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的加快以及教育改革的推行,農村小學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語文教學作為農村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就成了改革和關注的焦點。本文從當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入手,從多個方面提出了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問題;策略
一、引言
提高農村小學教育水平,加強農村小學教育改革是我國當前的一個主題。在加快農村小學教育進程中,語文作為農村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當前的社會發展需求,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教學應該從多方面完善,有效提升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方法。
二、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育人意識”不夠強烈
農村小學語文教師育人意識不夠強烈是當前的農村小學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度重視教科書而輕視育人效果,重認知而輕情感的現象長期存在。這種問題一方面體現在對學生的關注不夠,沒有將培養學生的態度、感情、價值觀看成是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教師上課只是完成教學任務。另一方面,教師注重語文知識的教學,而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沒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不自覺的替學生想問題,直接將答案給學生,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一節語文課下來,學生收獲的僅僅是滿滿的筆記本記錄內容,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養成了不思考的習慣,久而久之就讓學生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二)農村語文教學觀念陳舊
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參加培訓學習的機會不多,從師范院校畢業走上教師崗位后就一直從事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加上教學任務繁重,農村交通信息均相對閉塞,了解新的教學觀念以及建立新教學思維模式的能力和城市教師有一定的差距。雖然我國農村小學教改已經有了幾年時間,但是仍有一部分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存在主宰語文課堂,采用簡單的知識傳授方法。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都是被動的接受課本,很難發揮主動性。教學方法老套、教學觀念陳舊,這使得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很難提升。
(三)缺乏現代化的語文教學設備
教學設備缺乏、老化乃至一些農村小學根本沒有現代化的教學儀器和設備,成為嚴重制約語文教師教學效率無法提高的影響因素。因為缺乏現代化的教學儀器和設備,語文教師想要獲取一定的教育資源十分困難。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時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制作相關的課件,但是因為儀器和設備的缺失而導致教師無法對課件進行操作。此外,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的運用也比較單一化,能夠使用的主要就是電視、電腦以及幻燈片,除此之外再沒有其它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儀器可以使用,從而造成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形式單一枯燥,無法合理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課前準備馬虎
農村小學語文教師課前準備馬虎是語文教學質量難題提升的一個主要問題。很多農村小學語文教師鉆研教材不夠,上課隨意性很強,有的語文教師因為身在農村,不但要教課,還要兼做一些農活,到時沒有時間備課,有時甚至根本不看教材,全憑經驗教學,更談不上鉆研課本,在教學課堂上直接拿著書本宣讀。在以學生為本,教師為引路人的今天,這種教學方式已經無法引導學生進行高效的學習。
三、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的對策分析
(一)強化課堂教學對話意識
為了能夠培養農村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強調對話意識。讓學生、教師能夠在課堂上通過教學載體而進行雙向互動,教師通過與學生對話互動的方式引導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氛圍,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首先,教師應該學會傾聽學生的意見,只有教師能夠傾聽每一個學生的發言,才能發現學生的個性差異,有針對性的給予教學啟發和引導;其次,教師要組織參與討論,讓學生積極的參與進教師設置的各種課題討論當中,通過討論的形式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本內容,加深對課文的印象。最后,教師應該巧妙引導,只有教師的巧妙引導才能確保課堂氛圍的活躍,并始終控制課堂,做好課堂教學的管理。
(二)加強培訓力度,樹立教師終生學習的信念
農村小學語文教育需要與社會發展緊密結合,教師的教學理念和知識一定要隨時更新,但是當前農村語文教師的培訓機會很少。因此,應該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給予不定期的培訓,更新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提升語文教師的教學技能,特別是現在對課程進行了改革之后,更應該第一時間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給予各方面的培訓,以促使農村小學語文教師能夠與時俱進,及時接受到新的教育理念,并樹立教師終生學習的信念。校方應該通過各種培訓方式提升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能力,促進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教育信息化進程的加快。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豐富語文教學方式
加大農村小學教育投入是提升農村小學語文教育質量和效率的基礎保障。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將語文教學內容趣味化、豐富化的呈現給學生,改變傳統教學過程中多媒體資源的單一化現象,通過豐富多樣的多媒體設備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促進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多元解讀課本教材,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當前的小學語文課本教材都是按照單元的形式編制,一個單元里的課程內容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在主題、訓練重點上都有相同之處,但又是通過不同的訓練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思考能力。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創造一種增值的課程視野,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單元意識,將一個單元作為教學內容的基本單位,在教學、教學計劃制定過程中要始終以系統性和全局性視野看待課本內容。通過整體系統的看到教學內容,不僅可以讓教師的教學質量提高,同時也容易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更加完善的思維模式,把握好整體與局部,前后之間的關系。在一個單元教學中,涉及記憶文本、閱讀文本、了解文本以及課后練習文本等等內容,教師應該根據這些課程的安排,從教師引導、教師講解、師生互動、學生練習、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等等方式促進學生對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一個單元教學內容的完成,可以全方位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課文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做好了單元內容的多元化解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單元教材內容設計出的教學方式、方法才能真正實現農村小學語文教育從單薄走向厚重。
總而言之,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策略完善和健全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歸納,通過綜合當地農村發展特點、農村的整體環境以及和學生的性格等多方面因素,從而找出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源問題,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進完善,從而促進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不斷發展進步,以滿足現代化教育需求。
參考文獻:
[1]李海瑛. 城鄉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知識發展對比研究[D].吉林師范大學,2012.
[2]韋芳. 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調查與對策[J]. 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01:30-33+60.
[3]李繁. 淺談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兒童文學素養的培養[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26:40-42.