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闡述了當前高職學生就業的形勢和就業能力的現狀,深刻分析了影響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因素,從而提出了提升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對策,以期為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學生;就業能力;就業對策
就業能力不足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之一,這雖然已經成為各方的共識,但是對于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概念并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就業能力不單純指某一項技能、能力,而是大學生多種能力的集合。在內容上,它應包括學習能力、思想能力、實踐能力、應聘能力和適應能力等。如今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高職學生必須具備有較強的就業競爭能力,才能服務社會、適應社會和贏得社會。同時,對高職院校而言,要將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當成一項重要工作,學生的就業能力直接折射出學校的辦學水平。
一、高職學生就業的形勢與其就業能力的現狀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日趨成熟,其發展已離不開大量高級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而高職與社會經濟又有著密切關聯。所以,我國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的初期吸取了國外的經驗,著重發展專科層次的高職教育,培養生產第一線的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但連續多年的擴招,大多數高職院校辦學規模擴大,使在校生的數量以幾倍的速度增長,造成普通的高職畢業生缺乏真正的高等職業技術。
在就業方面,雖然傳統大學教育質量下降的情況已是現實,但由于其學生的學歷層次較高、學校品牌較好,并且部分用人單位存在著看重學歷的現象。故而,名牌大學的學生就業問題并不十分突出。然而,高職學生的就業情況卻不樂觀。有許多獨立設置的高職院校在“重學術、輕職業”觀念的影響下,專注于升格和轉型,忽視了對學生技能的培養,使其辦學與人才市場的需求脫節,再加之專科的低學歷層次,更使不少高職生找不到合適的崗位。雖然現在的高職學生較以往在就業觀念上更加理性、自主、務實和多元化,但同時也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是亟待改善和提高的,否則會阻礙高職學生日后職業的健康發展。
1、人文素養欠缺
現在,用人單位在錄用學生時,往往會將自己的企業文化、經營理念和所需求人才的個人素質相結合進行綜合考量。這種注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協調的人員招聘趨勢在今后會越來越普遍。因此,這就要求高職學生不僅要具備扎實基礎知識、過硬技能,而且還需意志堅強、個性健康、品德高尚,有著符合時代主流價值觀的人文精神。如果高職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將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并重的話,那將對其以后的發展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2、核心競爭力不突出
就業是大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的一種重要途徑,其就業能力的高低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真正得以體現,這要經過用人單位的檢驗并得到認可。故而,就業就不僅是綜合素質的展示,更是核心競爭力的較量。部分高職學生缺乏“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意識,致使其優勢在職場競爭中難以顯現。
3、就業技能不熟練
雙向選擇的就業觀念已經是深入人心,就業過程實質上就是學生和用人單位雙向互動的過程。這就要求高職畢業生充分準備、準確定位、主動出擊、果斷決策,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而那些職業生涯意識模糊、自我定位不準確或準備不足的學生,往往在求職過程中缺乏自信、過于理想化或盲目從眾,以致其就業不順。
二、影響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因素
1、人格品質。人格品質是個人對各種環境信息所表現出來的一貫反應,包括責任心、進取心、自信心、主動性、忍耐心、獨立性等個性特征。有的高職學生由于壓力較大、家庭經濟困難、人際關系失調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心理方面的障礙;有的高職學生敬業精神不足,不能過吃苦耐勞,這些都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就業能力。
2、知識結構。高職學生在校的學習成績是就業時用人單位非常看中的一個方面,高職學生應該具有科學合理的知識結構。因為沒有一定的知識貯備就不可能在工作中有所創新和突破,知識越廣泛,思維越開闊,創新的可能性就越大。
3、基本技能。在大學生活的過程中,溝通能力尤為重要。求職面試就是一個面對面的溝通過程。另外,外語、現代信息技術、文藝、體育等技能的掌握情況,也是構成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要素,影響著高職學生的就業的質量。
4、應聘能力。高職學生通過面試獲得工作崗位的能力并非自然形成。高職學生要實現順利就業,不僅需要實力,也需要廣泛意義上的求職技能。它包括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也包括與人溝通的能力,良好的心理調試能力等。
三、提高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對策
(一)、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從根本上提升高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1、要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就業為導向,加快專業改革與建設。深入探索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校企組合新模式,加強和推進校外頂崗實習力度,使校內生產性實訓、校外頂崗實習比例逐步加大,提高高職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2、要加強素質教育,強化職業道德,明確培養目標。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重視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視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遵紀守法意識,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技能性人才。
(二)加強畢業生思想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以良好的心態應對就業。
1、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一是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當前的就業形勢,辯證的分析就業形勢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二是要引導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要求畢業生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首先要學會生存,樹立“先就業,后擇業,先生存,后發展”的就業觀。
2、加強教育引導,幫助學生走出心理障礙,從容就業。一是高校要加強學生的心理咨詢工作,運用心理學原理和方法,幫助學生在求職就業過程中遇到挫折、困難時,及時解決心理沖突。二是家庭要和學校、社會形成合力,關心和引導子女求職擇業,注意減輕他們的求職壓力,化解和減輕學生的就業心理負擔,引導和幫助他們邁好走向社會的第一步。
參考文獻:
[1]周繼庭,樹玉森.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打造高職學生就業思想教育體系[J].民辦教育研究,2010,(1):14
[2]曾湘泉.變革中的就業環境和大學生就業[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3]李科利.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現狀及其應對策略[J].中國電力教育,2009,(22):35
[4]陳社育.大學生職業心理輔導[M].北京出版社,2003.
[5]黎光明.要重視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J].當代教育論壇,2007,(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