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兒童是“天生的藝術家”,只是兒童不知道而已,我們應注重讓兒童用自己的經驗和對色彩的反應,去大膽的表現,經常鼓勵兒童內在的表現沖動,提高兒童色彩的表現力。
【關鍵詞】色彩;小學美術教學;感受;表現;創新
色彩知識屬于美術基礎知識的范疇。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對色彩感受能力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其中的對比與協調是較專業性的。因為色彩也是小學生普遍喜歡的,所以在上色彩課上,學生的學習熱情都很高。我便嘗試綜合美術、音樂、文學等多種藝術門類,讓學生在自主探究、體驗、感受中理解色彩對比與協調不僅僅存在與人們生活的衣食住行,在我們熟悉的音樂、文學作品中也是能體現的。
一、在游戲中激發學生學習色彩的興趣
色彩教學中,往往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學生常用概念的顏色、習慣的顏色作畫。學生的色彩很單調,美術作品中沒有幾種顏色。幽默地說:顏色很窮。洛克曾說過:教育學生的主要技巧是把學生應做的事都變成游戲式的事情來做。為了擴大學生的色域,可以帶學生做色彩游戲,就是讓學生不面對寫生對象,不畫任何具體的形象,只要求做色彩游戲。調不同的顏色,每次調出不同的顏色才能畫上去,而且只畫一小塊,看哪位同學能畫出不同的顏色。不同色相、不同明度、不同純度、不同冷暖的紅、黃、藍、綠等。還可以設計顏色“找朋友”。比如,老師提問:哪些顏色與紅色可以成為“朋友”?把它找出來,貼到紅色周圍。由此,學生感知色相接近的顏色組成的協調色畫面。沒有被選出的顏色,學生說說不配成“朋友”的理由,教師引導學生明確常見的紅色與綠色、橙色與藍色等對比色。以上方法可使學生擺脫繪畫時的色彩單調,擺脫對形體的塑造,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調配色彩上,再調配顏色的過程中,大大提高學生的色彩認知,擴大了學生的色域。
二、在生活中感受色彩
(一)、視覺中感受
教師提問:色彩規律中的對比與協調在生活中有嗎?與生活有怎樣的關系?帶領學生先在教室內觀察,如:教師環境布置,學生服裝等方面的色彩搭配。再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找找,如:學習、生活用品等。讓學生自己說說找到的色彩對比協調。最后讓學生欣賞生活中的圖片(多媒體展示),教師引導學生感受在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運用對比色與協調色能提高人們的生活品味,獲得色彩搭配所帶來的美的享受。
(二)、聽覺中感受
欣賞樂曲,如民樂合奏曲《春江花月夜》,邊聽邊指導學生感受音樂的節奏旋律,讓學生隨著恬靜優美的旋律展開想象并交流獨特感受,教師此時可以提示:節奏舒緩旋律優美流暢的音樂呈現的是一幅協調色的畫面。第二遍聽賞過程伴隨圖片、配音解說一起進行,調動學生的視聽等各種感官去領悟音樂與協調色的關系。第二曲《金蛇狂舞》,重點讓學生感受鑼鼓聲所渲染的熱烈歡騰氣氛,教師促使學生跟隨音樂一起動起來,學生體驗著樂曲的旋律昂揚,熱情洋溢,感受此時的色彩搭配所體現的強烈對比,再如古詩“接天荷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指導讀出詩句的音律。提問:讀詩時聯想到怎樣的畫面?你能感覺到哪些顏色?學生感知出綠的蓮葉、清的碧水,紅的荷花相互映襯對比。領悟詩人用飽蘸生活的彩筆,創造出多姿多彩的詩篇,描繪出多彩的神韻。
三、由分到合的訓練法
真正有用的訓練是理解若干的一般原則,對于這些原則在各種具體情況下的應用有徹底的基礎訓練,教師再組織學生練習時,要根據學生水平有針對性的安排訓練內容,提出練習。色彩練習的對象很多,教師要循序漸進、有目的、有條理地分解訓練內容。內容有認識色彩、色調、塑造、步驟;形式有臨摹、寫生、默寫;題材又有靜物、風景、人物;默寫又分為黑白稿默寫、文字題默寫等。教師要引導學生逐步積累學習色彩的經驗。習慣的色彩教學中常常是讓學生的作業從打輪廓、畫明暗、大色調到仔細刻畫全過程的作品。學生一次一次地反復的綜合練習。但一張色彩作業中包含諸多的要求:構圖、比例、形體、明暗調子、色彩關系、筆觸情感等,學生很難一下子都能把握,往往一次又一次的從頭到尾的綜合訓練中進步甚微。我們要實施的單一訓練就是把作畫各重要步驟做最徹底地基礎訓練。可做單一的構圖訓練、明度訓練、色調訓練等等。單一的明度訓練可讓學生用一種顏色畫色彩的訓練對象,學會把各種不同的顏色折合成各種不同的明度,加深對色彩明度的理解。調子訓練讓學生畫小色彩稿。再單一基礎訓練后,讓學生綜合練習,把學生再各種單一訓練中的體會運用于綜合作業之中,完整的畫一張色彩作業。這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極好效果。每個人都有追求完美的愿望,但不能急于求成,應該從簡到繁,由淺入深,從分到合,會對色彩教學有效果。
四、注重兒童色彩創新和表現力的提高
兒童是“天生的藝術家”只是兒童不知道而已,作為老師應經常鼓勵兒童內在的表現沖動,提出兒童色彩的表現力。當兒童建立起物體和色彩間的關系前進時,部分老師就喜歡教兒童“如何去使用和涂色彩”,而把他們剛萌芽的感覺誤導向“寫實的”色彩。這種施教徒然摧毀了兒童的自發性方法,使他覺得自己直覺色彩經驗并不安全。對兒童進行課外色彩教學,是不能借“色相環”和其他“科學的”教具來教授色彩理論的,所以,我認為應注重讓兒童用自己的經驗和對色彩的反應,去大膽的表現。
小學美術教學正在日益受到重視。然而美術學科教學法建設畢竟不及語文、數學那么完善,它們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美術教學有它的特殊性。美術教師在培養學生對色彩的感受能力要努力研究和著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