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哲學與人生》課堂教學中,通過發揮多媒體技術的聲音、圖像、文字、影像以及交互功能的作用,將抽象、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變得形象、直觀,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展學生的創新性思維,領悟道德知識,優化課堂教學。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課堂教學;作用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教學實踐提供了新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手段,為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教與學的廣闊舞臺。下面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實踐和探索,就如何巧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哲學與人生》課堂教學,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巧用多媒體技術,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傳統授課模式,學生對課堂教學缺乏應有的激情。若在教學中巧用多媒體技術,采用漫畫、文本、動畫、視頻資料、音樂等多媒體信息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則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助于避免傳統的“滿堂灌”,克服空洞乏味的理論說教;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變得愛聽、愛看、愛思考;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學過程變得豐富多彩,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接受和掌握理論知識,寓教于樂,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例如講《哲學與人生》第六課的“矛盾是事物對立統一的關系”時,我通過多媒體展示漫畫《他敢剪嗎?》然后讓學生進行討論。問題一提出,學生們都紛紛議論,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展開討論,最后作出“他不敢剪”的結論。通過多媒體課件學生很輕松地理解和把握了矛盾的含義。
二、巧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參與度,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高效課堂教學的關鍵,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鼓勵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參與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巧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形象逼真的畫面,富有情感的聲音,促進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全員參與、全程參與、主動參與、真實參與,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促使他們主動探索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
例如講《哲學與人生》第十三課第二框“個人與社會密不可分”時,我就讓學生在網絡上搜索出“翔之隊”。“翔之隊”是一支為飛人劉翔提供生活和技術保障的團隊。劉翔的一日三餐也有嚴格的規定:食物不能相克,不能含有興奮劑成分。什么是食物相克,什么是興奮劑,這些問題通過網絡又可讓學生自主完成。通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積極主動地討論,同學們明白了應如何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這種由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轉換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由傳統的被迫學習轉變為輕松、獨立的主動學習。
三、巧用多媒體技術,發展學生創新性思維,掌握科學思維方法,培養創新能力。
發展創新性思維,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培養創新能力為核心的創新教育,已成為一種新的教育熱點。而巧用多媒體教學,有助于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提高創新能力。學生的創新能力,來源于創新性思維。經過教師的精心置疑及巧妙暗示 的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創設一種沒有見過和體會不出來的情境,有助于教師把學生帶入情境中去體會教學內容,這樣既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又可以激發起學生主動進行思維和想象,最終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其創新能力。
例如,講授《哲學與人生》第九課 “科學思維與創新能力”中的知識點,什么是“揚棄”時,運用多媒體展示兩幅畫面,一幅是農民揚場的畫面,另一幅是廢棄的風車靜靜地躺在院子里的角落里,把學生帶入一種形象化的情境中去,讓學生去觀察、去思考、去體會,什么是“揚”,什么是“棄”。學生在這一情境里,積極思考,慢慢體會,仁 者見仁,智者見智,從不同角度回答這一問題,最后加以總結。這一概念掌握的過程,也是學生觀察的過程,運用創新性思維的過程。這樣,通過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提供深入思考的機會,促進學生觀察、思維、創造能力的發展,有利于學生發展創新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巧用多媒體技術,領悟道德知識,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
多媒體教學通過直觀生動和色彩艷麗的動畫、漫畫、影像資料等,以其生動的畫面和優美的音樂,把難以表達的德育內容轉化為具體生動的形象,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感,領悟道德知識,接受道德觀念,凈化了心靈,在“情、景、理”的相互交融之中明白道理,提高了道德情感。
例如講《哲學與人生》第十五課的“美好人生把握在自己手中”內容時,播放了2005年春節晚會上的由21位聾啞舞蹈演員表演的舞蹈《千手觀音》的影像資料,讓學生觀看節目后,引出領舞的女孩邰麗華,講述她人生痛苦曲折的經歷。邰麗華用心去感受生活,熱愛生活,她有著一顆堅強、火熱的心,她用行動告訴人們,她和正常人一樣!這就是邰麗華對美好人生的理解。學生感動的痛哭流涕,心靈受到震撼,重新考慮自己的人生,情感得以升華。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巧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復雜的教學內容變得簡單易懂,使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形象生動,從而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甘建軍.多媒體教學為政治高效課堂插上“翅膀”〔J〕.盱眙縣職教集團綜合藝術系.
[2]劉建良、卿 瑜.運用多媒體技術、優化思想政治課教學〔J〕.上海師范大學法政學院.
[3]王霽《哲學與人生》〔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