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課程改革理念,初中思想品德課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綜合性的特點,初中生逐步擴展的生活是課程建構的基礎,幫助學生學習做負責任的公民、過積極健康的生活是課程的追求,堅持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與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實踐相統一是課程遵循的基本原則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在課程理念指引下,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與傳統教學有很大的變化,在教學中要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強調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面對變化,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唯有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才能適應新形勢。
一名出色的教師應該牢記打鐵先要自身硬,只有提高了自身學科素質,才有把教學質量提升的希望。新時期,新觀念,新要求呈現在我們初中思想品德教師眼前,唯有思想品德教師與時俱進學科素養觀,才能決戰課堂,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積累,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釋初中思想品德教師的學科素養觀。
第一、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形成科學意識和科學品質,具備獨特的思想觀念。新課程背景下的中學教師應具備的思想觀念主要包括:時代觀、現代教育觀、現代教學觀、現代師生觀、現代職業觀以及現代思想道德觀等等。除此之外,作為中學政治教師,為適應新時期、新形勢下中學政治學科的新變化、新要求,應具備特殊的思想觀念。說思想觀念特殊,并不是指內容的特殊,也不是指其形式的特殊,而是指相對于傳統的教育背景下中學政治教師所承載的思想觀念有特殊的意義。一方面這是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背景而努力確立的思想觀念,另一方面是作為中學德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學科,政治教師在新時期為更加有效地推進德育所確立的思想觀念。
其實,高效課堂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轉變教育觀念,提高科 學素養。教育觀念是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核心。現代的教育思想,先進的教育理念,強調進行綜合性和整體性的教育,重視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以良好的科學品質審視滿天飛的所謂教育新理念,要按照新課程理念,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教育教學的需要為準繩,不人云亦云。
第二、積淀深瞿的思想品德理論知識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我們教師傳播知識文化,就要儲存豐富的知識源泉,才能供應學生去挖掘與探索,我們教師的任重道遠。一般情況下,其理論知識主要包括:經濟學知識、哲學知識、政治知識和廣泛的生活常識,這些知識與我們的生活聯系在一起,但是,也要讓學生站在理論的高度去采摘,這就需要我們初中思想品德教師有堅實的理論功底,技高一籌的教學風范去引導學生。
事實就是這樣,教師如果缺乏堅實的理論功底,就不能回答學生提出的一系列問題,在教學中說服力不強,感召力不大,收效甚微,由此,身為新時期一名合格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務必要解決在專業理論上的缺失。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不斷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識,夯實理論基礎,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時效性,因材施教,穩扎穩打的推進教學內容。
第三、努力增強自身親和力,做學生喜歡的老師。
過去我們自己求學時,常將思想政治教師稱為“馬列主義老頭、老太太”,思想政治老師是不太受歡迎的老師之一,其原因就在于思想僵化、古板,缺乏親和力。做為思想品德教師一定要有親和力,學生才能喜歡,才能與你有效溝通,才能達到教育效果。要增強親和力,就要從下列方面努力:
1.與時俱進,轉變觀念。思想品德教育需要灌輸,更需要自覺養成。思想品德老師不是道德的化身,也不是思想道德的代表者,而是與學生一起探索品德養成的實踐者。需要具備人文、民主意識,否則就可能被學生拒絕。
2.進行交流技巧訓練,具備良好的與人溝通能力。做為教師,要具備“講功”,更要具備與人溝通的能力和技巧,思想品德教師要充滿激情,還要有“煽動性”,該讓學生熱血沸騰時一定要讓學生沸騰。
3.要幽默。幽默和睿智是孿生兄弟,一個幽默的教師能得到學生的喜歡,在幽默中又讓學生學習智慧,這正是思想品德課教師所希望的。
美國心理學家羅查斯說:“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仰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相信思想品德課教師堅持從自身素質提升入手,我們的思想品德課必定會被學生喜歡,我們的主陣地作用會發揮得更好!
最后,拓寬獲取科學資源的渠道。增強學術交流和互動交流是獲取科學資源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教師科學素養 的一個重要途徑。學術交流不僅交流了知識,而且還交流了思想,是獲取新知識、新信息的重要渠道。學校應多派教師外出學習,參加有關的知識講座、科研報告等,讓教師們有機會彼此交 流在教學中的體會,汲取他人身上的優點,在相互比較、學習、提高中共同發展。互動交流是校本培訓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所謂的互動交流就是教師培訓教師,教師們進行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其實也相當于學術交流。讓那些在教學上 取得成功的教師,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交流自己的經驗與體會,把他們成功的教學經驗和成果與全體教師共同分 享,這是提高教師科學素養的又一直接途徑。
總之,我們初中思想品德教師提高學科素養,途徑萬千,要領會新時期高效課堂培養高素質的新型教師,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時代和民族發展的需要。教師要自覺地在教學活動中樹立符合高效課堂的教育觀念和方法,發揚科學精神,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學科素養,為努力打造高效課堂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