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是孩子真正開始學習的人生第一階段,我們經常會說從小要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以免在以后的學習中遇到更多難題,小學所學習的科目中,語文學習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小學教育階段,學好語文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條件,為什么這么說呢?由于剛剛步入校門,對文字的認識很是有限,在小學學習的科目中也只有語文課程才會教授學生識字認字的教學安排,而對于其他學科來說,認字也是學習的前提。小學語文課本閱讀量的多少決定了小學生識字的基礎,小學語文課本涉及天文、地理、科學等很多方面的知識,合理的閱讀能夠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養成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小學生在閱讀中發現樂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本;閱讀量;現狀與思考
1、小學語文課本閱讀量現狀
語文是研究語言的一門課程,背誦是學習它的基本途徑,小學是培養孩子學習學習的關鍵時期,小學語文的學習能提高小學生的表達能力,義務教育大綱里面提出義務教育時期小學生的閱讀量至少達到100萬字左右,能夠背誦1500篇詩文。由于現在的小學生學習任務繁重,要學習的內容多,學習的科目也不只是語文課的學習,要達到課標要求的閱讀量有一定的難度,怎樣幫助小學生有效地提高閱讀量,增加小學生閱讀的范圍,就是是我們這篇文章所要探討的。
1.1小學生閱讀興趣不足
相比以前的教科書,現在的教科書所包含的內容豐富了很多,也有很多的改新,課本中大多都已經采用了彩色圖畫來更表達更真實的寓意,但小學生畢竟還是孩子,自身的定性還是很不好的,好動、愛玩、不愛學習,是小學生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再加上對學習沒有興趣,在學校學習的內容都是課本上的,接觸的課外讀物較少,就會造成小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也沒有良好的越習慣,就會造成閱讀量的缺乏。
1.2來自家長的壓力
現在的小學生的壓力是越來越大了,很多家庭現在都是只有一個孩子,對孩子也就有了較高的要求,再加上各種輔導班、才藝班的出現,家長們為了讓孩子學習更多的只是和才藝,不顧孩子的感受盲目為孩子報各種輔導班,在這種情況下就會造成學生壓力大,沒有精力學習,家長埋怨孩子不明白自己的苦心,不好好學習,雙方都不滿意,卻從不考慮事情造成這樣的根本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每天面對的不只是在學校的學習,就連他們最期待的周末時間也被占用了,幾乎沒有娛樂時間,很難靜下心來去閱讀,甚至會造成不愛學習、厭學的結果。
1.3其他科目的制約
小學生壓力大這個話題在近些年來越來越被認可,小學生在校期間要學習的科目越來越多,對于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語文學習的時間也被占用了,由于學習科目多,有些科目之間互相聯系不大,往往是學生學到的沒有忘掉得多,這個現象越來越普遍。相比以前的小學生學習科目少,對于語文的閱讀有充分的時間,現在的孩子學習的內容多,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閱讀語文課本,更別說是課外讀物了,其他科目的學習同樣需要花費時間,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對語文課本的閱讀量和閱讀時間。合理安排課程安排,給小學生留出一定的閱讀時間,提高小學生的閱讀量。
2、怎樣改變這一現狀
2.1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自學能力還較差,教師和家長這時候要根據小學生的自身情況,帶動小學生主動學習,主動閱讀,激發對閱讀的興趣。小學生的年齡都還小,正處于愛玩好動的年齡,好奇心較強,對動態的事物比較感興趣,也比較喜歡一些帶圖畫的文字,聽故事了或是看動畫片了,這些都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興趣所在。針對這些情況,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把課本上的文章以講故事的模式講給他們聽,吸引他們的興趣,帶動小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家長可以針對這一狀況,在家里邊放一些能幫助孩子學習的節目,現在有一些少兒頻道,并且可以幫助孩子們學習。
2.2提高對閱讀的認識
目前小學設有小學生圖書館的不是太多,這對于小學生閱讀來說是一個缺陷,很多學生都是覺得把課本上知識學習好就可以了,課外讀物可有可無,這樣的想法是不正確的。有的家長也會有這種想法,覺得小孩子只要把學習搞好就行了,看什么課外書呢,再加上很少有學校為小學生提供課外閱讀的時間和場所,這都會造成小學生對閱讀的認識不足,家長要及時改變這種想法,多為孩子提供閱讀的空間,教室也要引導小學生自主閱讀,讀書多的人思維也會更加敏捷,考慮事情也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幫助小學生提高對閱讀的興趣,是老師和家長共同的責任。
2.3合理安排閱讀時間
對閱讀有正確的理解再好不過了,但合理安排閱讀時間也很重要,就是說在對的時間做該做的事,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家長自己覺得什么好久盲目給孩子報各種學習輔導班,把自己的意愿強加在孩子身上,這樣做結果不但會不盡人意,還會造成逆反心理。相比之下,家長完全可以根據孩子的喜好合理安排學習時間,還可以買一些兒童讀物放在家里,和孩子一起學習閱讀,這對孩子來說是再好不過了,不但有興趣閱讀,也有時間安排自己的空間。
3、結語
對小學生而言,閱讀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學習。閱讀的重點主要有三個方面,即激發興趣、培養悟性、培養閱讀習慣,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愿意閱讀、樂于閱讀、激發出閱讀的興趣,才能實現閱讀的目的。要想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需要家長和老師正確引導孩子去閱讀,幫助孩子解決在閱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改變以往小學生興趣不高的狀態,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老師和家長都要反思自己遺忘的做法是否真的正確,是否適合小學生現在的狀況,及時找出不足之處,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孩子對閱讀有了興趣,閱讀的能力自然也會隨著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 李德容.分析小學語文課本閱讀量的現狀與思考[J].治學之法,2013(9):48.
[2] 劉茂虎.解析小學語文課本閱讀量的現狀與思考[J].課外語文,2013(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