校的兼職教授充實教師隊伍。只有扎實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真正懂馬列、信馬列,成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專家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才能最有效地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的職能,從根本上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
總之,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切實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匯聚校內外各種力量,堅持黨的領導和發揮思想政治課教師積極性為依托,堅持一手抓課堂理論課教學,一手抓實踐課教學,堅持創新教學方法,穩步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做到讓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
參考文獻:
[1]黃怡,田瑞玲.談層次需求理論對提高高校教學質量的啟示[J].蘭州商學院學報,2001,(1).
[2]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87/201306/152702.html
[3]王儀祥.努力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6)
[4]賈鋼濤.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略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8,(9).
[5]陳秉公.試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的規律性[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