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時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之下,科學手段已逐漸向教育事業滲透,但是教師仍舊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最直接來源和最大的功臣,都說嚴師出高徒,有什么樣的教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教師是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的榜樣和示范,只有教師擁有健康純凈的心理狀態,才能夠進一步培養出優秀的學生。而在我國的山區教育中,教師數量較少,從城市下鄉的教師經常由于環境的不適應而無法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這就需要山區教師進行自我心理維護。
【關鍵詞】山區;教師;心理狀態;自我維護
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心理素質的自我調整能力是除了知識教學技能之外必不可少的一項教師必備能力。學生的上課情緒甚至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的情感走向和習慣的養成都會或多或少受到教師心理狀態的影響。在我國,大多數山區的生活水平低下,導致教育條件落后,如果是從小就生長在山區的教育工作人員還對山區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和感受,能夠盡快的適應這種環境。但如果是由大城市排發到山區進行短期或是長期支教的教師,一時半會根本不能適應山區貧苦艱辛的生活教育條件,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和情緒失落的表現,表現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就包括上課沒有動力,不熱愛學生,無法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在這種時候,教師就必須學會自我心理的調整和維護能力,為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撐起一片偉大的天空,將自己的意義升華到為了全民族的教育事業而奮斗的層面上,更好的開展山區教育教學工作,為學生帶來知識的洗禮,走向神圣的知識殿堂。本文就山區教師心理自我維護的現狀以及具體解決措施進行如下具體探討和分析。
一、山區教師自我心理維護的現狀以及出現的問題
1.大部分山區教師缺乏必要的心理調節和自我維護能力。大多數山區教師在被分配到山區教書后,都會有不定時間的適應期,在這一適應期期間,能不能調整好教師自己的心態,盡快適應山區艱苦貧困的教育教學生活是最重要的,許多教師到了山區后,由于周邊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沒有家人朋友的陪伴,再加上教師本身對工作條件的期待過高,剩下的只是很小的學校教學樓和白天來上課的孩子們,這會對山區教師造成很大的心理打擊,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心態,將會進一步造成心理上的陰影,讓這些山區教師無法順利的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山區學生教育過程當中。將學生晾在一邊,讓教育進程受到嚴重的影響。例如,我的一位同事被調到山區教學后,根本無法適應當地的生活條件和飲食習慣,艱苦的生活一天一天的壓迫著他,到后來甚至無法順利地給學生講課,最后又被調派到了城市中教學。
2.山區教師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識基礎,不僅無法正確及時調整好自身的心態,更無法調節山區學生之間的心理健康狀態。山區的學生們本身從小到大就沒有合適的機會接受到正確的心理健康狀態指引,常常有媒體報道山區的許多學生都換有不同程度的自閉癥傾向,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就是山區學生缺少正確適當的心理調節能力指導,而山區的家長們大都是務農人員,沒有太高的受教育水平,導致孩子的心理狀態一直無人了解,最后發展到惡化的地步。曾經有人做過這樣一項調查,調查顯示我國一半以上的山區教師都缺少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基礎和心理調節能力,這對山區教學的質量是一大打擊。所以說,山區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心理健康狀態調節能力,能夠幫助山區孩子找到正確的心理健康狀態,熱愛生活熱愛學習,才能最后將山區的學生們培養成對祖國建設貢獻力量的人才。
二、如何加強山區教師心理的正確自我維護
1.山區教師自身要不斷完善職業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要貫徹落實教師職業思想,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是默默燃燒的蠟燭,選擇了教育這一行業就應該充分的為了所有的學生奉獻到底,不論條件多么艱苦、設備多么落后,身為一名教師永遠的使命都是戰斗在教育事業的一線中去。為了更好的提高山區教師的心理自我維護能力,教育部門和學校單位每半年都應該舉行分配本校教師到附近山區進行短期實習的活動,讓在校的每一位教師都體驗到山區教書的具體環境和自身感受,漸漸適應山區的教學環境和生活條件,不斷的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和教育覺悟。在定期的短實踐山區教書實習中,教師能夠準確的體驗到山區教師的艱苦感受,并學會以此為榮,感受到為教師事業做出貢獻的偉大與神圣。
2.政府教育部門要加大山區教育的支持力度,為山區教育設備設施和教師提供充足的補助費用。國家的支持永遠都是山區教師前進的動力,讓國家教育部門看到山區教師自身為教育事業發展作出的貢獻,能夠為山區教師提供必要的前進方向和精神支持。為此,政府教育部門應該大力支持山區教師的教學活動,滿足山區學校提出的支援要求,盡最大努力用現有的可利用資源為山區教育和教師提供完備的教育設備設施,支持山區教育的開辦和發展,為山區教師的心理調整做出實際上的舉動,讓山區教師看到山區教育的曙光。
3.大力加強山區的經濟建設,以此帶動山區的教育建設,為山區教師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學環境。現階段,我國的山區教育還處在教師缺乏的狀態中,少量的山區教師承擔著山區學生九年義務教育的重任。大部分教師都是因為無法調整好心態,適應山區的教育條件和生活環境而退縮。在這方面,國家應該加大山區經濟的建設發展,逐步提高山區人民的生活水平,讓山區人民有余力重視孩子們的教育活動,實行招商引資,擴展山區經濟收益來源。建立健全山區教師的工資保障機制,為山區教師提供豐厚的工作福利,保證山區教師的收入不斷提高。讓山區教師感受到山區教學的美好之處,得到生活條件上的固定保障,進一步優化自己的心理狀態調整,全心全意投入到山區教學事業當中。
綜上所述,山區教師的心理狀態是山區教育能否不斷完善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山區教師是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的榜樣和示范,只有教師擁有健康純凈的心理狀態和調節能力,才能夠進一步關注并維護山區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最終培養出優秀的學生。在這一點上,我家教育部門以及其他各個方面都應配合山區教育的發展,為山區教師提供越來越完善的教育和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 王小康,李尚明. 西部中學教師心理健康現狀調查——以陜西省安康市為例[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09(24)
[2] 張淑清. 貧困山區教師教學行為調查與分析——以山西省忻州市為例[J]. 中國教育學刊. 2009(01)
[3] 王庭. 農村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研究——以安徽省某縣為例[J]. 文教資料. 2010(14)
[4] 李自璋. 西部貧困山區農村教師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 校園心理.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