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號與系統》是電子信息專業重要的專業課程,近年來我們對該課程進行了改革和建設,重構了課程體系,更新了教學內容,改革了教學方法與手段,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等手段,以及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取得了好的效果。
【關鍵詞】教學改革;教學質量;教學效果;教學方法
目前,許多高校較大幅度地調整了電子、通信的結構及培養目標,在課程設置方面作了重大調整,加強基礎課,壓縮專業課,以適應人才培養要求。信號與系統是電子、通信專業的主干專業課程之一,是一門知識覆蓋面廣、涉及內容多、更新發展快、強調理論而又偏重實踐應用的課程。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成為我們關注的內容。
一、課程教學的改革
(一)改革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相關領域知識的不斷更新,信息技術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日漸體現,信號與系統課程教學對象也從原來的通信專業擴展到了其它的電類專業,如我校的應用電子專業、通信工專業、以及電氣專業都開設了本課程,其內容也根據新技術以及教學對象的變化不斷進行調整,其應用背景也從單一的通信系統擴展到了其他的信息處理系統。在近年來的教學改革中,在教學內容上進一步弱化了電路分析方面的內容,使其內容進一步向信號和系統分析上集中,使本課程的體系更加突出,便于學生掌握課程的核心內容。
(二)改革考核方法,促進學風轉變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實施過程管理,對學生進行過程考核,要求班長提供學生的座位表, 以便于熟悉學生、加強對學生的考察, 我們將課堂提問、考勤、小測驗、實驗、作業、課堂表現等情況結合起來作為平時成績,并將此成績按照30% 的比例計入總評成績。此外針對期末考試部分,為了真實考核學生對本課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012年建立了試題庫, 根據使用效果及修訂的教學大綱、考試大綱的要求,于今年重新進行了修訂,綜合考慮知識點的分布、試題難易度、各類考核點所占比例、命題題型等,提高試卷的覆蓋面,加強對典型電路及信號處理的考核,增加綜合應用內容,有效避免了猜題、押題等不正之風,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綜合應用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實踐教學的改革
《信號與系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需要通過實驗等實踐環節來驗證、掌握和提高。在新的大綱指導下,該課程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課程實驗、課程設計、課程實習3個部分。不同專業學時、學分有所不同。
(一)建設較高水準的實驗室,抓好實驗環節
實驗室是教學與科研的基地, 是衡量高校辦學水平與科研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學科建設與發展的基礎、培養新世紀高科技型人才的搖籃。通過實驗,學生可以從課堂走向實驗室, 從理論走向實踐過程。我們將數屆學生的畢業設計軟硬件成果也納入信號與系統實驗室的內容。為電子專業、通信專業、電氣專業和自動化專業的學生進行相關課程的實驗、實習, 培養應用型工科人才等奠定較好的物質基礎。
實驗內容分軟件和硬件兩部分,都是在信號與系統實驗室完成,任課教師承擔實驗課的主講,實驗員承擔輔導任務,讓每個學生都能輔導到位;教師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在寫出預習報告方可進入實驗室做實驗。實驗教學“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 指導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注意循循善誘、注意檢查、把關和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為了配合課程內容的改革,在有限的實驗課時內開出高質量的實驗課,我們加強實驗環節的過程管理,努力提高實驗效果,將實驗準備、實驗的進行和實驗成績的考核貫穿于整個實驗過程,要求學生必須做好實驗前的準備, 客觀上強化預習實驗的效果,同時要求學生在實驗中勤動手、多思考,并對實驗結果做出簡要分析, 得出結論。
(二)課程設計的嘗試
課程設計作為工科專業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是在教師指導下,按照給定的課程設計要求,學生獨立完成課題來達到對學生的綜合性訓練,并撰寫課程設計報告。在設計中,既涉及到許多設計原理與方法,還涉及到許多實際知識與技能。通過設計,培養學生運用課程中所學到的理論知識,獨立地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改革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本課程改革與建設的特色為: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既有嚴密的理論體系,又有生動的工程實例。注重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介紹,在理論推導中引出工程應用的概念,在實例分析中強化理論概念,加深學生對信號與系統理論的認識和理解。
我們充分發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優勢,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將現代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靈活運用多種先進的教學方法,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其認知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大量應用了電子教案,通過MATLB軟件和Word Powerpoint使教師從原來的大量的板書中解脫出來,節省了教師和學生的時間;而且課件的圖像和畫面比較形象直觀,更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多媒體和板書相結合的方法,教師有時可以在黑板上完成一些公式和例題的推導,在這些方面傳統教學更能突出重點和難點,有其獨特的魅力。通過多種教學方式,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促進教和學之間的雙向交流。
四、結語
經過各位教師的努力, 我們對信號與系統課程教學的改革和實踐作了一些嘗試,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教學體系, 由于其教學方式、內容存在較大差異,而又受實驗、實習條件、教師教學水平、學生自學及自律能力、經費等諸多因素限制,要全面提高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綜合能力尚存在一定困難,需要各方的不斷努力和探索。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還需繼續前進, 努力培養符合社會需求和專業培養目標合格的工科大學畢業生。
參考文獻:
[1] 吳大正.信號與線性系統分析(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 丹梅.信號與系統課程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北京: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8(4)
[3] 趙紅軍.信號與系統課堂教學方法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7,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