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改革中提到,學生在初中階段要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識,形成具體的地理思維,培養良好的地理行為素質。而學生在掌握地理技能時,不僅要使用文字,還要利用相關的地理圖片,利用多種方式來進行對地理的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操作性技能和良好的地理思維模式,以達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地理;地理技能;地理圖像;操作性;地理教學
長久以來,在我國的初中地理課程中,學生對地圖的學習主要側重在對地圖知識的學習,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方法。在學習中地圖是一種幫助學習的工具,重在利用。雖然在利用工具之前要了解工具,但是不能只是了解工具的表面知識,而忽略了它本身的作用。學習地理會對人們的終身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國應該加大力度,擴展地圖的學習目標。
一、地理圖像的內涵及特點
(一)地理圖像的含義
所謂的地理圖像是指在學習地理時運用圖形和表格來體現地理事物的現象和特點,表明發生的過程以及原理,并且可以呈現出與其他事物之間的關系。
(二)地理圖像的特點
地理圖像中的信息可以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教育功能,可以有效的展示與綜合資料,加強教學的效果。與其他的語言表述相比,地理圖像具有四點獨特的智能價值:第一點是能夠直觀的表明所要表達的信息,在視覺上達到最佳的效果;第二點是具有科學準確的特點,具有高度的理性價值;第三點是可以呈現出大量的信息,形成多思維的效果,并且可以在空間理解上達到良好的效果;第四點是能夠從動態與靜態的角度呈現地理事象,具有較強的綜合性。
地理圖像的類型多種多樣,形式變化萬千,涉及的范圍也非常的廣。現階段,還沒有對地理圖像進行具體的分類,比較典型的主要有兩種:第一點是把地理圖像分為地圖、地理圖表、地理影響、地理繪畫和結構圖;第二點是把教材中的照片、幻燈片、插圖、統計圖和航片等歸納在地理圖像中。而我們所討論的地理圖像是中學地理中傳統的圖像系統,它可以大致分為六類,分別是地圖、景觀圖、地理漫畫、地理示意圖、等值線圖和地理統計圖。
按照地圖的內容分類,大致可以分為專題地圖和普通地圖,而地理教材中的地圖主要運用表示區域范圍、地理位置和一些事物分布的主題。
景觀圖是反映一些人文景觀和地理事物的圖像,它可以真實的反映出地理事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并且可以根據內容把景觀分為人文景觀圖與自然景觀圖。人文景觀主要反映的是人在生產生活方面的景觀圖片圖片;自然景觀指的是特色的自然環境的圖片。
地理示意圖是指對事物的特征來進行描述的圖,主要用來闡述地理事物發生的過程和影響,它的特點是形式簡練,并且概括性高。
地理漫畫是一種用諷刺或者有趣的圖片來對地理的內容進行描述,對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等值線圖是指相同的數值點的連線,可以表示逐漸變化的數量,比如等高線圖、等壓線圖等等。等值線的疏密與地理事物分布的原因有著密切的聯系,等值線的彎曲程度能表現出事物的變化,等高線的疏密程度能表現出事物的等級。
地理等級圖大致可以分為統計表與統計圖。統計表是按照項目的需要,把相關的地理數據分類歸納后制成表格;統計圖是用各種各樣的圖來描述事物數量的變化和事物之間的關系,而我們常見的主要有扇形圖、折線圖和柱狀圖等等。
二、地理圖像技能的形成狀況評價
地理學習的質量評價是地理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貫穿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運用地理學習質量的評價功能,不僅能夠獲得正確的學習方法,而且還可以讓老師根據測評的結果及時的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提高教學的能力,實現教學目標。
(一)地理學習質量評價的內容及其方法
在不同的時期人們對地理素養的要求是不同的,地理學習質量評價的內容也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地理學習質量評價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分別是傳統時期和現代時期,但是這兩個時期在評價內容上的側重點是不同的,傳統評價內容需要加強知識掌握狀況的評價和技能形成狀況的評價,而現代評價則需要對情意發展狀況和能力發展狀況的評價進行加強。
地理學習質量評價包括很多種方法,比如調查問卷法、觀察法和書面檢測等等。在地理學習質量的評價內容中,地理書面檢測是一種最為常用的評價方法,也是在實施評價活動時最為有效的方法。
(二)對地理圖像技能形成狀況的評價
在地理技能的使用中,地理圖像技能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它的評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一些地理圖像的技能,比如圖表和閱讀地圖等;第二個方面是通過搜集和整理地理圖像,對地理信息的技能進行分析。比如學生能否利用圖片等地理圖像來搜集相關的資料;通過不同方式來呈現的圖像信息能否恰當的進行歸類等等。在當前的教育體制中,想要對地理圖像技能的形成狀況進行評價,還需要使用地理書面檢測的形式來實現。
三、培養中學生地理圖像技能的基本策略
(一)通過學習使學生對地理圖像的基本技能與基本知識進行掌握
地圖的基本知識包括地圖的分類和地圖的要素兩個方面。了解地圖的性質是地圖學習的基本目標,地圖是傳遞地理信息的重要工具,只有做到這點,才能明白為什么要學習地圖,才會了解我們可以從地圖上獲得大量的信息,才會養成習慣,在需要地理知識時通過閱讀地圖的方法來獲得。因此,在初中地理的教學中,學生不僅要學會三要素等等一些方面的知識,還要從實際出發,逐漸形成對地圖的認識。
各類地圖都具有地圖要素方面的知識,所以地圖要素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是需要熟練掌握的。對初中生來說,要逐漸養成讀圖的習慣。因為地理知識即存在于文字當中還蘊含在地圖當中。在學習地理時,要做到圖與書相結合,能夠隨時應用地圖,學會在地圖中尋找知識,尋找規律。如果能夠一直堅持字與圖相結合的學習方法,就可以形成正確的想象空間。在讀圖時,要注意閱讀的先后順序,先看圖的名字,圖例和比例尺,了解圖中想要表現的內容,然后再對地圖進行仔細的研究,要保證在閱讀時不漏掉每一條信息。
(二)培養學生在學習中運用地圖的習慣
學生學會使用地圖不光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地理成績,更好的學習地理,最主要是可以體現出公民的素質。所以在地理教學中,要不斷的加強學生在用圖方面的意識,讓他們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遇到問題,能夠積極主動的去地圖上尋找答案,逐漸養成運用地圖的好習慣。
結語:
總而言之,地圖是地理知識綜合的載體,是獲得信息的主要來源。在教學中,老師要適當的激發學生對用圖的興趣,培養良好的用圖習慣,讓學生學會用圖的方法,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且還要把文字與地圖完美的結合起來,使地圖上的事物相互聯系,充分的發揮地圖的作用,增強學生對地理事物的理解能力,提高教學質量與學生成績。
參考文獻:
[1]王英.從1989—2000年美國地理雜志文章看美國地理教學的側重[J].學科教育,2003
[2]陶梅.新高中地理課程的教學策略研究[J].高等函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
[3]袁孝亭.重視地理學科的核心能力與地理觀點培養[J].課程教材教法,2003
[4]國家地理課程標準研制組.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