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等與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的銜接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也是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課程銜接改革體系的重要環節。在新時期,何如科學合理的規劃和設置對中高職教育課程的銜接部分,是中等和高等職院校需要尋求突破和創新的地方。
【關鍵詞】職業教育;課程;銜接
1中等與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銜接的內涵和現實意義
課程銜接是指連接各種不同的課程內容或學習經驗,使它們之間相互發揮積累的最大效果以達成課程目標,課程如果不加以適當的組織和銜接,將是支離破碎,凌亂不堪,毫無教育意義。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體系中兩個既相互聯系又相對獨立的不同階段和層次。兩者的銜接是多方面的,如宏觀的學制,微觀的課程;有形的教學模式,無形的培養目標等等。
當前,中等與高等職業教育的銜接已成為世界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并受到各國的普遍重視。各國在探討中等與高等職業教育銜接的基本原則、主要內容和形式等方面,既體現出各國中等與高等職業教育銜接的特色,也表現出相同或相似之處。英國中等與高等職業教育之間教學和課程銜接,是以職業能力為基點,以核心技能課程為內容進行銜接。我國的中職與高職教育課程體系設置與建設是中高職教育銜接的重中之重,如果妥善處理好這一銜接問題,不僅需要職業院校的努力,也需要職業教育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更需要行業企業的積極參與,做好這一銜接問題有利于中等職業教育階段的學生與高等職業教育階段的學生獲得從事各種不同職業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對提高他們的職業競爭力與提升就業與創業能力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意義。
2中等與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銜接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北京、上海等省市依靠區位優勢和經濟、人文等良好的外部環境,以及多年來發展職業教育所奠定的堅實基礎,加上較為有效的政策措施,使得中等職業教育的結構協調水平、發展規模水平和擁有資源水平等方面均處于全國領先位置。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是職業技術教育的一部分,在整個教育體系中處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中高職的課程銜接是基礎。如何實現中職與高職課程銜接,不僅關系到中職與高職教育專業內部銜接的順利實現,也切實關系到中職與高職課程的教學效果。目前,我國中等與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銜接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課程設置、教學規范、師資力量、生源結構等方面都存在問題。因此,如何在新形勢下探求一條適合中等與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銜接體系的道路,顯得尤為必要。
3中等與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銜接的具體措施
3.1不斷深化改革課程設置
當前,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的設置在銜接過程中占據關鍵地位。從中職教育到高職教育是一項由低到高,由淺到深的一個過程,兩個教育階段的課程標準有所不同。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和高職院校的改革,高職院校應與中職學校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在課程設置上要不斷深化改革,一方面實行階梯式培養,使學生從基礎知識、專業技能、實踐操作等三個層次呈現向上的趨勢,更適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開設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文化活動,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尤其是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最后達到滿足中等學校學生的升學、高職學校的招生、企業任用的要求和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
3.2規范教學內容,減少重復教學
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在日常教學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在專業劃分上,中職學校和高職院校的目錄不統一;在課程的設置上,兩者內容沒有對應關系。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到中等和高職院校的正常教學和建立一體化的銜接關系。因為職能部門首先要在專業領域加以劃分,從而讓兩個不同層次的院校有針對性的開設專業課程,減少和避免重復教學,減輕學生的學習任務,形成規范的教學秩序。
3.3加強師資建設,重視教學質量
中職和高職院校由于辦學條件等問題,導致學校的師資力量比較薄弱,缺乏綜合素質高,能力強的“雙師型”教師。中高職院校的教室往往是剛走出校門,只有理論經驗,缺乏實踐教學經驗。要落實師資隊伍的建設,首先要支持和鼓勵教室下企業鍛煉和參加培訓,不斷提升教室的工作能力,將市場和企業當前的需求和行業標準帶回學校傳授給學生。其次,設置獎勵,調動教師多搞科技創新和科研成果,提升教師的創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再次,建立職稱和職務晉級機制,為教師爭取待遇創造平臺。同時在教學環節相關部門中也要舉行講課、說課比賽,促進教師在課堂施展自身魅力、傳授扎實的專業基礎和教授嫻熟的技能,通過這些渠道來提升整個教師隊伍的建設和教學質量。總之,有一支良好的教學團隊肯定能為教學工作帶來明顯的效果,但是教學質量不能單單只看教師隊伍,也和學校的管理人員、軟硬件設施、學習氛圍等有著密切的聯系。中高職院校應充分發揮全員育人的理念,共同教育學生。
3.4與時俱進,創新銜接機制
高職院校應結合社會需求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試點,尋求適合中高職對接的新模式。一是學制的銜接。在繼續推行“3+2”的模式基礎之上尋求學制的突破。二是招生考試的銜接。高職院校在招生的時候應擴大中職學生的招生比例。推行高職銜接中職的自主招生制度和保送制度,對優秀學生實行免試升學制度,努力拓展中高職相銜接的升學渠道。三是單招模式的銜接。近年來,單獨招生考試已經在各高校實行,一般分為單獨招生和對口單招兩種形式。通過這種方式,為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平臺。四是加強中高職學校之間的聯系。對開設了相關專業的中高職學校,可以組織開展一些活動,促進學校之間的師生交流,相互了解和溝通課程設置、教學計劃等內容,為今后學生的升學和繼續教育打牢基礎。
結束語
當前,我國的職業教育“十二五”期間已經進入內涵發展的關鍵時期,中職與高職的教育也處在一個競爭激烈的位置。如何加強中高職教育的協調發展、課程銜接、招生改革、師資隊伍建設等問題,是形成我國職業應用型人才的一項重要任務。中等宇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除了在課程銜接方面需要改革創新,在招考制度、培養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也需要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馬建富.中等與高等職業教育銜接模式的探討[J].現代教育科學.2003.
注:本文系湖北省職教學會2013年度科學研究課題“中等與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銜接高研究”(項目編號ZJGA201311)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