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兒童不是在隔離的環境中學習語言,而是在和人的語言交往實踐中學習,語言交流是兒童獲得語言的決定性因素。”語言的習得只有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才能有效的完成。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在課堂中創設具體的語境,設計真實的言語交際,進行非常必要的“情境教學”,讓學生親身體驗,理解不同情境所表達的信息和語言材料,使學生在運用英語語言的過程中有效地掌握英語。
1 情境教學法的必要性
所謂“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境,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語言所含的意義,從而達到在交際中使用語言的目的。語言,脫離了社會情境,就難以恰當地表述,難以發揮其表達進行交際活動的本質作用。因此,在英語教學中運用情境交際法不但能提高學生英語語言能力,而且有助于學生掌握用外語進行交際的本領。情境教學法是小學英語有效課堂教學最有效的方法。
1.1情境教學符合兒童的認知特征
認知發展學認為,盡管4-7歲的兒童已經開始從想象思維向運算思維發展,但仍然屬于
直接思維,孩子在7歲以后步入具體運算思維階段,但這種思維需在具體事物的幫助下才能運行。鑒于兒童認知結構的這一特征,小學教學內容應形象、具體、生動、直觀、靈活。此外,小學階段的兒童主要表現為:充滿好奇心,善于模仿,具體形象思維好,活潑,好動,有意注意持續時間較短,喜歡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因此,教師創設具體、直觀、靈活的語言情景有利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1.2 情境教學符合中國學生學習外語的規律
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學生平日里除了課堂上學習外語外,課外很少接觸外語,家庭與社會沒有外語交流的語言環境,學生缺乏運用英語的能力。其二,大部分英語教學將英語作為知識來教授,注重語法規則,以應付考試為目的,忽視語言能力的培養。其三,學習漢語拼音的中國學生受母語思維的影響很大。其四,我國大部分地區教育比較落后,缺乏先進的教學設備。因此,創設語言教學情境,免除母語干擾,不僅能提高教學效率,而且能幫助學生建立外語思維并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2 情境教學的幾種操作模式
2.1 運用實物、生動形象的圖片、簡筆畫、多媒體等手段,創設直觀情境
小學低年級學生擅長直觀形象思維,容易接受具體形象、生動,色彩鮮艷的內容。教師應充分利用實物、生動形象的圖片、簡筆畫、多媒體等手段,創設直觀情景,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習興趣并幫助理解和記憶。如學生在學習各種動物時,我們可以準備這些動物圖片并制成頭飾,在學習“猴子”時,就把猴子頭飾戴在頭上,并用英語向學生說“Hello!Iam a money.” 接著讓學生一起讀這個動物的單詞,教讀幾遍之后就讓學生自己上來戴起猴子的頭飾說:“Hello!Iam a money.”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就提高了,爭著上臺表演。以此類推學習其它動物的英語表達。之后,可以讓幾個學生同時戴著頭飾互相問好。比如說:“Hello! I am a rabbit.” “Hello! I am a tiger.”還可以加上平時用的問候語“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等。另外,還可以讓一位學生做各種動物的動作或聲音,讓其它的學生來猜猜是什么動物。這樣,學生不但學得快,還記得牢,也增加了學習英語的興趣。特別指出的是教師須靈活運用各種電教手段,如TV、VCD、CAI等能為學生提供真實自然的語言使用規范,讓學生置身于以英語為母語的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聽力和語感。
2.2 引入游戲或教授英文歌曲,開展趣味性情境課堂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愛表演,愛表現,喜歡玩,有意注意時間短。教師應適當有意識的增添一些趣味性游戲或教唱英文歌曲,創設豐富的趣味性情境課堂,使孩子們覺得好玩,從而延長注意時間,更有效的參與課堂教學。例如在教授head hair eye nose mouth ear等單詞時,教師可以安排一個“篩選”。將學生分成兩組,先讓第一組學生起立,第二組學生監督,老師用由慢到快、越來越快的速度說:Where is your nose/ mouth? Where are your ears? 學生相應做出正確反應。沒有按單詞摸準身體部位的學生被逐一淘汰后坐下,堅持到最后一個的學生為優勝者。并給每組的優勝者以相應的獎勵。與此同時,可以教授關于五官內容的英文歌曲“this is my head,this is my mouth,these are my ears…”并配以相應的動作,讓學生在唱唱跳跳的活動中記單詞和句子表達,因此,融游戲、歌曲于教學,在趣味性情境中進行語言運用的訓練,不僅做大限度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在訓練中掌握知識,提高運用語言的綜合能力。
2.3 模擬表演,創設真實語境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創設一定的情景來呈現對話內容,積極為學生創設英語語言環境,讓學生置身于以英語為母語的環境中,體驗英語的實際運用,優化教學過程。比如在教學問候語時,教師可以在課前用Hello、Hi、Nice to see you、How are you等問候語與學生互相打招呼,進行日常對話。并且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盡量用英語來交流,把日常生活中的對話搬進課堂,讓學生在實際交往中表情達意是孩子們所喜聞樂學的。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對話是很難利用教室實景來創設情景的。這樣就要求教師善于在教室里模擬情境,這些模擬情境有些是生活中或簡化的生活片斷,有些是想象的情境。例如我在教學三年級happy birthday!時,正好班上有一位學生生日,我就抓住這一機會,創設了一個真實的情景:我手捧一只點著12支小蠟燭的生日蛋糕,跟著錄音機里同學們所熟悉的樂曲,唱著“Happy birthday to you”,向那位同學走去,其他同學也不由自主地跟著我哼起了歌。我邊向她遞上蛋糕邊對她說:“It’s for you. Happy birthday to you.”緊接著,全體學生也情不自禁地說:“Happy birthday to you.”我們共同為那位同學開了個小小的“birthday party”。他們自然而然從情景中接受了這兩個句型,也知道了它們所表達的意思,減少了用母語心譯的過程,實現了教學過程交際化,為學生用英語交際打下了基礎,使學生真正找到了英語課的“樂趣”所在。
3結語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目的是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充分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實踐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反復操練加深理解,熟悉運用,牢固掌握,以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情境教學法打破了傳統的教師滿堂灌的消極教學模式,以實踐性強、學生主動性強、互動性強等特點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是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