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采取多方面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而學生做作業的的目的就是進一步鞏固語文知識。因此,本文針對于小學語文作業的優化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和研究,希望通過本文的探討,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優化;針對性
1 注意作業的針對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經常會預留一些課后作業,以鞏固課上知識為目的,增強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但是,有很多小學語文教師盲目的留作業,不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教材的重難點,給學生留下大量的課后作業。這種留作業的方式嚴重的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只會做很多無用功[1]。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為學生留課后作業的過程中,要結合教材的重難點,根據課上所學知識的核心,作業量不要求大,只要求精,要有針對性的留作業,要讓學生通過少量的課后作業,最有效的掌握課上所學的知識[2]。課后作業也是對學生課堂上所學的重難點知識的檢查和訓練。語文的學習重在語言的表達,教師可以把握關鍵給學生留一些能有效的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加深詞匯理解能力的作業,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綜合能力,通過課后作業可以有效的把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在預留課后作業中教師要盡量減輕學生的負擔,以最少的課后作業,發揮最大的學習效果。
2 注意作業的層次性
教師在為學生留課后作業的時候,既要注意作業的統一性,另外還需要把握作業的層次性。每位學生思維方式都不同的,學習能力水平都是不一樣的,當然,對于預留作業的接受程度也是不一的。因此,教師在預留課后作業的時候,要杜絕課后作業的硬性統一,相對于學習好的學生來說,有些題目可謂是簡單的很,沒有什么開發性題目[3]。因此,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預留一些可選的課后作業,當然,難度要比之前預留的作業要有些難度,這樣學生在做完基礎作業之后,還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選擇難度適當的作業來完成。教師通過這種留課后作業的方式,不僅避免了學生課后作業的負擔,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去選擇作業,這樣就會讓學生在課后作業練習的時候變得輕松的多,良好的作業設計能有效的幫助學生去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而且,還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作業氛圍,確保班級的任何一位同學都不會掉隊,都會有所進步。
3 呈現作業的多樣性
語文本是一門色彩豐富、多樣化的學科,可是,教師在給學生留作業的過程中,可能因為作業的原因,使語文變得枯燥無味,讓學生大失學習的情趣。教師在留作業的過程中,只重視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識的聯系,而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習習慣、以及學習興趣,直接扼殺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個性成長[4]。而且,重復性的作業過多也會讓學生厭倦語文這門學科,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也造成不利的影響。語文是一門綜合了讀、寫、聽、說、畫、演等多種形式的學科,同時也結合了生活中的大小事情,因此,教師在為學生設計作業的過程中,避免作業的單一重復,要根據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以及興趣愛好等為學生設計有趣的多樣化的作業,這樣也能充分的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3.1 表演交際類作業
語文重在語言,語言的表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語言的表達能力是社會交際的根本,因此,老師預留課后作業的時候,要多給學生預留交際類表演的作業,讓學生不斷的用所學知識去參與實際的交際,盡可能培養小學生語文實踐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課上知識,為學生預留課后拓展作業,比如:課堂上所學習的詩歌方面的知識,可以讓學生在課后練習的過程中,自己去搜集資料去自創詩歌,并進行朗誦;如果課堂上所學的是故事型課文的話,那么可以讓學生在課后練習的過程中,自己編寫一本故事劇本,然后同學之間進行相互的演練;教師還應該培養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可以根據課文的知識,利用圖畫把意思表達出來,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圖畫讓學生發揮想象力去摸索圖畫中的意思,并表達出來。這種課后作業的設計形式,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都能夠得到更大的發展,全面的促進學生學習上的進步。
3.2 收集創作類作業
教師預留課后作業,是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語言實踐能力,同時還可以有效的拓展學生的認知能力。教師可以在預留作業的過程中,主要針對學生具有創作類的作業進行收集,在收集的的過程中,教師還看可以通過采集學生的創作類作業在班級的黑板報以及手抄報進行展示的方式,促進學生積極創作的精神,通過這種形式也可以擴大學生的實踐信息量,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充分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3 生活實踐類作業
語文源于生活,語文的豐富多彩是建立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之上的,而且,生活又會為語文提供豐富的知識資源。因此,教師在為學生設計課后作業的過程中,盡量貼近生活實踐,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的進行語文的學習和實踐。比如:在節假日的期間可以讓學生多與父母一起出去旅游、探討生活、做做家務,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實踐知識,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做些有關社會調查的活動,積極參與到豐富多彩的實踐類活動中。通過一些課后有意義的作業,可以讓學生從生活當中豐富自己的語文知識,從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懂得了生活。教師設計的生活實踐類的作業,可以讓學生對社會有著更多的了解,積極培養自己的特長愛好,主動去關心愛護他人,同時學生的身心素質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總結
通過上文對小學生語文作業優化的闡述,我們可以看出,教師為學生設計優質的課后作業,對學生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的提高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教師預留的課后作業是一種創新,也可以說是一種藝術,教師通過精心的設計課后作業,讓課后作業更貼近生活,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永芳. 小學語文課堂練習之我見[J]. 教育實踐與研究. 2010(07).
[2] 李梅華. 精心設計 改進評價 提高語文作業實效性[J]. 基礎教育參考. 2010(06).
[3] 孫宏兵. 談談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策略[J]. 學周刊. 2011(20).
[4] 龍江. 淺談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性[J]. 學周刊. 2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