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究式教學,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以《PLC編程應用》教學為例,運用探究教學方法,設計新穎的課堂氛圍,把知識內容傳授給學生,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探究 PLC 指令 SFC 編程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基礎教育改革必須著力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探究式教學是在教師的啟發下,以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實際為參照對象,為學生提供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多種解難釋疑活動,將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
筆者多年從事電氣專業的一線教學,在工作中遇到許多的問題: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思維固定,缺少創新,不能解決問題等等,為此,我以《plc編程應用》教學為例,探討進行探究性教學的一些方法:
一、創設情境,激發自主探究欲望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欲望。”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學中我們要營造良好的探究氛圍,讓學生置身于探究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學習欲望,使學生樂于學習。
以“電動機星—三角降壓起動控制plc編程”這節課為例,筆者是這樣向學生導入這節課程的學習的:1、回顧電拖知識,畫出電路的原理圖。(延時8秒)2、分析電路:合上QF后,按下SB1,KM1吸合自鎖,同時KM3吸合,電機按星形起動,定時器KT線圈得電工作;延時時間到后,其常閉觸點斷開,KM3失電,其閉合動合觸點閉合,KM2得電,電動機接三角形接法運行。按下SB2,KM1、KM2均失電,電動機停轉。
引導分析,“這個電路,有沒有缺陷”,“如用plc來編程,先做哪一步”,問題的提出,學生立即進入探究氛圍中,情緒高漲,思維調動了起來。接著還要引導學生認識問題的關鍵。“這個電路用plc編程,關鍵是在哪里,做什么準備?”
可見,探究式教學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培養自學能力,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科學方法。教師作為導師,是促使學生自己去獲取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時,要為學生設置情境,建立氛圍,促進探究的開展。
二、開放課堂,發掘自主探究潛能。
通過問題情境設置,學生思路開闊了,思維火花閃現了,這時教師的教學內容的設計盡量要開放,要為學生提供探究的機會,要變先講后練為先嘗試再點撥。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還是以“電動機星—三角降壓起動運行控制plc編程”這節課為例,探究式課堂教學的教學重點是放在個一個新的過程:(1)學生是否對“MPS等指令”“plc中的定時器”了解,是否會單獨使用。(2)這些指令有哪些特點?(3)在編程中有幾個步驟是關鍵的?(4)如何選擇合適的指令?(5)該電路的編程結果可以有幾種方式?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去領悟和嘗試創新的思維過程,從中學會探究式學習的思維技巧,使學習能力得到開發和提高。
教師引導學生探究:首先,教師為學生探究做好充分的準備。其次,學生通過學習活動,自主去尋求方法,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是主要環節)。再次,學生對不甚理解的問題展開深入的討論、實驗、探究。第四,讓學生把初探獲得的知識、結論加以歸納整理,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這個過程中,教師發揮好主導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三、善于質疑、敢于想象。
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發抒疑問,即使是無疑也要尋疑,將自身置于特定情境之中,給自己提出問題。如講到“兩臺電動機主控選擇運行控制”編程時,學生按布置編定好程序后,學生會提出問題:“如何設置定時器時間?,程序中用到了幾個定時器啊?怎樣連接電路?”。
我不急于回答,而是組織學生討論,滿足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又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四、適時點撥,誘導探究的方向
在探究教學中,教師是引導者,任務是啟發誘導,學生是探究者,其任務是通過探究,學到知識。因此,必須正確處理教師的“引”和學生的“探”的關系,要適當點撥。點撥的關鍵是要符合學生的需要,使學生能順利進行探究。如,在學習“狀態轉移圖SFC”內容時,我布置課堂作業:例:將55頁第5題:單一流程的狀態轉移圖改寫為梯形圖。在學生提交的答案中,我發現學生最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對狀態圖的理解能力不足,程序的運用不熟悉,分支與匯合的地方選不對等等。于是,我就重點對狀態圖的理解,分支與匯合概念重新講解,又“做到溫故而知新”,又啟發了學生。
五、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
這是探究式課堂教學核心,是學生思維最艱難的階段,但也是最富有創造性的階段。在這里,學生要對存儲的知識、經驗等信息進行提取、加工,才能尋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如:在課堂上,我布置以下的作業:編寫:Y—△減壓啟動控制程序,并適時引導學生思考:(1)用主控指令怎樣編,指令,思路,(2)不用主控指令,怎樣做,結果是否一致?讓學生們發揮自主學習的能力,順利完成了學習任務,教學效果也很好。
六、注意反思,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學生自主探究中,不可能一下子獲得整個系統知識,也不可能每次采用的方法都是科學的。為此,在課堂結束后,讓學生反思,都要問一問:剛才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最成功的探究方法是什么?通過反思,讓學生把思維過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找到科學的探究方法,探究規律,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在反思的過程中,我們應首先指出自己的獨特之處、得意之處、成功之處、感動自我之處,然后才是我怎樣做得更好。把探究教學反思成果及時應用于教育教學實踐,以提高教學質量。
可見,合理的運用探究式教學方法是我們深化教學改革,提高中職學校教師的“教”,提高學生的“學”,達到教與學“雙贏”的重要教學手段。
參考文獻:
[1].杜從商 .plc編程應用基礎[j].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9.8
[2].史宜巧 孫業明 .PLC技術及應用項目教程[j].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7
[3].劉平 .新課程下的創新教學方法[j ]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